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林业   2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比较了改良CTAB法和改良SDS法两种提取桑天牛成虫肠道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方法,结果表明:改良SDS法提取的DNA杂质较多,并且有部分降解;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较高,适用于后续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几株桑天牛成虫肠道优势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桑天牛成虫肠道微生态环境,探索破坏桑天牛营养利用等功能的生物防治新途径,对健康桑天牛成虫肠道的优势细菌进行分离鉴定。选择平皿上出现3个以上的菌落作为肠道优势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6个菌株。6个菌株均呈杆状,革兰染色和氧化酶反应均呈阴性,在25~35℃、pH 5.5~9.5的环境中生长良好,但各菌株的菌落形态及多种生化性状有差异。通过菌体形态观察、染色反应、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DNA碱基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鉴定1、2、3号菌株分别为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4、5、6号菌株分别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美国白蛾对雄安新区千年秀林的危害情况,通过标准地调查采取对角线取样和"Z"字形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随机取样,首先选取千年秀林的90块标准地,调查美国白蛾危害寄主种类及其危害程度,发现危害白蜡最为严重.其次选取53块白蜡标准地,对其美国白蛾的危害情况进行系统地调查,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发现,白蜡标准地普遍都存在危害,其中发生比较严重的标准地主要受周边树种、自身病害以及所处位置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该害虫具有趋光性所以在西南方向危害较为严重,其风险性R值为2.23,属于该地区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此次调查可为有效防控该害虫提供基础,并为千年秀林制定该害虫监测与治理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同先  丁伟  沈佐锐  杨忠岐  许永玉  李洪连  原雪峰  马德英  文才艺  董金皋  刘芳  邱宝利  王源超  张正光  黄丽丽  黄国华  操海群  潘月敏  韩强  黄金光  刘会香  刘怀  侯有明  王宗华  刘长仲  缪卫国  刘国坤  郭永霞  罗朝喜  梁广文  曾玲  李华平  顾爱星  左豫虎  李向东  张大羽  吴元华  段玉玺  尹建  潘洪玉  钟国华  张跃进  赵中华  陈根强  林晓民  张友军  万方浩  高希武  李世东  褚栋  赵洪海  梁文星  王森山  张世泽  李俊凯  谭辉华  王文明  周洪友  赵思峰  王兰  芦光新  崔汝强  李会平  尚巧霞  赵晓燕 《植物医生》2021,(3):1-6
1952年以前我国涉农高校设有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学科与专业,没有"植物保护"这一名称.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因学习和借鉴原苏联的教育体系而引入并设立"植物保护"学科与专业.目前我国至少有62所高校设有"植物保护"学科和本、专科专业.无论从专业名称、专业侧重或专业理念上看,"植物保护"都远远不能满足新农科背景下...  相似文献   
15.
NaCl胁迫对欧洲黑杨组培植株叶片光系统Ⅱ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研究植物叶绿素荧光活性与卤性的关系,培育和选育抗盐植株,以组培无菌小植株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黑杨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变化。测定结果表明,NaCl胁迫降低了欧洲黑杨试管内组培植株叶片PSⅡ(光系统Ⅱ)潜在活性(Fv/Fm)和光合作用潜在量子转化效率(Fd/Fs);降低了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提高了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抑制叶绿体所捕获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影响了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为弄清白僵菌在林间的流行规律,以球孢白僵菌Bb09菌株为研究对象,模拟自然条件,研究其在感病美国白蛾僵虫体及其周围土壤中的宿存动态。结果表明,白僵菌在越冬僵虫体上始终能保持较高的宿存水平,携孢量保持0.39×109个以上,萌发率均保持在95%以上;白僵菌在土壤中的宿存量变化较大,整体呈现与僵虫体上携孢量互补的消长动态变化;白僵菌在僵虫体周围土壤中成菌落数保持在0.11×108~1.89×108 cfu之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苹果重要病害轮纹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皿内抑菌试验、抑制孢子萌发试验、离体枝条及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中草药源杀菌剂“轮纹一扫光”对苹果枝干轮纹病的防治作用,以便为果农提供有效防治该病害的药剂。结果表明,在室内试验中,“轮纹一扫光”对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器的产生、孢子的萌发有100%的抑制作用;在离体枝条的试验中,“轮纹一扫光”的保护效果为68.06%,治疗效果较好为87.26%;田间防治试验中,刮除病斑后“轮纹一扫光”的防治效果达到100%。该研究结果为苹果轮纹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对苹果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葡萄品种"巨峰"和"美人指"为试材,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形成和离体萌发的适宜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黑暗、湿度100%并加入2%乳糖为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形成的最适条件;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悬浮液经4℃低温刺激0.5h,用2%乳糖置于15℃黑暗条件下培养,孢子囊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育苗 生产计划 见附表。 播种前准备采用穴盘育苗。基质选用KLASMAN或BM育苗专用草炭,每袋草炭随水拌入80g五氯硝基苯或80g地菌克加1000倍液辛硫磷,搅拌均匀,闷2~3天后使用。穴盘选用72孔或120孔,用多菌灵800倍液浸泡后使用。  相似文献   
20.
白僵菌是桑天牛的生物防治菌种之一。为探究白僵菌菌种退化的遗传机理,以便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控制菌种退化、提高其生物防治效率,采用酯酶同工酶技术分析各代白僵菌株在蛋白质水平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酯酶同工酶酶谱共出现2~7条酶带,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其主要酶带一直存在且酶谱类型未变,但酶的活性在不断减弱,尤其是几条主要酶带(A、B、E、C)的活性变化更为明显;从聚类图中各菌株排列次序来看,各代菌株按照传代顺序排列,与第1代菌株比较,继代次数越多其间的类间距越大,变异越大,相似度越低,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严重影响其杀虫效果,说明酯酶同工酶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白僵菌菌株的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