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84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甘蓝型油菜热激蛋白p23(Brassica napus hsp23, Bnp23)为诱饵蛋白,用酵母双杂交LexA系统筛选拟南芥幼苗的AD-cDNA(activator domain-cDNA)文库,分离了39个酵母双杂交阳性克隆,其中两个阳性克隆的cDNA片段均编码拟南芥黑芥子酶结合蛋白(Arabidopsis thaliana PYK10 结合蛋白1,AtPBP1)。Blastp搜索到油菜黑芥子酶结合蛋白BnMBP6与拟南芥PBP1同源。经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AtPBP1和Bnp23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酵母双杂交实验也证实Bnp23能够与BnMBP6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2.
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旨在分析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揭示乌龙茶适制性品种(品系)的香气物质基础,为选育乌龙茶适制性品种以及加工高香型乌龙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茶鲜叶香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其香气组分,分析比较14 个乌龙茶品种(品系)的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GC-MS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共检测出香气成分140 种,共有的香气成分有25 种。各品种(品系)均以醇类含量最多(14 个样品平均相对含量为39.92%),其次为脂肪酸类(22.71%)、醛类(15.67%)、酮类(5.74%)、脂类(4.00%)、杂氧化合物(2.83%)、碳氢化合物(2.27%),含量最少的是含氮化合物(0.20%)。可见,醇类、脂肪酸类和醛类对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玉米自交系一年三代种植与选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立玉米自交系一年三代种植的新模式,采用了温室与大田试验等研究方法,对玉米自交系加代种植与选育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山东大棚春播、山东夏播、海南冬繁一年三代种植与选育模式可靠,可操作性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选育自交系扩大了选育范围。利用该加代模式,山东春季大棚2月25日左右播种,5月1日左右授粉,6月12日左右收获,灌浆期42天以上,籽粒基本饱满;夏季6 月15 日左右播种,10 月5 日左右收获,及时暴晒考种;海南冬季11 月8 日左右播种,2 月20日左右收获暴晒3 天及时运回山东大棚春播,完成一年三代。利用该模式选育出的自交系性状表现可靠,生产上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104.
摘要:【目的】为了解新疆棉花铃柄长与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纤维品质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通过两年比较试验,跟踪调查了棉花主栽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纤维品质,总结了两年的主要气候数据,并将这些与铃柄长做了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棉花各品种的铃柄长与棉花主要生长阶段6-8月的最高平均气温呈负相关的关系;与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有效果枝、单株铃、果枝始节和始节高度成正相关,与株高、无效果枝成负相关;与衣分、果枝数和折合亩产均呈正相关的关系,与单铃重呈负相关;与纤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呈正相关,与整齐度指数大致呈正相关,50%参试棉花品种(系)的铃柄长与纤维断裂比强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剩余50%呈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5.
为探明山东烟台地区蛇龙珠葡萄种植区土壤质地及营养水平特征,[方法]调查了烟台4个地区的23个蛇龙珠葡萄园土壤,分析了土壤质地及矿质养分含量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种植区土壤石砾(≧2mm)含量≧10%,为砾质土;土壤颗粒≦2mm的土壤以砂质壤土为主,占74.8%;土壤机械组成中,粗砂粒(2~0.2mm)和细砂粒(0.2~0.02mm)之和,占80%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0.82%,中等和低水平,占34.8%和39.2%;pH值6.03,微酸;碱解氮31.11mg/kg,极低水平88.4%;有效磷16.44mg/kg,极低水平53.62%;速效钾105.76mg/kg,低水平46.4%;有效铜0.46mg/kg,中等水平59.4%;有效锌0.54mg/kg,低水平52.2%;有效铁19.05mg/kg,高和适宜水平,占44.9%和49.3%,养分变异系数:有效铜>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交换性镁>有效锌>交换性钙>有效铁,其中有效铜113.14%,为强变异,其它为中等变异。蓬莱地区土壤呈酸化趋势,pH值5.56,变幅在4.43~6.68,交换性钙、镁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106.
本试验以文山三七的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升汞溶液对其进行不同时长的灭菌处理,观察和筛选适宜的升汞浓度和适宜的灭菌处理时间。结果表明,用0.01%升汞溶液对带种皮种子或去种皮种子进行灭菌处理时,适宜的处理时间均为30 min,处理的种子外植体的污染率不高,且能保障不污染种子有一定的发芽率;用高浓度的升汞溶液处理去种皮的三七种子,对种子的伤害较严重,致使不污染的种子发芽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7.
发生森林火灾后,首先要查清火因,弄清火灾发生的性质,追究引起森林火灾的责任及纵火分子,以及烧毁森林面积,林木损失程度,扑救火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都要详细调查,为准备定案提供材料。同时,也为研究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做好预防、扑救及恢复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搞好森林火因调查,是当前护林防火的一项重要工作。此项工作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需要进行细致复杂的调查,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即火因及损失未查清不放过;肇事者未做处理不放过;不采取有效改进措施不放  相似文献   
108.
高山水体由于其所处的海拔较高,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并且由于其分布格局等基础信息的缺失,导致目前高山水体各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将初步探索高山水体研究的意义和保护价值,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运用Google Earth和ArcGIS等软件,对24°39'51″~29°14'59″N和98°07'55″~101°30'44″E、总面积88 632 km2的滇西北地区976个天然湖泊海拔、水面面积等信息进行收集,并主要针对该区域水面面积小于0.1 km~2的水体数量及其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新定义水面面积小于0.1 km2的水体为微水体。结果表明,滇西北地区共有微水体942个,占天然湖泊数量的96.5%,平均面积10 283.1 m~2,总面积9.7 km~2,占整个滇西北地区总面积的0.01%,占整个滇西北地区天然湖泊面积的2.3%。滇西北地区微水体平均海拔3 987.9 m,密集分布于高山山脊附近,其海拔分布范围较大、中型湖泊更高且区间更广。尽管滇西北地区微水体总面积占区域总面积比例非常小,但其庞大的数量、广阔的流域面积和海拔分布格局,决定了高山微水体在本地区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稳定方面的贡献不容忽视;微水体的保护和治理成本要远远低于大型湖泊,且保护效益明显,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9.
110.
筛选适宜油用的白木通种质,为将其开发成新型油料作物提供参考。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白木通种子 籽油,比较各种质的含油率,按照食用油国家标准检测籽油过氧化值、酸价、碘值和皂化值,采用气质联用(GC-MS) 系统对白木通各种质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木通各种质含油率(36.57%~43.08%)、单果 平均含籽率(6.60%~11.51%)、种子千粒重(45.63~58.95g)和折干率(51.93%~64.28%)等经济性状指标受环境因子 的影响较大;籽油的过氧化值(0.073~0.126 mmol/kg)、酸价(0.418~1.337 mgKOH/g)、碘值(83.548~89.653 g/100g)和 皂化值(199.485~221.418 mg/g)均符合四级食用油国家标准;籽油脂肪酸成分中大多数种类为饱和脂肪酸,但不饱 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二者含量达到70%左右,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和硬脂酸 为主,含量在25%左右。白木通具有开发成新型油料作物的潜力,综合评价种子经济性状及籽油脂肪酸构成,白木 通种质黔通1号在研究的5份种质中表现较好,值得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