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4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株型差异显著的特大粒粳稻品系TD70和籼稻小粒品种Kasalath为亲本配制组合,以单粒传方法构建含240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选用838对SSR引物进行亲本多态性筛选,共检测到302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频率为36.04%从中选择带型清晰且在基因组中均匀分布的141个SSR标记对RIL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群体中父母本基因频率分别为53%和47%,群体结构平衡性好构建的水稻分子连锁图谱共包含141个标记座位,总图距约1832.47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12.7cM,标记间图距范围为0.43~36.11cM,符合QTL作图的基本要求除第1、第8染色体个别标记位置外,其他染色体上标记顺序和位置与已公布的日本晴遗传图谱序列基本一致以该群体为材料,对分蘖角度进行了QTL检测,共检测到控制分蘖角度的3个QTL位点,分别是qTA8、qTA9和qTA11,贡献率分别为4.10%、26.08%和4.35%,其中qTA9包含控制水稻分蘖角度基因TAC1。该图谱的构建为研究籼粳交后代各种性状的遗传规律及QTL定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武运粳7号改良系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高产粳稻武运粳7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对延长品种使用年限、培育抗性水稻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前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定向改良武运粳7号条纹叶枯病抗性的基础上,采用品系比较试验的方法,对14个改良系的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考察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株系的农艺性状与武运粳7号十分相近,个别株系甚至优于武运粳7号.根据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综合表现,最终从改良系中选出了1个最优的品系C14.  相似文献   
23.
粳稻外观品质的选择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改良江苏粳稻的外观品质,以日本优质粳稻与江苏高产粳稻杂交后代为材料,研究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等外观品质的选择效果.结果表明,在F4~F6代对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等外观品质进行选择的效果较好,上下世代间外观品质的表现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在F4和F5代外观品质达国际一级的单株,其下一代有70%以上单株的外观品质仍可达到一级标准.不同组合优质单株的出现机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4.
花粉管介导的转抗冻蛋白基因(AFP)水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温和冷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创造和培育具有强耐低温特性的水稻品种,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将从胡萝卜中克隆的抗冻蛋白基因(AFP)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 I121(pB I121∶AFP)后,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其转入籼稻品种NR158,获得了转基因后代。对T3代和T4代转基因植株的苗期耐冷性鉴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部分转基因植株后代已经整合并且AFP基因得到了表达,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耐低温性。  相似文献   
25.
以9个新育成的BT型粳稻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45个杂交组合,对其F1代食味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食味品质性状同时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影响;食味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在产量性状方面,食味值与实粒数、结实率极显著相关,各产量性状对食味品质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影响;关于叶型对食味品质的影响主要是倒1叶的长宽、倒3叶的宽度以及倒1叶、倒2叶的基角开角,而叶片厚度、倒2叶长宽、倒3叶的基角开角的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26.
杂交粳稻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9个新育成的BT型粳稻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NCⅡ设计研究12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亲本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除精米长和长宽比外也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精米率、整精米率、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的作用,糙米率、垩白率、垩白度、精米长、精米宽、长宽比和精米厚等性状则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粒型和食味品质性状同时受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影响,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则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除精米率、整精米率和食味值有一定程度的超高亲优势外,其他性状多介于双亲之间.杂种优势同时受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影响,且多数性状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供试材料中,不育系以95122A最好,香粳8016A次之;恢复系以J16最好,R187次之,用上述亲本选配的杂交组合米质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27.
从转入bar基因的籼稻半矮秆材料9311HR的BC3F2中发现了1株高秆突变体9311HR-T,其株高和秆长分别比野生型9311HR增加60.8%和71.5%,其高秆性状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以9311HR-T与02428杂交产生的F2群体为材料,利用微卫星标记将9311HR-T高秆基因定位在水稻第1染色体长臂上的SSR标记RM472和RM1387之间,距RM472和 RM1387的遗传距离分别为8.6 cM和12.3 cM,该基因暂命名为DT1.  相似文献   
28.
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定位水稻粒型QTL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水稻粒型是衡量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鉴定和定位水稻粒型QTL对开展水稻粒型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8个染色体片段置换系为材料,选用分布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53个SSR标记检测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置换片段,采用代换作图法对控制水稻粒型的3个主效QTL进行定位.结果表明:153个SSR标记中有104个标记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多态率为68.0%;8个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在第3和第5染色体分别有6个和2个置换片段,置换片段长度分别为14.8 cM、16.6 cM、 15.5 cM、18.9 cM、29.1 cM、35.0 cM、17.9 cM 和17.0 cM,平均长度为20.6 cM;8个置换片段上共鉴定出3个粒型QTL,控制粒长的qGL-3-1 和qGL-3-2分别被界定在水稻第3染色体RM5551与RM6832及RM6832与RM3513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4.8 cM和5.3 cM的范围内,控制粒宽的qGW-5被界定在水稻第5染色体RM267与RM169之间遗传距离约11.7 cM的范围内.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能准确地定位水稻粒型QTL,qGL-3-1、qGL-3-2和qGW-5的鉴定和初步定位为其进一步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根据水稻粒长和粒质量调控基因GLW7已知功能位点的核苷酸差异设计分子标记,并对国内外搜集的315份籼、粳稻品种资源进行基因型检测,分析其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同时,通过粒型性状的测定,分析该基因的遗传效应,评估其育种利用价值。结果表明,设计的功能标记能准确、有效地区分出201 bp和190 bp 2种带型,即大粒(Large grain haplotype,LGH)和小粒(Small grain haplotype,SGH)2种等位变异。从籼、粳亚种间的基因型分布来看,籼亚种中LGH和SGH的比例分别为95.65%和4.35%,而粳亚种中LGH和SGH比例分别为25.50%和74.50%,2种等位变异的分布在籼粳亚种间存在明显差异。粒型的测定结果表明,含不同等位变异的品种在粒长、粒厚、长宽比和千粒质量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粒宽则没有明显差异。进一步通过籼、粳分类分析发现,亚种间2种等位变异对粒型的效应并不完全一致,但都具有提高籽粒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优质高产中熟晚粳稻新品种南粳5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粳50是以含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q和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的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与江苏高产粳稻武粳13杂交,通过混合系谱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培育而成的优良食味、高产、多抗粳稻新品种。该品种株高适中,株型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穗型较大。650 kg/667 m2的产量结构为:有效穗数20万/667 m2,每穗总粒数140~150粒,结实率90%~95%,千粒重25 g左右。南粳50不仅抗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而且直链淀粉含量低,稻米食味品质优,适合于高档优质米开发。于201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适宜在江苏苏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