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本研究在已成功利用鳙(Aristichthys nobilis)(♀)×兴国红鲤(Cyprinus carpio Var.Xingguo)(♂)远缘杂交诱导鳙异源雌核发育的基础上,测定了鳙异源雌核发育子代及其母本鳙和父本兴国红鲤3组实验鱼的7项可量性状,计算其框架系数,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三组鱼框架系数的差异和距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组鱼多项框架系数间均具显著差异,雌核发育子代较母本表现为体型更高,头更长。判别分析能将3组鱼明显判别分为3个区域,其中雌核发育子代和兴国红鲤的判别准确率均为100%,母本鳙群体判别准确率为94.4%,总判别准确率为97.9%。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可提取2个主成分,其中主成分1能解释64.504%的变异,主成分2能解释21.292%的变异,二者合并能解释85.796%的变异。聚类分析表明雌核发育子代形态学可量性状指标更接近于母本鳙,与父本兴国红鲤距离较远。本研究结果表明雌核发育后,鳙异源雌核发育子代主要可量性状与双亲产生显著差异,但更接近于母本。  相似文献   
12.
13.
14.
芙蓉鲤鲫(原名芙蓉鲫)是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湖南鳜鱼原种场运用鲤鱼品种间杂交、属间远缘杂交和系统选育技术培育的新型杂交鲫鱼。  相似文献   
15.
抗病草鱼(83—2系鱼)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病草鱼(83-2系鱼)选育的研究吴维新,李传武,曾国清(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沅江市413100)WuWeixinLiChuanwuZengGuoqing(HunanFisheriesResearchInstitutelYuanjiang,4131...  相似文献   
16.
漫话银鲫     
漫话银鲫银鲫是鲫鱼的一个亚种,外形与鲫相近,但在体型、侧线鳞、红血球、肝组织、染色体等多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最简单直观的鉴别方法是以侧线鳞数30为界,多于30者归为银鲫,少于30者归为鲫。银鲫不仅具有普通鲫鱼味道鲜美、适应性广、食性杂、繁殖快的优...  相似文献   
17.
在鲢鱼人工繁殖中,常有一部分雌亲鱼的生殖孔红肿外突,养鱼生产者称之为“红屁股”。它们发育成熟好,怀卵量大,但催产困难,亲鱼死亡率高。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术处理方法。具体做法是:挑选催产亲鱼时,将“红屁股”鲢鱼腹面向上平卧水面,左手托住背部,右手在生殖孔两侧用力挤压,使之充  相似文献   
18.
鲤和草鱼杂交中雄核发育子代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鱼类远缘杂交中,有可能自发产生雄核发育子代,但机率很小。stanley等(1976)对以色列镜鲤♀×草鱼♂杂交中雄核发育草鱼的研究,是至今为止通过杂交获得存活的雄核发育子代的唯一报道,国内未见同类报道,只有刘汉勤等(1987)用移核手段获得过泥鳅雄核发育纯合二倍体幼鱼。吴维新等在1978年开始进行的兴国红鲤与草鱼杂交试验中,曾发现过具有草鱼形态的“草鱼型杂种”,但都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资源动态,统计了1961-2005年沅水流域湘华鲮分布水域和年产量数据,2006-2010年实地调查了湘华鲮历史分布区域(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流域及洞庭湖)的资源现状。结果表明,湖南境内沅水流域湘华鲮产量在1961-1980年保持较高水平,年均产量在160t以上,此后的产量急剧减少;2006-2010年,年均产量仅0.85t。近5年均在资水新邵段发现了湘华鲮,而在湘江、澧水流域和洞庭湖均未发现,目前湘华鲮主要分布于湖南怀化的沅水干流和资水新邵段中。近5年在湖南境内沅水流域仅发现5个小型的自然产卵场。湘华鲮体重(W)与体长(L)关系为:W=0.0439L2.9026(R2=0.9788);年龄组成为1~6龄,以2龄最多,占总数的27.50%;繁殖群体以3龄鱼为主,占总数的57.75%。雌雄比为0.76∶1,性成熟系数(15.72±2.26)%,相对怀卵量(273±28)粒/g,属1年1次产卵类型。湘华鲮栖息在底质为砂石地带、透明度(175±34)cm、溶解氧(8.84±0.55)mg/L、pH值(7.6±0.3)的流水中,已属濒危物种,其致危因素主要为水利电力拦河建坝与违禁捕鱼。  相似文献   
20.
<正>由长沙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杂交鲫鱼新品种——"芙蓉鲤鲫",于2009年在第四届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号GS-02-001-2009。芙蓉鲤鲫(原名芙蓉鲫)是运用近缘杂交、远缘杂交和系统选育相结合的综合育种技术,经20年研究培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