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5篇
  19篇
综合类   92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调节营养液电导率对卡罗番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卡罗番茄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营养液电导率的调节对卡罗番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提高营养液浓度或添加NaCl提高营养液电导率的方法栽培番茄,可以提高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Vc以及可滴定总酸的含量,其中对番茄红素的提高影响最为显著,同时番茄产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营养液电导率相同的条件下,采用营养液添加NaCl的方法对番茄品质的影响大于提高营养液浓度的处理。变化浓度的营养液比维持恒定浓度的营养液更有利于番茄果实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52.
3个芜菁品种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硫代葡萄糖苷(硫苷)是一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物,除与植物的气味、杀菌等特性有关外,还具有防御人体多种癌症的功能。采用HPLC-ESI-MS和HPLC联用的方法对我国芜菁3个地方品种肉质根硫苷组分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3-丁烯基硫苷、苯乙基硫苷为主要硫苷组分,新疆恰麻古和温州盘菜中还分别含有较为丰富的4-戊烯基硫苷和顺-2-羟基-3-丁烯基硫苷。新疆恰麻古的总硫苷、总脂肪族硫苷和总吲哚族硫苷含量最高,温州红盘菜的芳香族硫苷含量最高。建议消费者以后多食用芜菁,补充苯乙基硫苷等有益人体健康的天然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究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取食对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硫代葡萄糖苷质量摩尔浓度及组分的影响,初步明确硫苷介导的白菜抵御甜菜夜蛾幼虫取食胁迫的分子机制。  方法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甜菜夜蛾幼虫取食对白菜硫苷质量摩尔浓度和组分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分析硫苷代谢关键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谷胱甘肽硫转移酶试剂盒检测取食白菜后甜菜夜蛾幼虫体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  白菜中8种硫苷组分在甜菜夜蛾幼虫取食后显著增加(P<0.05),其中吲哚族的4-羟基吲哚-3-甲基硫苷(4OH)、1-甲氧基-3-吲哚基甲基硫苷(NEO)、3-吲哚基甲基(GBC)和脂肪族的4-戊烯基硫苷(GBN)对甜菜夜蛾幼虫取食反应最为强烈;RT-qPCR结果显示:甜菜夜蛾幼虫取食后,白菜脂肪族硫苷合成相关基因BcBCAT4、BcMAM1的显著上调可能与脂肪族硫苷的增加有关(P<0.05),而BcSOT16的上调与4OH、NEO、GBC呈正相关;取食后,甜菜夜蛾幼虫体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并呈现与总硫苷和吲哚族硫苷质量摩尔浓度变化规律的一致性。  结论  甜菜夜蛾幼虫的取食能诱导白菜硫苷的合成,而硫苷质量摩尔浓度的升高会诱导幼虫体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的增强。甜菜夜蛾幼虫取食胁迫下,白菜BcSOT16、BcBCAT4、BcMAM1等硫苷合成关键基因被激活,4OH、NEO、GBC和GBN显著增加,从而更好地抵御甜菜夜蛾幼虫取食胁迫。图2表3参43  相似文献   
54.
【目的】八仙花是我国重要的观赏植物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 Al2(SO4)3 对八仙花花色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以‘蓝色妈妈’品种为对象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了 0 (pH 为 6 的柠檬酸缓冲液)、2‰ 和 4‰ 3 个 Al2(SO4)3 水平,在植株出现花蕾约 1 cm 时进行处理。在开花盛期进行花色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分析花青苷成分和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金属离子含量,采用荧光定量 PCR 分析 Al3+ 运输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2‰ 和 4‰ 的 Al2(SO4)3 处理 21 d 后,花瓣颜色从粉色变为紫色和蓝紫色。‘蓝色妈妈’花瓣中检测到了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等 12 种花青苷;2‰ 和 4‰ 的 Al2(SO4)3 处理显著 (P < 0.05) 增加了飞燕草素苷、矢车菊素苷和芍药花素苷含量,其中增加幅度最大的是飞燕草素苷含量,从对照 (CK) 组的 5159.9 μg/g FW 分别增加到 24681.2 μg/g FW 和 30485.7 μg/g FW;飞燕草素苷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和飞燕草素-3-戊糖-5-葡萄糖苷含量增加,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含量从对照的 4679.2 μg/g FW 分别增加到 23610.0 μg/g FW 和 29129.7 μg/g FW,飞燕草素-3-戊糖-5-葡萄糖苷从对照的 142.3 μg/g FW 分别增加到 805.6 μg/g FW 和 1114.9 μg/g FW。2‰ 和 4‰ 的 Al2(SO4)3 处理后,花瓣中 Al3+ 含量从对照的 2.24 μg/g FW 分别增加到 5.12 μg/g FW 和 11.83 μg/g FW;2‰ 和 4‰ 的 Al2(SO4)3 处理后,花瓣中质膜铝转运基因 (plasma membrane Al transporter, PALT) 和液泡膜铝转运基因 (vacuolar Al transporter, VALT) 表达水平显著提高 (P < 0.05),PALT 表达水平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88.5% 和 148.2%,VALT 表达水平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74.8% 和 135.7%。 【结论】Al2(SO4)3 处理诱导了 Al3+ 运输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加了花瓣中 Al3+ 积累,提高了飞燕草素苷含量,进而改变了花的颜色。  相似文献   
55.
