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61.
快速检测联苯菊酯的胶体金层析试纸条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联苯菊酯的试纸条方法。[方法]利用有机合成方法制备了联苯菊酯半抗原,并与载体蛋白偶联得到免疫抗原,利用人工免疫的方法获得其单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法对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的性能进行了验证。联苯菊酯胶体金层析试纸条是利用单克隆抗体标记胶体金,并将联苯菊酯抗原与羊抗鼠Ig G分别喷制到硝酸纤维膜上,与样品垫、吸水垫组装在PVC衬板上制备而成。[结果]联苯菊酯胶体金层析试纸条检测限为500~800μg/kg,具有速度快、简单等优点。此外,该试纸条与大部分的拟除虫菊酯没有明显的交叉反应,利用该试纸条可实现对苋菜中联苯菊酯添加试验的准确判定。[结论]胶体金试纸条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检测速度快、可以肉眼判断结果等优点,该试纸条有望实现对果蔬中联苯菊酯残留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62.
梭梭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建群种,为研究梭梭水分利用特征及季节变化,于2014年5月和7月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测量幼龄梭梭小枝木质部水、冠下0—400cm不同土层土壤水δ18 O值,采用直接对比法、平均深度模型以及Iso-Source模型对幼龄梭梭春夏季的水分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幼龄梭梭冠下0—70cm土壤含水量5月显著高于7月,70cm及以下土层土壤含水量5月、7月相差不大;表层土壤水δ18 O值变化较大,5月表层土壤水δ18 O值与7月相比显著偏小;5月各土层土壤水δ18 O值变化复杂,7月各土层土壤水δ18 O值变化单一,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幼龄梭梭5月主要利用0—50cm土层的土壤水,利用比例达67.5%,7月主要利用250—400cm土层的土壤水,利用比例达94.2%。  相似文献   
63.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固定沙丘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海  胡顺军  陈永宝 《土壤学报》2016,53(1):117-126
土壤水分是维系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漠植被发育最主要的制约因子。为了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固定沙丘土壤水分特征,于2012年12月4日至2013年11月4日,采用中子仪法对0~400cm沙层土壤含水率进行了原位观测,分析了沙丘不同部位土壤含水率的时空变化及不同发育阶段梭梭对其根区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40 cm土层为土壤水分活跃层,40~200 cm土层为土壤水分次活跃层,200 cm以下土层为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2)西坡、坡顶和东坡的土壤含水率差异不显著,丘间地土壤含水率与西坡、坡顶和东坡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且丘间地土壤含水率相对较高;(3)3—5月是土壤水分补给期,6—10月是土壤水分耗损期,11月—翌年2月是土壤水分稳定期;(4)不同发育阶段梭梭根区土壤含水率秋季均显著低于春、夏两季,壮年阶段梭梭根区土壤含水率各季都较低,青年阶段梭梭根区土壤含水率各季相差较大,壮年阶段梭梭和青年阶段梭梭根区土壤含水率春、夏季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4.
为了探讨贝伐珠单抗类似药SMMU-13重复静脉注射对食蟹猴的安全性,采用毒理学评价方法,将30只食蟹猴按体重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低、中、高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2、10和50mg/kg;阳性对照组给予50mg/kg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溶媒对照组给予SMMU-13安慰剂。给药体积均为2mL/kg。每周给药2次,共4个给药周期,恢复期4周。期间进行各项毒理学指标检测。试验结果发现:与自身给药前d0相比,给药期间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乳酸脱氢酶(LDH)和甘油三脂(TG)升高;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雄性动物股骨骨骺板软骨细胞增生,钙化成骨不良,给药部位近端血管及周围损伤。其余各项指标毒理学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以上结果表明,SMMU-13主要毒性靶部位为股骨骨骺及给药局部。在本实验条件下安全剂量为2mg/kg,毒性剂量为10mg/kg,与等剂量阳性对照药物毒性反应基本类似。本研究为贝伐珠单抗类似药SMMU-13的临床用药提供了安全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65.
棕点石斑鱼水泥池标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图见彩中插2),俗称“老虎斑”,是目前市场上公认的优质石斑鱼。我国目前主要养殖生产区域在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海南是主要育苗生产区,年生产种苗数量300万~500万尾,养殖老虎斑商品鱼8000~8500吨。由于该石斑鱼种苗生产技术尚未成熟,体长15厘米以内生长情况极其不稳定,是影响其产业链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介绍在水泥池中对体长3.0~12.0厘米的棕点石斑鱼苗标粗方法。  相似文献   
66.
