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核桃举肢蛾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桃举肢蛾是核桃最严重的害虫之一。1986~1988年在洛南县对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此虫在洛南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1~2cm深的表土层中结茧越冬。其发生轻重与核桃树生境条件、4~6月降水量及降水日照的综合作用有关。荫蔽潮湿、杂草丛生的深山沟道和阴坡发生最重,阳坡和耕种地发生最轻。降水日照综合系数大的年份发生严重。提出了以树冠下地面深翻为基础、树冠喷药为应急手段、摘拾虫果集中深埋为辅助措施的综合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二叉蚜的抗性,应用每株麦苗上接1头蚜虫的方法,在温室内用5个指标(发育历期DD、成虫与幼虫的体重差WD、成虫在与发育历期相等时间内的产子数F、相对日均体重增长量MRGR和成虫在与发育历期相等时间内的日均产仔数Rm)测定了10个小麦品种对麦二叉蚜的抗性,并以此为基础用多元方差分析法、多目标综合判别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价了这10个小麦品种(系)对麦二叉蚜的抗性,结果表明,Amigo最不适于麦二叉蚜在其上取食,抗性最好,Batis抗性较好,其他品种抗性较弱。  相似文献   
13.
XZ系列杂种小麦对麦长管蚜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XZ系列杂种小麦及其亲本分别进行了抗生性、耐害性和不选择性测定。在控制条件下 ,蚜虫生殖生命表测定结果表明 ,XZ13母本的抗生性比对照品种弱 ;杂种小麦的抗生性低于其父母本 ,表明杂种小麦在抗生性上无明显的杂种优势 ;控制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耐害性测定结果表明 ,无蚜害处理、有蚜害处理与未处理三者间差异显著 ;杂种小麦 XZ1的耐害性明显大于 XZ13,两者也明显大于其他品种。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 ,蚜虫对杂种小麦具有极强的喜好性 ,选择性极强 ;杂种小麦对蚜虫的抗生性虽较弱 ,但耐害性极强 ,从而以强耐害性获得高产。若在育种中加强抗生性指标和不选择性指标的选择 ,杂种小麦的产量可能还会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4.
苹果花叶病的危害、产量损失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苹果花叶病的田间发病率、病情指数、危害和产量损失 ,并用 3种药剂的 3种浓度进行了最佳药剂、最佳浓度筛选试验。结果表明 :田间花叶病的发病率达 6 2 .6 9% ,病情指数达 18.0 5。发病小区苹果产量为196 18.5 kg/ hm2 ,单果重量平均为 14 8.6 g,劣质果数大于 2 0 % ;防治区单果重量平均为 180 .0 g,产量为2 35 6 5 .4 kg/ hm2 ,劣质果小于 10 %。防治效果以 2 %中科 6号最好 ,其次是 2 %中科 2号和毒克星 ;使用最佳质量浓度为 4 0~ 6 6 .7mg/ L喷雾。  相似文献   
15.
试验在商品瘦肉猪基础饲料相同的条件下,分别设添加荏饼6%(A组),8%(B组)和10%(C组)3个处理,以添加8%的菜籽饼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A,B,C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30,50,109g;C,B组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A组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试验A,B,C组每增重1kg分别少耗料为0.3,0.4,0.6kg;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7.9%,10.5%和15.8%;净盈利分别高171,216和340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熏杀毒签防治云斑天牛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7.
2种农药在丹参根内与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及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辛硫磷和氧化乐果2种农药在丹参根内和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和残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农药在丹参根内的降解过程都呈单峰曲线,即灌药后1~5d,丹参根逐步吸收农药,表现为根内农药含量呈上升趋势;氧化乐果在灌根后第5天丹参根内的含量达到高峰(6.11mg/kg),随后开始降解,而辛硫磷则在灌根后第10天达到高峰(9.49mg/kg);丹参对这2种农药的吸收量和吸收速度不同。辛硫磷在丹参根内的半衰期为9.2075d,明显高于苹果上使用辛硫磷的半衰期,说明辛硫磷在防治地下害虫时残效期长;氧化乐果在丹参根内的半衰期为4.4d。辛硫磷、氧化乐果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都为明显的衰减曲线,辛硫磷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6.3709d,比在丹参根内降解的速度慢,而氧化乐果的半衰期为3.4675d,比在丹参根内的降解速度稍快。由此可知,在丹参生产过程中使用辛硫磷是安全的,且可提高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Excel表中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函数编辑器和简单的复制、粘贴功能即可在Excel表中实现较为复杂的多元方差分析,可用到的命令有求和命令“SUM”,计数器命令“COUNT”,求平均值命令“AVERAGE”,对应数据相乘的积的求和命令“SUMPRODUCT”,矩阵相乘命令“MMULT”以及求解矩阵的行列式的值的命令“MDETERM”。并给出了一个在Excel表中进行双因素不等重复处理的多元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