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68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不同菜地土壤硝化与反硝化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氮素气态损失的主要途径,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3种菜地土壤之间硝化反硝化活性的差异,反硝化作用利用乙炔抑制培养法对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培养33 d后红泥土、灰沙土和灰泥土的氮素硝化率均很高,分别为96.1%、88.3%和70.4%,其中红泥土与灰泥土的硝化率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而灰沙土与红泥土、灰泥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pH值最高和最低的菜地土壤其硝化率分别表现出最高和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在pH4.61条件下灰泥土的硝化率可达70.4%.氮肥的施用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了 3种土壤硝化过程的N_2O排放量,占施氮量的0.59%~0.70%.3种菜地土壤之间氮肥的反硝化活性表现为灰泥土>红泥土>灰沙土,其差异也极显著(P<0.01),氮肥的反硝化损失量占施氮量的-0.02%~0.20%.土壤硝化和反硝化氮素损失累积量随时间t的变化均符合修正的Elovich方程:y=bln(t)+a.  相似文献   
42.
关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体氮分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关中不同地区农田土壤测定结果表明。微生物体氮是土壤有机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土壤全氮的0.38%~20.55%,平均为6.80%。土壤微生物体氮具有显著的分异性,表现为不仅具有显著的水平变异性,也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异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分层性,表现为不仅具有显著的水平变异性,也存明显的垂直分异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微生物体氮下降,层次间的这种差异十分显著,在耕层,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土壤有机质间有  相似文献   
43.
关中灌区夏季休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夏季休闲对陕西省关中地区中等肥力的红油土壤蓄水,硝态氮累积及其对后季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蓄水作用主要取决于降水量,降水少,休闲效果突出。与蓄水效果不同,休闲显著增加土壤剖面中NO^-3-N累积量,其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与降水量有关,降水少的1993年有96.8%的NO^-3-N累积在0-80cm土层,3.2%的NO^-3-N累积在80-120cm土层;而元水多的1992年有57.1%的  相似文献   
44.
小麦实时控制灌溉的土壤水分含量探头合理埋设深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室内控制试验研究了根据不同深度土壤水分传感器灌溉处理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水分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显示,以10 cm探头控制灌溉最为省水,同时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水分利用率等最佳。由于试验冬小麦处于生育前期,随着小麦生育期延伸,当根系超过30 cm深度时,根系吸水的深度增加,探头的埋设深度需要田间试验进行更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5.
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森林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论述了森林资源管理的目标、对象以及与可持续发展林业的关系等问题,并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森林资源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6.
除草剂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试验设对照、尿素、尿素+草甘膦和尿素+丁草胺4个处理,尿素氮用量为200mg·kg-1干土,除草剂用量为10mg有效成分·kg-1干土。在实验室恒温培养条件下,研究除草剂对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田土壤中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温室气体N2O、CO2和CH4的排放。尿素氮肥中添加草甘膦显著抑制N2O、CO2的排放,分别比尿素处理降低48.4%和20.2%;添加丁草胺显著抑制N2O排放,比尿素处理降低23.2%,对CO2排放略有减少但不显著;草甘膦和丁草胺对CH4排放都无明显影响。这说明除草剂对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除草剂品种的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估算时应考虑除草剂的施用对温室气体减排所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连续施用氮肥对旱地土壤氮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相似文献   
48.
水肥配合对玉米产量和肥料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35  
在杨陵中等肥力的红油土上,以玉米为指示物作进行了水肥配合试验,探讨提高旱作产量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试验表明,施肥有明显地调水作用,灌水也有显著地调肥作用,灌水量少时,水肥的交互作用随着肥料用量增高而增高;灌水量高则有相反趋势,灌水提高了当季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却降低了后作产量及肥产效果,但从总体来看,灌水提高产量,增加肥效的作用依然突出,不管灌水与否,当季作物的肥料利用率均随用量增高而降低,而两  相似文献   
49.
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氮的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世清  凌莉 《土壤与环境》2000,9(2):158-162
综述了影响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因子,以及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之间的,着重讨论了土壤有机质、有的料、氮马、作物根系、土壤温度和湿度对微生物体氮的影响及研究进展,评价了土壤微体氮与可矿化氮的关系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0.
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论述了坡地土壤养分迁移与流失的影响因素,包括降雨特征、下垫面条件、土壤特征、管理措施等,表明坡地土壤养分迁移与流失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坡地养分迁移与流失的形态和途径,主要为吸附于泥沙颗粒表面的养分随径流液(溶解态)和泥沙(结合态)流出坡地和部分养分的淋溶;强调了坡地养分流失对环境污染的严重影响,而且污染范围很广,在污染河流和地下水的同时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同时因反硝化过程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对大气也形成了污染。最后介绍了坡地养分流失的预测预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坡地养分迁移与流失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