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6篇
  1篇
综合类   42篇
畜牧兽医   13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通过测定12个桑品种在生产季节1~5月龄桑枝条中的DNJ含量,研究12个桑品种在生产季节1~5月龄桑枝条种间和月龄增长对桑枝中DNJ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下半年生产季节中1~5月龄12种不同桑品种间桑枝条DNJ平均含量在P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其大小顺序为强桑1号(1.203 mg/g)桂桑优12(1.175 mg/g)桂桑优62(1.028 mg/g)粤桑11号(1.022 mg/g)桑特优2号(1.015 mg/g)沙2×伦109(0.945 mg/g)伦教40(0.903 mg/g)农桑14号(0.895 mg/g)粤椹大十(0.878 mg/g)桂桑5号(0.849 mg/g)桑特优1号(0.722 mg/g)桂桑6号(0.561 mg/g)。不同月龄桑枝条中DNJ含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4月龄桑枝条DNJ含量(1.385 mg/g)3月龄桑枝条DNJ含量(1.032 mg/g)5月龄桑枝条DNJ含量(0.909 mg/g)2月龄桑枝条DNJ含量(0.746 mg/g)1月龄桑枝条DNJ含量(0.594 mg/g)。显示桑枝条DNJ含量随着枝条生长月龄不同差异很大,其含量随着枝条月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到4月龄时含量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82.
利用日本政府对家蚕人工饲料的统计数据,通过对小蚕人工饲料供给设施及小蚕共同饲育所配置状况、小蚕人工饲料育的实施现状、不同蚕品种人工饲料育饲育盒数、人工饲料育小蚕共育所规模、湿体人工饲料购买价格和用人工饲料共育小蚕价格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说明现阶段在家蚕人工饲料方面我国与日本都有很大差距,是我国蚕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3.
广西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交叉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广西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交叉感染情况,开展了对野外昆虫感染微孢子虫情况调查,并研究其对家蚕的感染性。调查了桑螟、桑尺蠖、菜粉蝶、斜纹夜蛾和桑毛虫等昆虫的微粒子病自然感染率,测试菜粉蝶、桑尺蠖、斜纹夜蛾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及可能存在的自然感染方式,观察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孢子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菜粉蝶、桑尺蠖微孢子虫对家蚕蚁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分别为2.69×105个/mL和7.42×105个/mL,斜纹夜蛾微孢子虫对家蚕也具有食下感染能力,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也有轻微的胚种传染能力。带病野外昆虫可以通过粪便或鳞毛传播孢子虫。虽然上述野外昆虫微孢子虫的形态与家蚕微粒子孢子虫具有明显差异,但对家蚕都有较强的交叉感染性。  相似文献   
84.
30多午来收集和保存广西地方栽培的桑树种质资源250份、野生桑资源30多份;从省外、国外引进和保存桑树种质资源211份:用鲁桑、白桑等与广东桑杂交选育成的中间类型种质资源71份:用82个桑树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2万多株诱变创造桑树人工四倍体种质603份;从四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及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选育出多倍体种质120多份。利用桑树种质资源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推广种植130多万亩;新育成的优良三倍体杂交桑“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3号”均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5.
加入“WTO”对中国蚕丝业的影响及广西蚕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朱方容 《广西蚕业》2000,37(3):41-47
本分析了加入WTO对中国蚕丝业的影响以及蚕丝业的市场发展前景,根据广西蚕业的现状、区域优势和广西发展蚕业的意义;认为广西应抓住机遇大发展,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6.
在桑树冬眠期和发芽期,用赤霉素单独及与激动素配合的混合液喷施二倍体桑62号(母本)和四倍体桑桂诱58号(父本)。结果表明:用50ppm、100ppm、200ppm的赤霉素单独及与25ppm或50ppm的激动素混合液处理桑树,能使二倍体桑和四倍体桑的发芽率、花芽率和二倍体桑62号(母本)与四倍体桑桂诱58号(父本)杂交后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二倍体桑62号(母本)与四倍体桑桂诱58号(父本)杂交后制种,不同处理的三倍体单果种子重增加0.5%~9.4%,每果种子粒数比对照增加2.3%~11.1%,种子发芽率比对照提高4.2~9.4个百分点,赤霉素配合激动素对冬芽发芽率、花芽率和种子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另外,50ppm、100ppm的赤霉素单独及与25ppm或50ppm的激动素混合处理对二倍体桑62号和四倍体桑桂诱58号的冬芽萌发生长和枝条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200ppm以上的赤霉素处理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7.
朱方容 《广西蚕业》2005,42(Z1):68-76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经过业务部门多年的努力,近年我区蚕桑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03年全自治区桑园面积达到108万亩,蚕茧产量达到8.74万吨,跃居全国每二位,进入蚕桑大省区的行列,对增加农民收入已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广西丝绸工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西蚕丝业的发展前景如何?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工作重点、主要措施是什么?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8.
寄生桑粉虱的拟青霉菌对家蚕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方容  邱全立 《蚕业科学》1997,23(3):137-141
研究证实,桑粉虱能被粉拟青霉菌(Paecliomycesfarinosus,异名:穗霉菌Spicariafarinosus)寄生而发生真菌病害。该菌与家蚕的灰僵病菌同属同种。用桑粉虱分离的拟青霉菌接种于家蚕,显示很强的致病力。桑粉虱危害桑叶是家蚕流行灰僵病的主要传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89.
“蚕品种芙桂×朝凤与桑品种桂桑优12的示范”,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为了加快项目的实施,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于2003年8月2日在南宁市主持召开了该项目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有项目承担单位及18个协作单位:南宁地区蚕种场、来宾市蚕种场、玉林市蚕种场、钦州市蚕种场、邕宁县蚕种站、贵港市蚕种场、河池市蚕种场、宜州市蚕种站、环江县蚕业站、上林县蚕种场、贵港市经作站、横县蚕业站、象州县蚕业站、忻城县蚕业站、鹿寨县蚕业站、宾阳县蚕业站、蒙山县蚕业站、柳城县蚕办等单位的代表,共28人。…  相似文献   
90.
防治植物病害 ,首先要正确诊断 ,查找发病原因。植物病害除了因生物侵染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外 ,还会因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引起发病 ,称之为非侵染性病害。如营养物质缺乏、水分失调、高温、干旱、低温和冻害 ,以及大气中、土壤、水源等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等 ,均会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今年在隆安县的杂交桑制种基地的一片桑园发生了黄化病 ,经诊断此病属于非侵染性病害 ,是因土壤缺铁引起的 ,故称之为桑树缺铁性黄化病。我们用微量的硫酸亚铁喷施治疗 ,效果十分显著。桑树缺铁性黄化病在广西还未见有报道 ,现将本病的诊治简报如下。1 症 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