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15篇
  26篇
综合类   20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401.
利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AMMI)模型、双标图以及稳定性参数Di 对黑龙江省6个寒地水稻高产区的8个寒地水稻品种的数据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垦粳1号最稳定,龙粳21、龙粳23在佳木斯市创业农场科技示范园区,东农425在五常市试验田具有特殊的适应性;在参试的品种中,品种稳定性从高到低为垦粳1号、中龙稻1号、龙稻5号、东农425、龙粳24、龙粳23、松粳12、龙粳21;在参试地点中,大兴农场科技示范园区、佳木斯市创业农场科技示范园区比较适合作为区试地点,各地点对品种鉴别力的大小依次为大兴农场科技示范园区>佳木斯市创业农场科技示范园区>五常市试验田>牡丹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查哈阳农场科技示范园区>佳木斯市桦川县试验田。  相似文献   
402.
为阐明水稻品质在不同秸秆还田量和土壤渗漏条件下的表现,以垦鉴稻5号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进行3个渗漏量条件下4个秸秆还田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4处理和A2处理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较A1处理分别提高1.10%和7.57%,B2处理整精米率较B1处理提高4.36%,秸秆还田与渗漏量二因素互作对加工品...  相似文献   
403.
为比较饱和紫色土坡面片流与细沟流水力学特征并明确其临界水力学特性,进行5个坡度(2°,5°,10°,15°,20°)和3个雨强(30,60,90 mm/h)组合 条件下的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测得坡面片流、细沟流及其转变的临界流速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片流、细沟流及其转变的临界水力学参数,包括水深、雷诺数、弗劳德数和达西阻力系数。结果表明:在不同侵蚀阶段,片流流速为0.064~0.151 m/s,细沟流流速为0.175~0.350 m/s,雨强和坡度在不同侵蚀阶段对流速和水深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片流均为层流,<10°坡时,片流为缓流,片流多居缓层流流态;中、大雨强条件下,细沟流均为过渡流,>5°坡时细沟流均为急流,细沟流多为急过渡流流态。片流达西阻力系数与坡度和雨强呈负相关关系,细沟流达西阻力系数与坡度和雨强呈正相关关系。坡面径流由片流转为细沟流的临界流速为0.100~0.165 m/s。流速改变坡面形态,导致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水流流态和水流阻力随坡度和雨强变化的规律不同。研究结果对于认识饱和土壤条件下坡面不同侵蚀阶段径流水力学特性,进一步明确由片流转为细沟流的临界水力条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04.
水田土壤反硝化势(soil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SDP)往往高于旱地土壤,但施肥对水田和旱地SDP的影响差异往往基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土壤类型获取,其准确性可能受外界条件干扰.以发育自同一母质的相邻水田和旱地长期试验为平台,比较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田和旱地SDP的变化及其与功能基因(nar...  相似文献   
405.
基于2013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柘林湾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柘林湾甲壳类资源密度、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并对甲壳类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甲壳类资源密度变化范围为30.094~199.048 kg·km~(–2);甲壳类出现53种,隶属于2目13科22属,主要优势种为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宽突赤虾(Metapenaeopsis palmensis)、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和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等;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2.31~3.03,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55~0.8,物种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1.55~3.29。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NMDS)结果表明,柘林湾海域甲壳类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季节更替。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表明各季节典型种主要有口虾蛄、断脊口虾蛄(O.interrupa)等,分歧种主要有口虾蛄、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等。典范对应性分析表明,影响柘林湾海域甲壳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水温、p H和溶解氧。  相似文献   
406.
耐低氮假俭草种质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0个坪用价值较高的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种质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在两个氮水平下[5mmol·L-1(对照)和0.05mmol·L-1(低氮)]研究了假俭草种质资源耐低氮营养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氮处理降低了假俭草草层高度、叶长、叶宽、修剪枝叶干重、残茬干重,而对根系干重没有影响;低氮降低了修剪枝叶、残茬和根系的氮含量和氮积累量,但是与对照相比,根系氮积累量降低幅度明显低于修剪枝叶和残茬氮积累量。方差分析表明,低氮处理条件下不同假俭草种质间生长,氮含量和氮积累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7个生长指标和7个氮含量和氮积累量相关指标的耐性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将10个种质分为耐低氮型、中间型和低氮敏感型。耐低氮型以E-126为典型性种质,Tifblar为低氮敏感型代表性种质。其中,耐低氮型假俭草通过分配更多氮给残茬和根系,以促进残茬和根系的生长来适应低氮营养。  相似文献   
407.
本试验以鸡E.coli强致病力菌株HO2的iss基因原核表达产物GST-Iss融合蛋白,免疫SPF鸡获得抗血清。分别检测菌株HO2在抗血清及正常血清中的存活状况,通过比较两者差别,探讨iss基因原核表达产物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所获鸡大肠杆菌iss基因原核表达产物的抗血清能够减弱菌株的血清抗性,对鸡E.coli强致病力菌株HO2有抑制增殖或杀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8.
为建立猴D型反转录病毒Ⅰ型抗体(SRV1)的快速检测方法,本试验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SRV1的SRV1-30基因原核表达产物重组SRV1-30蛋白作为抗原诊断试剂,建立免疫梳方法用于特异性检测实验猴血清中抗SRV1的抗体IgG。结果显示,最佳抗原包被量为100 mg/L;制备好的免疫梳均能够特异性检测到相应的猴SRV1病毒阳性血清而不与其他病毒血清间发生交叉反应,表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SRV1-30蛋白能够敏感地检测到1∶200倍稀释的SRV1阳性血清;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样品重复检测3次,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利用该检测方法在对12份可疑猴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免疫梳方法与ELISA检测结果一致率为100.0%,Kappa=1.000。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09.
探讨草珊瑚不同器官中C、N、P含量变化及化学计量特征,为草珊瑚的丰产和氮磷肥科学施用提供理论指导。以野生抚育草珊瑚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生长时期下草珊瑚茎和叶中C、N、P含量,分析不同生长时期草珊瑚茎、叶中C、N、P含量变化特征及化学计量特征,判定草珊瑚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元素。叶中碳、氮、磷含量分别为531.45~614.66、16.81~18.51、0.41~0.84 g/kg,变异系数分别为5.13%、3.60%、21.29%;茎中则为547.11~610.11、5.88~6.91、0.33~0.50 g/kg,变异系数为3.77%、5.21%、13.67%。叶中C/N、C/P、N/P分别为29.33~34.02、661.40~1311.30、20.34~44.71,茎中则为84.96~100.23、1189.74~1695.71、14.03~18.48。叶中N与P呈负相关,P与C/P、N/P均呈极显著负相关,C/P与N/P呈极显著正相关;茎中N与P呈正相关,P与N/P呈显著负相关,P与C/P呈极显著负相关,C/P与N/P呈显著正相关。草珊瑚的生长主要受N和P含量的限制,更大程度受P含量限制。因此,在林下种植草珊瑚时,考虑林地的养分供给能力,施用氮磷混合肥有利于草珊瑚对养分的吸收利用,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10.
针对《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课程数理统计基础要求高、公式多和应用性强的特点,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向国家一流课程迈进,本研究运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在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实践表明,将课程知识点碎片化分解,借助雨课堂推送课前预习、课堂检测、弹幕和投屏互动等交流,课后推送复习巩固资料,将课前、课堂与课后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搭建师生交流平台,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过程性评价,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效果,以期为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