对40t摩擦焊机电液比例施力系统进行了数学分析,根据系统的控制原理建立了电液比例施力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同时利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采用电液比例控制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7.
近期研究发现,声波可以激发植物的防卫反应,提高植物抗病性。然而,植物感知声波诱导抗病的分子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选定特定频率和振幅的声波处理拟南芥,考察拟南芥与病原细菌丁香假单胞菌互作的影响。结果表明,声波预处理后植株叶片中的细菌生长量相比于对照组降低87.5%。利用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拟南芥共有317个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其中有232个上调表达基因,85个下调表达基因,并且这些上调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防卫反应相关基因。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2个防卫反应关键基因PR1和FRK1显著上调表达,说明声波处理可以通过激活拟南芥的基础防卫反应,增强植物对丁香假单胞菌的抗性。最后,利用MEME软件分析声波处理后上调表达的基因的保守转录元件,鉴定了"AAXXAGAGAG"等3个特异性响应声波的转录元件。研究结果综合表明声波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植物的抗性,这为把声波用于作物病害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8.
僵尸网络已经成为当前网络中的主要安全威胁,特别是随着对等网络技术的发展,僵尸网络在技术上充分采用结构化对等网络的组网技术,使得僵尸网络的鲁棒性大大提高,给人们带来的安全威胁也前所未有。为了更好地降低基于P2P的僵尸网络所带来的安全威胁,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Botnet防御模型PBDM,PBDM模型有四个部分构成,分别是检测、分析、入侵、反制。最后通过实验表明,PBDM模型具有很高的防御成功率。  相似文献   
69.
调控措施对滨海盐渍土磷素形态及作物磷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滨海盐渍化土壤存在磷素有效性低的问题。本试验采用根袋法盆栽试验,共设不施磷肥、常规磷肥、磷肥+生物质炭、磷肥+腐殖酸、磷肥+商品有机肥5个处理,分析不同调控措施对非盐渍土、轻度盐渍土和中度盐渍土有效磷含量、磷素形态以及大麦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盐碱障碍降低根区内外土壤有效磷含量,表现为非盐渍土轻度盐渍土中度盐渍土。添加生物质炭能显著提高轻度、中度盐渍土根区内外土壤有效磷含量,较常规磷肥对照处理分别提高40.72%、84.80%。②盐碱障碍降低大麦产量,抑制地上部对磷素的吸收,不同调控措施均能促进盐渍土上大麦对磷素的吸收,提高磷肥利用率。轻度盐渍土上不同调控措施的增产效果不显著,中度盐渍土上添加生物质炭处理显著提高大麦产量,较常规磷肥对照处理提高63.20%。③盐碱障碍降低土壤活性无机磷、NaOH-Pi、NaHCO_3-Po、NaOH-Po比例,增加HCl-Pi比例。添加生物质炭处理能显著提高盐渍土活性无机磷比例,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添加生物质炭和商品有机肥处理对中度盐渍土上HCl-Pi比例的降低效果优于轻度盐渍土。  相似文献   
70.
群体农业机器人是农业机器人研究的前沿,为了研究大田WI-FI信号的传播特性,进而为大田群体农业机器人的无线通信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研究了小麦成熟期麦田中2.4 GHz WI-FI无线信号在不同传输距离时的信号强度和信号传输率等特性。首先,实地测试了麦田每隔1.5m处的信号百分比强度和信号传输率;其次,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和建模;最后,将测得的信号强度数据与平坦空地测试数据、自由空间损耗模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2.4GHZWI-FI无线信号的百分比强度衰减符合三次多项式衰减模型,相关系数为0.948 6,均方根误差为4.98%;2.4GHz WI-FI无线信号对数传输率符合三次多项式模型,相关系数为0.943 2,均方根误差为1.589 dbt。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信号百分比强度模型和信号传输率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麦田各接收点的信号强度和数据传输率;小麦反射和散射作用对WI-FI信号强度产生较大的衰减,大于平坦地面的衰减作用,且表现为近距离快速衰减和稳定衰减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