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植物 DNA 的提取和纯化的方法,常依不同品种而异。本文以红麻为材料,用简便易行的相分配法,结合酶解,分子筛凝胶层析等方法,得到纯度较高的红麻DNA。经实验鉴定,其纯度及分子量等方面均符合做分子遗传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42.
利用2015—2019年自动虫情测报灯对漯河市金龟子进行诱集监测。结果表明,灯光诱集到的金龟子共2科8种,混合种群年诱集量呈上升趋势,以2018年诱集数量最多。5种常发性金龟子总的诱集数量表现为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阔胫玛绢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毛黄鳃金龟。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为漯河市金龟子优势种群,暗黑鳃金龟诱集数量占当年金龟子总量的73.18%~90.50%,占比逐年上升,为绝对优势种,发生期长而分散,发生盛期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铜绿丽金龟诱集数量占当年金龟子总量的9.11%~23.88%,占比呈下降趋势,发生期相对短而集中,发生盛期集中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采用目测法和网捕法系统调查了河南省漯河市小麦田害虫与天敌群落动态变化和时间生态位。结果表明,该地区麦田害虫与天敌群落共有9目20科31种,其中优势害虫和优势天敌分别为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和烟蚜茧蜂(Aphidius guifuensis)。麦田群落总个体数随时间呈抛物线形变化,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小麦生育期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4月份小麦抽穗灌浆时降低,而在5月份小麦乳熟期升高。在麦田害虫群落中,禾谷缢管蚜(Rhopalosiohum padi)和麦长管蚜的种内竞争较缓和,但两者之间的种间竞争最强;麦岩螨(Bryobia rubrioculus)的种内竞争最为激烈。在天敌群落中,大灰食蚜蝇(Eupeodes corollae)种内竞争最为缓和,而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的种内竞争最为激烈;烟蚜茧蜂与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ae)种间竞争最强,其次为大灰食蚜蝇和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月斑鼓额食蚜蝇和中华草蛉种间竞争最弱。害虫与天敌种群之间,烟蚜茧蜂、大灰食蚜蝇和黑带食蚜蝇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控制作用较强,但各个天敌对麦岩螨和麦圆叶爪螨的控制作用均较弱。在生产上,小麦拔节期应注意防治麦螨;抽穗灌浆期重点防治麦蚜,并注意对烟蚜茧蜂和大灰食蚜蝇等优势天敌的保护。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辽宁大面积中国沙棘人工林的调查,依据中国沙棘的果实经济性状、形态特征、果实的表型性状等划分为24个变异类型,选出了适于经济林和叶用的优良类型。摸清了中国沙棘的基因资源和选择优良类型,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发挥沙棘应有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也为沙棘品种的遗传改良,选育区域化栽培良种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5.
通过田间调查统计,并参考大量相关资料,对漯河市顶腐病的发生情况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为实际生产中该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6.
玉米花粒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田间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花粒期是由穗期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转为以开花散粉、受精结实为中心的生殖生长时期,是形成产量、决定穗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子粒产量的85%~90%来自抽雄灌浆后绿叶的光合作用.现就玉米花粒期对外界环境主要因素温度、光照、水分、养分的要求及田间管理措施简述如下. 1 玉米花粒期对温度、光照、水分、养分的要求 1.1温度 玉米是喜温作物,抽穗开花期要求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25~26℃,最低温度为18℃,最高温度为32~35℃.低于18℃或高于32~35℃,都将影响玉米受精.玉米子粒形成和灌浆成熟期要求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20~24℃,如果温度低于16℃或高于25℃,都将影响子粒中淀粉酶的活性,养分的运输和积累不能正常进行.温度低于20℃光合作用剧降,物质运输迟缓,温度低于16℃灌浆极慢,温度低于15℃叶绿素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花粒期昼夜温差大对子粒灌浆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漯河地区灯下夜蛾种类及种群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4—10月,在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设置自动虫情测报灯,系统诱集夜蛾科昆虫并鉴定种类、数量和优势种,分析夜蛾种群和优势种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夜蛾科昆虫年诱集量23 478头,分别隶属于44种,发生盛期为7月下旬到8月中、上旬;甜菜夜蛾、二点委夜蛾和黏虫是优势种,前两者发生盛期分别在8月中、上旬和7月中、下旬,黏虫的发生盛期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和7月中、下旬;迁飞性害虫是漯河地区灯下夜蛾昆虫的主要类群。  相似文献   
49.
本研究以策勒绿洲-过渡带自然生境中不同潜水埋深(2.5、4.5、11.0 m)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生境中骆驼刺叶片形态、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征对不同潜水埋深的响应。结果表明,潜水埋深由2.5m增加到4.5 m时,骆驼刺的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增加22%、15%和14%,叶片厚度减小18%,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当潜水埋深由4.5 m增加到11.0 m时,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分别增加14%、15%、17%、32%和21%,最大荧光Fm、PSⅡ潜在活性Fv/Fo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升高14%、24%和9%,比叶面积减小12%,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结果可为策勒绿洲-过渡带中自然生长的骆驼刺的保护及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玉米田棉铃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及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年的田间调查表明 ,棉铃虫第 1 ,2代不危害玉米 ,第 3代在玉米田密度极小 ,第 4代危害夏玉米 ,是主害代 ;玉米田棉铃虫主要危害雌穗 ,取食花丝、幼嫩穗轴和籽粒 ,不仅造成产量损失 ,而且诱发病害的发生 ,使玉米的品质下降。对棉铃虫的空间分布型调查结果表明 ,第 4代棉铃虫在夏玉米田的分布有聚集分布和均匀分布 2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