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45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园林绿化树种的单调、色彩的缺乏,传统的植物造景已远远满足不了城市建设的需要,而彩叶树种正以其绚丽的色彩、多姿的  相似文献   
12.
湖南补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南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公司生产基地座落于茯苓产销量占全国60%以上素有"中国茯苓之乡"称号的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研发生产,尤其是茯苓种植、茯苓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现有资产总额6600万元,员工198人。公司现有年产50吨茯苓多糖原粉、7000万支口服液生产线(含中药提取),5000吨中药饮片厂通过GMP认证,有茯苓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667公顷,其中示范基地134公顷。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5年7月中旬砷月下旬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力鱼生产调查资料及其表温度数据,按周及经纬度10×1°时空分辨率,利用GIS(渔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rine Explorer4.0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作业渔场分布及其与表温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各周作业渔场的分布变化较大,且呈西南向东北变化的趋势。作业渔场分布在表温为11~15℃的海域,最造作业表温为12-13℃。调查期间各个温度组作业CPUE(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4年7月-11月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探捕调查的生物学数据,通过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秋刀鱼的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性比,叉长分布,又长和体重、净重关系。结果为:性成熟度为Ⅱ期的占52.96%;摄食等级主要为2级和3级,占72.91%;性比接近1:1;体长范围为186~340mm,优势体长组为220~280mm;雌性的又长略大于雄性;群体可能属于两个不同群体,生长参数大于3。  相似文献   
15.
以茶树菇和香菇为试验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硫酸亚铁(FeSO<,4>·7H<,2>O)溶液,经液体摇床发酵后,测定菌丝体的产量(干质量)和铁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铁在香菇和茶树菇菌丝体中均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茶树菇的富铁效果优于香菇.其中以铁浓度为4.48 mg/L时茶树菇的富铁效果最佳,富铁率可达...  相似文献   
16.
日粮蛋白水平在70─105kg体重阶段(后期)分为14.83%和12.03%,全期或后期日粮中加入0、10mg/Kg苯乙胺,设置二因子六个组合日粮,观察苯乙胺对生长肥育猪胴体品质和肌肉组份的影响。结果:(1)饲料蛋白质水平14.83%(高蛋白),全期或后期日粮中给予10mg/kg苯乙胺,猪平均日增重提高2.23%和10.39%(后者p<O.01);饲料蛋白质水平12.03%(低蛋白),若全期日粮中添加10mg/kg苯乙胺,猪日增重提高4.76%(P<O.05)。(2)日粮中含10mg/kg苯乙胺可有效地减少脂肪在体内的蓄积,无论饲料蛋白水平高低,皮下脂肪比对照组薄0.5─1.0cm;高蛋白日粮猪背最长肌脂肪含量相应减少。(3)苯乙胺与饲料蛋白水平(A×B交互作用)共同影响背最长肌增长与分化。高蛋白条件下,背最长肌横截面积明显增大,其中全期用苯乙胺者比对照组大6.5%─39.15%(p<O.01),而且肌肉蛋白质含量略有增加。(4)苯乙胺在活体内主要刺激单位面积肌纤维数增生,但未见改变成年猪肌纤维分化(红、白肌纤维比例)。饲料蛋白水平与单个肌纤维内养份积累体积膨大有关。  相似文献   
17.
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0年5-10月份的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海上调查数据,对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秋刀鱼的体长分布、性腺成熟度、性比、摄食等级、体长与体重的关系等,并且对其生长率和生长方程进行了分析,简要分析了秋刀鱼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体长范围为108 ~ 344 mm,优势体长组为280~ 300 mm;性腺成熟度主要分布在Ⅱ、Ⅲ期,比例为41%和36%;秋刀鱼摄食等级主要分布在1、2、3期,分布占总样品的29.46%、43.92%和21.59%;性比接近1∶1;雌性优势体长组的个体出现频率明显多于雄性,群体可能属于不同种群,生长参数大于3.秋刀鱼体长相对生长率约为0.45%/d,绝对生长率约为1.26mm/d;秋刀鱼体重相对生长率约为3.18%/d,绝对生长率约为5.12 g/d.  相似文献   
18.
以雅安多赢蜜蜂养殖合作社为例,分析了大学生基于合作社平台进行农村创业的要素和特征。研究表明,大学生企业家才能、当地能人、所在高校、政府政策是大学生在农村成功创业的关键要素,其中,大学生所具有的企业家才能是组织发展的关键,而企业家才能的发挥必须依赖乡村能人来盘活乡村资源、依托所在高校获取新技术和人才、依靠相关政策完善创业要素。政策启示在于:相关支持政策应重视合作社平台在大学生创业中的积极作用,既要以多种方式释放资源,又要通过提升大学生企业家才能提高大学生在农村背景下整合多种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土壤有机碳影响着全球气候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林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含量和密度的高低是评价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以上海市7种典型林地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阔叶混交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针阔混交林、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林、经济林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林地、不同土层(0~10,10~30,30~100 cm)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分布特征,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和逐步剔除回归法探讨了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上海市林地0~100 cm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其他软阔林、樟树林、经济林、阔叶混交林、水杉林、针阔混交林、其他硬阔林。各林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0~10和10~30 cm存在显著差异(P < 0.05)。除经济林,其余林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垂直方向上均表现为逐渐降低。②上海市林地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樟树林、其他软阔林、经济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水杉林、其他硬阔林。上海市林地0~3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对0~100 cm土层的贡献率较低。③上海市7种林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全氮和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与电导率、全磷的相关性不显著。樟树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水杉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容重显著负相关(P < 0.05)。阔叶混交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P < 0.05);樟树林、水杉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速效磷显著正相关(P < 0.05)。除阔叶混交林、水杉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全氮,樟树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变化的主控因子为碱解氮。  相似文献   
20.
网衣沉降深度和纲索提升速度是衡量秋刀鱼舷提网网具捕捞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2016年7-10月和2017年6-10月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鲁蓬远渔019”在西北太平洋进行的海上秋刀鱼舷提网网具性能测试试验中收集的作业参数、网具深度以及海洋环境等信息,结合提升回归树模型(Boosting Regression Tree, BRT)权重分析结果,基于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GAM)探讨各因素对舷提网网具作业状态的影响,分析影响因子与舷提网主要性能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 影响网具最大沉降深度的因素中,权重在前4位的为30m水层流速(20.15%)、60m水层流速(18.92%)、下纲松放长度(16.85%)和10m水层流速(15.52%);影响提升速度的前4位影响因子为绞网速度(23.17%)、30m水层流速(20.05%)、10m水层流速(18.27%)以及60m水层流速(16.26%)。(2) 30m水层流速、60m水层流速以及下纲松放长度对网衣最大沉降深度的影响显著(P<0.05),网衣最大沉降深度与各水层流速呈负相关关系,与下纲松放长度呈正相关关系;绞网速度和水层流速(10m、30m和60m)均显著影响绞网速度(P<0.05),提升速度与绞网速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水层流速呈负相关关系,绞网速度是影响网具提升速度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30m水层流速、10m水层流速和60m水层流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