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7篇
  13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6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麦棉两熟种植以及棉花单作种植为研究对象,以地统计学系统中的半方差函数为基本工具,分别研究了在两种种植方式中,不同取样尺度下的土壤速效磷(P)、速效钾(K)、可交换性镁(Mg)的空间结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麦棉两熟种植模式中的10×10 m2取样尺度下,土壤P、K在0~20 cm土层中均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在30×50 m2取样尺度下半方差拟合函数为线性模型,没有空间相关性;土壤Mg在30×50 m2下有空间相关性,在10×10 m2下呈线性模型。单作种植模式下除Mg在30×50 m2取样尺度下,20~40 cm土层中半方差函数拟合呈球状模型外,P、K、Mg在不同取样尺度以及不同种植方式下的两个土层中均为线性模型,没有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回顾了入世10年中国原棉及其棉制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分析指出,中国原棉加工量占全球市场的40%,原棉进口量占全球贸易的26.9%,原棉对外依存度为24.7%;棉制品及棉制服装出口额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比例的28.9%~41%。入世10年国产原棉总量6 793.3万t,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大国居民的穿衣问题,而且还有约10%的国产棉通过加工成棉纺织品服装予以出口,温暖了全世界。入世10年进口原棉2 232万t,通过加工成棉纺织品服装全部出口,在实现增值230亿美元或141.3亿美元的同时还新增就业岗位,这是棉花产业对人口大国作出的重要社会贡献。植棉业是支撑现代棉纺织业的基础条件。未来发展要努力协调产量、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如何处理好国产棉和进口棉、棉纺织品服装的居民消费与出口关系,仍将是当前和今后需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为探讨缩节胺(Dimethylpiperidinium choride,DPC)类调节剂对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株型结构的影响,于2011―2012年在安徽东至与湖北石首、荆州调查了“棉太金”处理下短季棉品种国欣早11-1与国欣早12-1的株型结构。在7.5万、9.0万、10.5万株·hm-2 3个密度下,将“棉太金”用量设置为0、1.08、2.16 L·hm-2 3个水平,分别在盛蕾期、盛花期、盛铃期按体积比1∶2∶3喷施。结果显示,“棉太金”化控可以有效调控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的株型结构,小幅度降低第一果枝节位高度,减少果枝数量;有效抑制果枝长度与株高,使用剂量越大,作用越明显;天气影响其使用效果。综合不同的株型结构因素认为,“棉太金”在中高剂量1.08、2.16 L·hm-2下,可以使棉花株型紧凑,有利于机械采摘。研究结果可为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4.
35.
棉花基质育苗移栽技术即无土基质育苗和无载体裸苗移栽技术,是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接班技术,本试验旨在研究两熟种植条件下基质育苗对不同移栽期和地膜覆盖的效应,为该新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试验方法田间试验于200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中棉所农场试验地进行,供试土壤为潮土壤质土,土壤肥力中等,采用麦棉两熟,田间配置3-2式,带宽1.4m,3行小麦,套种2行棉花,小麦行距20cm,预留棉行空档100cm,麦棉间距30cm,麦收后棉花窄行40cm,宽行1m。试验设3个移栽期,即:早育早栽,育苗期3月29日和移栽期4月26日,移栽苗龄2叶1心;中育中栽,育苗期4月13日,移栽期5月…  相似文献   
36.
棉花早衰程度诊断数码图像数字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应用计算机数字图像技术研究了诊断棉花早衰程度的方法。在光照条件下采集了棉田群体图像,然后分别提取了红绿蓝(RGB)三色分量和色度、饱和度和亮度指标(HSI)。在RGB和HSI颜色模型下分析了各分量与棉花早衰程度的相关特性。然后得出诊断棉花早衰程度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颜色分量G/(R B)和色度H分量与棉花早衰程度线性相关,可用作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快速诊断作物长势的指标,而其它分量与棉花早衰程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诊断模型G/(R B)分量比色度H分量有更好的拟合优度。  相似文献   
37.
以棉花工厂化育苗推荐基质为对照,以不同配比的煤矸石、蚯蚓粪代替河沙,研究了不同基质的秧苗素质及移栽后的动态生理性状.结果表明,以30%煤矸石+50%专用基质+20%蚯蚓粪和40%煤矸石+50%专用基质+10%蚯蚓粪两种基质的棉苗素质显著优于推荐基质.考虑到经济效益,则以后者配比最优,较对照节省成本30%~50%.以煤矸石和蚯蚓粪代替河沙可以显著提高秧苗质量,提高秧苗抗逆性,缩短移栽后缓苗时间,不仅能大大降低育苗成本,且有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38.
以4个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0、鲁棉研35、邯686、豫早棉9110)为材料,研究了早播(4月25日播种,密度设置为52 500株/hm2)与正常播期(5月15日播种,密度设置为75 000株/hm2)条件下的子棉产量、皮棉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早播对短季棉品种的生育期无显著影响,早播条件下,短季棉品种的子棉产量、皮棉产量、衣分均高于正常播期,生物量、每100 kg皮棉产量氮、磷、钾吸收量低于正常播期,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高于正常播期。本试验条件下,早播提高了短季棉品种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了子棉、皮棉产量。  相似文献   
39.
棉花基质系列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1技术特点基质育苗具有管理简化,劳动强度轻,省种、省工和节本的诸多优点;具有苗床成苗率高,移栽带走的根系多,裸苗移栽的成活率高等的特点。基质育苗采用育苗基质、促根剂和保叶剂产品。育苗基质无土,是替代营养钵的关键产品,与干净河沙均匀混合,可重复利用,第2次育苗不需加任  相似文献   
40.
棉花"两无两化"栽培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1进展概况“两无两化”栽培是指棉花无土育苗、无载体(单苗 )移栽与育苗工厂化和移栽机械化技术的总称 ,采用农艺和农机结合 ,技术、产品、商品整套配置 ,市场应用及商品产业化的前景广阔。概括为四改 :一改有土育苗为无土育苗 ,二改有载体 (带土 )移栽为无载体移栽 ,三改一家一户分散育苗为工厂集中育苗 ,四改人工移栽为机械移栽。这是在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专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计划项目 ( 2 0 0 1 - 2 0 0 3年 )资助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于 2 0 0 2 - 2 0 0 4年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4件 ,其中促根剂和无土育苗基质产品开发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