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7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6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1.
几丁质酶可以降解大多数真菌细胞壁,阻止或中断真菌在植物体内的侵染、定殖和扩展,在抗真菌病害的研究方面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真菌源几丁质酶的特性,对真菌的抑制作用机制,转几丁质酶基因植株的抗性评价,产几丁质酶菌株和相关制剂在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在生产上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以转双价基因(Chi+Glu)棉花株系61217-1为对象,以其受体品种“中棉所24”和转Bt棉花品种“鲁棉研28”为对照,研究转双价基因对棉花主要病虫害及天敌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61217-1的抗黄萎病性较受体品种显著提高,同时对苗病、早衰和铃病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对叶斑病发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角斑病无显著影响;与受体品种相比,转基因株系61217-1上蚜虫、棉铃虫和棉盲蝽发生危害显著减轻,对红蜘蛛、白粉虱、蓟马及天敌瓢虫、草蛉、小花蝽、蜘蛛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前,枯草芽孢杆菌已广泛应用于防治棉花黄萎病,但不同菌株的防治效果(防效)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筛选验证。前期,本课题组从健康棉花植株和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了48株枯草芽孢杆菌。为明确这些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筛选具有优异防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采取对峙培养法、对扣培养法测定其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并通过温室试验验证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通过对峙培养和对扣培养筛选出18株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温室试验结果显示:无论浸种或灌根处理,EBS03、EBS07、EBS10和BS04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均大于55%,其中EBS03防效最好,浸种与灌根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分别为76.31%、87.10%;此外,播种后60 d EBS03和EBS10菌株浸种处理的棉苗株高、地上部鲜物质质量、总鲜物质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78.08%和77.77%、113.33%和108.00%、107.23%和103.61%。综上,EBS03和EBS10菌株具有较好的促生长作用,并对棉花黄萎病有一定的防效,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生物技术处理的棉花种子能否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产量,对中棉所92和新陆早63的种子进行生物冷诱导处理后开展室内和田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沙培条件下,生物冷诱导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中棉所92的种子发芽率和棉苗生物量,但对新陆早63种子发芽率和棉苗生物量的作用不显著。在大田条件下,经生物冷诱导处理后2个品种的出苗率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新疆石河子试点的出苗率高于安阳试点;生物冷诱导处理能显著提高中棉所92在石河子的棉苗生物量和黄萎病抗性,但对新陆早63的作用不显著。生物冷诱导处理可提高籽棉产量,中棉所92和新陆早63的籽棉产量分别提高9.6%和8.2%。总之,生物冷诱导技术可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产量,但其效果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的组成及稳定性对土壤肥力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极易受到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比如施肥、施药等。本文旨在研究棉田常用杀菌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棉田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和棉田施药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和方法供试土壤为种过棉花、未施用过土壤杀菌剂的沙质土壤,采集表层0~20cm的新鲜土样,剔除植物残根和石砾等杂物,过筛备用。供试药剂:50%多菌灵(上海中兴化工有限公司)、50%福美双(天津市兴光农药厂)、40%五氯硝基苯(山西科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甲基立枯磷(连云港市…  相似文献   
16.
采用药剂浸种回干技术,分析了稀土微量元素、芸薹素、甲哌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处理对棉花种子萌发、出苗及幼钅翁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棉花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000 mg·L-1稀土微量元素、0.01 mg·L-1芸薹素、50 mg·L-1甲哌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促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棉花黄萎病连年对棉花的产量、品质等造成严重损失,而利用生防菌是绿色防治病害的方法之一。为了明确棉花内生真菌枝顶孢霉CEF-193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控效果,于2017-2018年在河南安阳开展了生防菌CEF-193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CEF-193的3种处理方式均可显著减轻黄萎病发病,其中固体菌剂处理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温室防效达到52.7%,大田防效达到33.7%;CEF-193处理可促进棉花增产,其中发酵液喷雾处理的棉花铃重增加了6.7%,灌根处理的籽棉产量增加了8.4%。在棉花生产中,生防菌CEF-193可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该研究可为棉花黄萎病的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变异生理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在4种不同的温度下对31个致病力不同的菌株及落叶型菌株V991进行PDA平面培养,81.3%的强致病力类型菌株表现为菌丝型,落叶型菌株均为菌丝型,80.00%的中等致病力类型的菌株为中间型,弱致病力类型菌株均为菌核型。20~25℃有利于病原菌产生菌核,30℃的较高温度明显抑制菌核的形成。各菌株在25℃条件下菌落生长最快,分生孢子产量和毒素产量最高;30℃的较高温度下,强致病力类型菌株的菌落直径、分生孢子产量和毒素产量均显著大于中等致病力和弱致病力类型,且落叶型菌株高于非落叶型菌株。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不同年代的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菌株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差异,本文以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主产棉区6个省的不同年代大丽轮枝菌菌株为研究对象,观察培养性状,测定致病类型(致病力、落叶型),同时采用ISSR指纹图谱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不同年代大丽轮枝菌之间菌丝生长速率无显著差异,但菌核型菌株所占比例有减少趋势;2007~2009年和2017年的菌株全部为落叶型菌株,而1983~2000年的菌株中落叶型菌株仅占28.6%,表明随着年代的推移,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落叶型菌株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不同年代菌株之间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1983~2000年、2007~2009年和2017年的菌株中强致病力类型菌株分别占21.4%、25.0%和38.9%,仅有的5株弱致病力类型菌株均为1983~2000年的菌株;与2000年后的菌株相比,1983~2000年的菌株,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05 1,Shannon信息指数为0.299 0,表现出更丰富的多样性,利用NTSYS软件和Structure软件对ISSR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两种方法均将所有供试菌株分为4个类群,且聚类结果与致病力和不同年代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过去30年间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田黄萎病菌落叶型和强致病力类型菌株所占比例逐渐升高,且不同年代和不同致病力的菌株在遗传上有差异,为进一步探究大丽轮枝菌的遗传与进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分离自棉花的轮枝菌“种”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已知引起植物萎蔫病的轮枝菌有5个“种”,本研究旨在澄清在中国引起棉花黄萎病的轮枝菌的“种”类。【方法】从中国12个省84个县分离获得310个轮枝菌菌株,采用生物学性状观察和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种”的鉴定。【结果】298株均产生黑色微菌核和轮枝状分生孢子梗,为典型的大丽轮枝菌,另有12个菌株培养性状较为特殊(不产生微菌核,出现黑色菌丝或厚壁孢子),经温度敏感试验、PCR特异扩增及ITS序列进一步鉴定,2株被确定为变黑轮枝菌,其它10株被确定为大丽轮枝菌,没有出现黑白轮枝菌。【结论】在中国三大棉区,棉花黄萎病主要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但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均分离到1株变黑轮枝菌,其在棉花黄萎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大丽轮枝菌的互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