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利用PD和改良Fries3号培养基培养杨树溃疡病菌所得的代谢产物处理不同抗病性的杨树枝条,结果发现二者均能使叶子出现黑斑和萎蔫,并使叶片细胞膜透性半大,脯氨酸含量增加,且前者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二者对感病品种北京杨的影响大于抗病品种毛白杨,这表明,溃疡病菌的代谢产物对寄主有毒害作用,并有可能用于抗病品种的早期筛选。  相似文献   
42.
应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提高尺寸稳定性为主要目的,初步探索了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和文县杨(P.wenxianese)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浸渍共塑合木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3.
卷叶黄精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及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分布于秦岭的卷叶黄精(P loygonatum cirrh ifolium)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及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黄精总皂苷含量测定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在波长545 nm有最大吸收峰,在1.25~7.5μg.m-L 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卷叶黄精总皂苷测定重现性较好,变异系数(RSD)为4.05%,平均回收率为96.40%,但测定工作要在30 m in内完成。②各因素对卷叶黄精总皂苷的提取率影响不同,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其次是料液比和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在温度60℃下,用80%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 h,料液比为1∶15。  相似文献   
44.
壳聚糖处理对木材染色的助染效果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段新芳  孙芳利  朱玮  赵砺 《林业科学》2003,39(6):126-130
采用酸性染料酸性橙Ⅱ对经壳聚糖处理的毛白杨原木木粉、苯醇抽提木粉以及木材主要组分进行染色,并用等物质的量的强碱、弱碱、强酸、弱酸以及水和有机溶剂处理相同质量经壳聚糖处理的原木木粉与壳聚糖染色试样,测定其助染效果和确定其助染机理。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能显著提高酸性染。料对毛白杨原木木粉、苯醇抽提木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上染率,其助染机理是与木材组分结合的壳聚糖分子的氨基与酸性染料上的磺酸基以离子键结合,形成磺酸盐,从而提高了上染率。  相似文献   
45.
林木抗真菌化学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树木组织中先天抗真菌物质及营养成份,寄主与病原生理活性物质,林木植物抗毒素和诱导抗病的研究,综述近年国内外林木抗真菌化学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现状,为今后这方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46.
基于可变模糊集的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评价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是制定区域节水灌溉规划的重要前提。针对现有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方法不具有交互验证结果准确性的功能,结合熵权法和二元对比法进行主客观组合赋权,利用可变模糊集理论的矛盾性原理相互验证评价结果,用模糊数描述不确定信息,建立基于可变模糊集的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最后,结合陕西省节水灌溉水平进行算例分析,评价陕西省及各市、区节水灌溉发展水平并进行排序。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客观合理性和有效性,据此提出提升陕西省高效节水灌溉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7.
对卷叶黄精(Polygonatum cirrhifolium)多糖的醇沉分离、脱蛋白和脱色素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多糖得率、多糖含量、蛋白质去除率、脱色率为考察指标,确定出了最佳精制工艺:①各因素对醇沉分离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液浓缩程度>pH值.醇沉分离工艺为:醇沉时乙醇体积分数为80,药液浓缩至1mL/g原料,pH值为6.②所采用的6种脱蛋白方法均对卷叶黄精多糖的蛋白质去除率影响差异显著,对多糖含量影响无显著性差异.最佳脱蛋白工艺为:采用1倍糖液体积的TCA(浓度为10)与1/5糖液体积的Sevag试剂(氯仿:正丁醇为4:1v/v)脱蛋白,蛋白质去除率和多糖含量分别为84.11、86.42.③对树脂、活性炭、H2O23种脱色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最佳脱色工艺:采用LSD208树脂脱色,脱色率、多糖含量、多糖得率分别达88.19、92.32、64.16.  相似文献   
48.
 杨树溃疡病菌(Dothiorella gregaria)及其菌丝体提取物和培养滤液都能诱导杨树细胞壁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和木质素的积累,但其诱导的速度和强度在抗病树种和感病树种间有明显差异。毛白杨(抗病)这2种物质不仅积累的速度快,且积累的幅度也远大于北京杨(感病)。在病原菌侵染和诱导处理中,杨树细胞壁的HRGP积累与木质素的沉积在积累的量上和时间进程上都明显相吻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HRGP和木质素与杨树对溃疡病的抗性有关,是其抗病反应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9.
 杨树溃疡病菌Dothiorella gregaria及其菌丝体提取物都能诱导杨树几丁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积累,但在诱导的速度和强度上,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有明显的差异。抗病品种毛白杨这两种酶不仅积累的速度快,而且幅度也远大于感病品种北京杨。在D.gregaria感染实验中,毛白杨几丁酶和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升高的幅度分别是北京杨的4.7倍和3倍;在菌丝体提取物的诱导实验中,毛白杨这两种酶升高的幅度分别是北京杨的4.5倍和2.7倍。因此可以认为几丁酶和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与杨树对溃疡病的抗性反应有关,是其防卫系统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50.
松乳菇是马尾松外生菌根菌,松乳菇的半人工栽培及人工栽培一直不能很好的实现商业化栽培及推广.全体成员2018年至2019年一直在做松乳菇感染马尾松实验,其也是对2016年"江西省吉安地区野生松乳菇半人工栽培试探"继续深入研究.此次实验通过松乳菇母种制备、松树种苗处理、接菌种培养、育苗研究,结果表明:①白毛絮状松乳菇菌丝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