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大麦α-淀粉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α-淀粉酶是大麦籽粒发芽过程中的主要水解酶之一,是淀粉降解的起始酶.大麦α-淀粉酶活性是品质育种中的一个重要筛选指标.它不但受大麦品种本身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的控制,制麦期间的温、湿度以及其它各种理化处理对其也有很大影响.本文还阐述了α-淀粉酶的酶学特性及其遗传育种与改良.  相似文献   
22.
大麦白粉菌种群毒性监测及抗性材料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5和2006年从我国冬大麦区采集和分离大麦白粉菌单胞菌株729个,利用Pallas近等基因系进行致病型鉴定和群体毒性频率分析.同时,利用分离得到的不同致病型菌株,通过抗谱分析的方法鉴定了328份大麦品种(系)的白粉病抗性和抗病基因.结果显示:大麦白粉菌群体对抗病基因Mlal Mla(A12)、Mla3、Mla6 Mla14、Mla7 Mla(No3)、Mla7 Ml(Lg2)、Mla9 Mlk、Mla9、Mlal3 MlaRu3、Mlpl、Mlg(Cp)和mlo5的毒性频率为0;对Mla12 MlaEm2、Mla7 Mlk、Mlat Mla8、Mla10MlaDu2和Mlk1的毒性频率很低,分别为0.1%、0.4%、0.9%、2.8%和4.2%.两年共鉴定出不同的致病型21个,致病型000、001和003在两个年度皆为优势致病型.所鉴定的328份材料绝大多数感病,仅37份抗病材料,能明确推导出抗白粉病基因的品种(品系)很少,这些品种(品系)含有的抗白粉病基因为Mr(Bw)Mla8、Mlg、Mira Mla8、Mla9 Mla1、Mla Mla(A12)和mlo5.  相似文献   
23.
正浙皮11号(原代号浙11-056)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于2007年以嘉8为母本、扬农啤6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饲料大麦新品种。2017年12月通过农业部登记,编号为GPD大麦(青稞)(2017)330034。1特征特性浙皮11号为二棱春性皮大麦品种。幼苗直立,叶色浓绿,叶片较长,宽度中等,挺立,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株型紧凑,株高中等,抗倒性较好;抽穗时旗叶挺立,叶耳紫红色,穗层整齐,穗下节  相似文献   
24.
大麦赤霉病抗扩展性及其与农艺性状相关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花滴注法将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分生孢子接种103份大麦品种(系),鉴定分析不同的大麦品种(系)对赤霉病菌的抗扩展性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的基因型品种(系)之间抗赤霉病菌扩展性存在显著差异,可划分为高抗(病穗率0~10%)、中抗(病穗率10%~20%)、中感(病穗率20%~40%)和高感(病穗率40%~100%);大麦抗赤霉病菌扩展性与抽穗期、株高呈显著的负相关,二棱大麦抗扩展性显著高于多棱大麦;供试材料中抗扩展性品种(系)较少,占总数的31.1%, 筛选到10个高抗扩展性的品种(系),分别为:‘Sterling’、‘Metcalfe’、‘Parkhill’、‘ACCA’、‘ND14048’、‘玉环猪尾巴’、‘江山二棱麦’、 ‘黄岩野大麦’、 ‘乐清扁大麦’,、‘上虞红大麦’。  相似文献   
25.
大麦 β—淀粉酶活性是啤酒大麦的一个重要品质性状 ,它与麦芽糖化力存在着密切关系。β—淀粉酶活性不但受品种本身遗传因素控制 ,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环境和栽培措施。本文还阐述了大麦 β—淀粉酶的酶学特性及其遗传和育种改良。  相似文献   
26.
对4个小麦品种和8个耐迟播高分蘖小麦种质资源进行迟播产量鉴定。结果显示,迟播较常规播期产量平均下降25.8%,不同种质资源间迟播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产量超过对照扬麦158的种质资源有4个,其中浙889 和浙902是2个耐迟播最好的种质资源,可作为耐迟播的育种材料,进一步转育利用。这2个种质资源耐迟播主要原因在于其有效穗数减小量较少。  相似文献   
27.
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耐湿性不同的64份大麦基因型材料,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大田渍水条件下大麦基因型间耐湿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麦各基因型间耐湿性存在显著差异,一些地方品种具有较强的耐湿性。研究还表明,单株穗数、单株穗重和单株秆重的等权关联度均在0.5左右,可以作为大麦耐湿性鉴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8.
大麦高效育种技术与新品种培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大麦高效育种技术与新品种培育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国内4个科研单位承担了这一计划,课题围绕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通过科学设计,规范管理,在成果、专利、标准、人才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破,全面完成了课题合同计划任务和指标要求,课题成果已被广泛应用,新品种迅速实现产业化,促进了我国大麦科学的进步与生产的发展。概述了课题组五年研究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29.
我国大麦生产、需求与育种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我国大麦生产和育种的现状 ,分析了我国啤酒和饲料大麦原料的需求 ,指出了我国大麦生产和育种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30.
863大麦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国家863课题“大麦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培育”实施一年来巳取得了较大进展。选育出饲料大麦专用新品种1个、参加省级区域试验并增产极显著的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新品系各1个;筛选与创制出优质、抗病、抗逆等各类育种材料12份;新品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0万hm^2,建立了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新品种产业化基地及中试示范基地;构建了大麦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分析程序;在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和材料筛选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啤用品质、抗赤霉病、抗逆育种等方面巳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