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7篇
  1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建立了考虑作用于转子与转轮上不平衡力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振动计算模型,以某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对机组转动部分的动力响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主要讨论了不平衡力的相位差、结构阻尼比、导轴承刚度和转动频率对机组动力响应的影响,在刚性支撑模型基础上改变不平衡力的相位差,在弹性支撑模型基础上改变结构阻尼比和各个导轴承刚度进行了分析比较。计算结果表明不平衡力的相位差、结构阻尼比、导轴承刚度和转动频率对机组动力响应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减小机组振动以及优化水轮发电机组支撑结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2.
王新艳  朱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730-1730,1732
阐述了信息化农业与农产品营销信息化间的关系,明确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是信息农业发展的基础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33.
鲁东南丘陵区是北方茶叶的主产区,是江北绿茶生产的重要基地,是临沂市40多年来“南茶北引”成功的典型范例,享誉海内外的日照绿茶、莒南玉芽、临沭玉山就产自该区。该区白浆化棕壤是鲁东南茶区的主要构成土壤,是该区特有的一种地域性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34.
鲁东南丘陵区是北方茶叶的主产区,是江北绿茶生产的重要基地,是临沂市40多年来“南茶北引”成功的典型范例,享誉海内外的日照绿茶、莒南玉芽、临沭玉山就产自该区。该区白浆化棕壤是鲁东南茶区的主要构成土壤,是该区特有的一种地域性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35.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农业科技资源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文章分析了农业科技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提出了农业科技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和思路,举例说明了区域高校农业科技资源开发利用对加快沂蒙经济建设步伐,促进沂蒙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蒙山不同森林植被对水土保持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调查和定位观测的方法,分别从改良土壤、改善环境和保特水土3方面,对蒙山不同植被下水土保持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森林植被能有效地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但不同植被下保持水土的效果有明显差异,尤以混交林保持水土效果显著。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5期朱毅等蒙山不同森林植被对水土保持效果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7.
杂交狼尾草作为能源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hum×P.Purpureum)系美洲狼尾草(P.americahum)与象草(P.Purpureum)的种间杂交种,是多年生高大C4草本植物,已作为造纸、饲料原料等被广泛应用,是中国有前景的非粮能源植物之一。笔者以非粮生物质原料生产和生物质转化利用为中心,针对杂交狼尾草的生物学特征、遗传特性与良种选育、产量、品质特征和生物质转化利用、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效益、栽培及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展望杂交狼尾草作为能源植物的研发前景。认为虽然杂交狼尾草存在对土壤条件要求高、在北方地区不能越冬等缺点,但较其他能源植物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在条件较好的边际土地和污染农田上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数量巨大,堆制有机肥是降低有机废物污染风险的重要方式,而有机肥标准则是防止有机肥成为新的土壤污染源,规范有机肥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有机肥不合格现象时有发生,针对有机堆肥的标准仅有一个8年前的行业标准(NY 525—2012)的现状,本文对比了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欧盟、美国有机肥标准的重要指标,对存在的重金属残留、抗生素污染、病原体污染、营养富集及土壤盐渍化等有机肥质量安全风险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有机肥行业未来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尽管我国现有有机肥质量标准,在具体指标要求方面优于美国,但和欧盟相比还有差距,比如我国重金属Cu、Zn、Ni限量缺失,对Cd等重金属限值要求不够严格,长期施用会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超过风险筛选值,严重影响农作物安全;同时,由于部分畜禽养殖业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加之有机肥生产企业技术的欠缺,农户施用时缺乏指导,监管部门执法不严等因素,我国有机肥施用过程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因此,进一步完善有机肥标准体系,强化对原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制,要求选用原料批批检,加大准入和过程的落实力度,才能保障我国有机肥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9.
稻鸭共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静  高亮  朱毅 《作物杂志》2020,36(3):1-6
稻鸭共作是亚洲地区广泛推广应用的水稻种植模式,具有降低综合温室效应、生物性抑制病虫草害、提高土壤质量、改善水体环境、稳定水稻产量和提高稻米品质等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是发展循环农业、保证食品安全的有效种植模式。本文追溯了稻鸭共作的发展历史,梳理了近年来稻鸭共作模式下的生态环境效应和效益研究,概述了稻鸭共作的种植新模式,并提出了今后稻鸭共作模式下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0.
<正> 优良桑树品种是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内在因素。对提高蚕茧产量、茧质和蚕种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也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发挥优良桑品种对提高桑园生产率的作用,促进我省蚕桑生产走上良性循环,本文就建立我省良种桑繁育基地的有关问题,谈谈看法。一、目前我省桑园良种化状况与建立良种桑繁育基地的必要性长期以来,我省桑园栽植的当家品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