以番茄浙杂204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Zheza 204为试材,采用基质盆栽,研究了限根栽培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品质及转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限根栽培抑制了番茄植株的生长,株高、茎粗均下降,且随着生长期延长抑制作用愈加明显,在前后2次生长测定中,1 L容器栽培植株株高和茎粗分别为7 L容器栽培的80.06%,80.06%和50.06%,77.48%;限根栽培下果实品质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和可滴定酸的含量提高幅度最高分别可达18.72%,50.67%和49.28%,对维生素C质量分数的影响较小;限根栽培还推迟了番茄果实的始红期,而终红期与对照比较一致,转色时间缩短,降低了产量。总之,限根栽培抑制了番茄植株生长,改善了果实品质,缩短了转色时间,同时产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图7表1参23  相似文献   
56.
小白菜镐和钙的亚细胞分布及钙、镉互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0.1 mg/L和1 mg/L镉(Cd)处理时2个小白菜品种的Cd吸收和亚细胞分布及钙(Ca),Cd互作关系.结果表明:Cd主要积累在小白菜的根中,杭州油冬儿地上部Cd含量显著高于沪青1号,但根中Cd含量相反.小白菜地上部亚细胞各组分中Cd含量随着营养液中Cd浓度增加而增加,Cd主要积累在细胞质组分中,其次为细胞壁组分,积累Cd量最少的是细胞器组分,两品种间存在差异,Cd在杭州油冬儿细胞壁组分的分配比率大于沪青1号.Ca也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组分中,0.1mg/L Cd处理时,细胞质及细胞壁中的Ca,Cd为协同作用;1 mg/LCd处理时,二者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7.
提供一种振荡型种子液体引发方式,它以控温振荡培养箱为引发工具,以锥形瓶为引发容器,采用无菌透气性封口膜封口引发瓶,引发了番茄、瓠瓜、辣椒等种子。本试验从溶氧状况、水份蒸发状况、引发效果、引发可重复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与起泡柱引发作对比,验证了振荡引发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试验结果表明,振荡引发使得引发溶液溶氧充足,水份蒸发小,引发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引发途径。  相似文献   
58.
为优化葫芦科作物硅含量的测定方法,给园艺植物硅肥应用与硅营养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以‘津优1号’黄瓜、‘蜜本’南瓜和‘早佳8424’西瓜3种葫芦科作物为研究材料,分析硅提取与含量测定过程中不同的研磨温度、研磨时间、浸提时间、硅钼黄显色反应水浴时间、硅钼蓝还原反应时间、显色液吸光度测定波长等对作物叶片硅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物样品硅提取过程中,研磨仪低温(液氮,-196℃)研磨硅含量测定值高于室温研磨。在样品研磨时间与浸提时间方面,正交试验与全因子试验结果均显示,50 Hz低温研磨30 s、浸提10 min组合测定效果最佳。在硅显色测定方面,硅钼黄显色反应水浴3 min后测定值趋于稳定,硅钼蓝还原反应2 min后测定结果趋于稳定,硅钼蓝显色反应液在波长810 nm附近出现最大吸收峰。针对葫芦科作物叶片硅含量的最优测定流程为植物样品采用研磨仪50 Hz液氮研磨30 s,常温浸提10 min, 50℃水浴3 min进行硅钼黄显色反应,硅钼蓝还原反应2 min, 810 nm处测定吸光度,该方法回收率为93%~108%。  相似文献   
59.
不同Cd水平对小白菜生长及其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温室内液体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Cd水平对2种小白菜(BrassicachinensisL.)沪青1号、杭州油冬儿的生长及营养元素含量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添加Cd抑制了2种小白菜生长及叶绿素含量;2种小白菜地上部及根中的Cd含量随营养液中Cd浓度的增加而极显著增加,且植株从培养液中吸收的Cd大部分积累在根中。Cd影响小白菜对营养元素吸收和转运,但这种影响随着元素、植株部位的不同及Cd离子在介质中浓度的不同而不同,不同品种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0.
王萍  朱祝军 《核农学报》2006,20(6):516-520,510
本试验以4个不同品种叶用芥菜为材料,研究了腌制加工对叶用芥菜抗氧化物质含量(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和抗氧化活性(TEAC值和FRAP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腌制前相比芥菜中抗氧化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维生素C含量下降最为显著(P<0.01),幅度为40.70%~57.46%,总黄酮含量下降不显著,幅度为2.30%~10.62%,总酚介于二者之间;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在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雪里蕻和金丝芥腌制后抗氧化活性下降幅度未达到显著水平(TEAC 8.49%~10.83%,FRAP 9.03%~14.06%),而笋壳青菜和瘤子芥菜下降幅度达到显著水平(TEAC 14.45%~19.14%,FRAP 28.05%~35.77%,P<0.05)。总酚和总黄酮与抗氧化活性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总酚与TEAC和FRAP的R2分别为0.9482和0.9395,总黄酮与TEAC和FRAP的R2分别为0.8287和0.9129。维生素C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较弱(TEAC,R2=0.2968,FRAP,R2=0.0979),酚类物质在腌制叶用芥菜抗氧化活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