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会议简况 发展中国家国际菜用菜豆会议于1989年10月16~20日在哥伦比亚的卡利市国际热带农业中心 (CIAT)总部举行。会议由CIAT主办。参加的国家有哥伦比亚、巴西、阿根庭、智利、哥斯达黎加、安哥拉、埃及、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中国、印度、伊朗;荷兰、西班牙、土耳其等15个国家。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AVRDC)也派人参加了会议。没有出席会议仅提供论文的有美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出席的正式代表共48人。会议交流、讨论了7个专题,包括:(1)菜豆消费;(2)菜豆国际贸易与市场,(3)限制菜豆生产的因素,(4)菜豆生产体系;(5)菜豆遗传…  相似文献   
32.
李佩华 《中国马铃薯》2002,16(6):376-377
1 凉山州马铃薯生产状况 四川省是全国马铃薯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7万hm2,其中凉山州常年种植面积在6.4万hm2,属于西南一、二季作垂直分布区.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在北纬26°03′~29°18′,东经100°03′~103°52′之间,属立体气候类型.马铃薯是凉山州山区特别是高寒山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仅次于玉米、水稻,居第3位.1952年马铃薯种植面积3.9 hm2,总产55385 t,单产94.5 kg/667m2,1980年种植面积5.5 hm2,总产为129160 t,单产155.5 kg/667m2,1981年种植面积6.3 hm2,总产154470 t,单产164.5 kg/667m2,1984年播种面积5.97 hm2,总产179835 t,单产201 kg/667m2,2000年播种面积6.1 hm2,总产250625 t,单产275 kg/667m2,2001年播种面积6.05 hm2,总产249355 t,单产为265 kg/667m2.  相似文献   
33.
采用盆栽及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氮营养配施烯效唑对马铃薯原种生产干物质积累、养分分配的影响,探讨提高马铃薯群体控制方法和氮利用效率的措施。结果表明:①与不施氮肥相比,施氮肥干物质积累总量有较大的增长,增长了28.44%,叶片喷施烯效唑也增加了马铃薯干物质积累总量,增加了9.01%,小于施氮处理的增量。从各器官的分配来讲,施氮降低了干物质向块茎和根系的积累,而增加了向叶片、叶柄、主茎等营养器官的分配,而喷施烯效唑后,增加了干物质向块茎的积累,而降低了向叶片、叶柄、主茎和根系的分配。②氮、磷、钾三要素中,以钾的分配最多,氮的分配其次,磷的分配最少。施氮降低了块茎和叶片对磷的吸收,增加了对氮和钾的吸收。对主茎和根的影响中,施氮对氮、磷、钾吸收均有增加作用。叶面喷施烯效唑降低了根系中磷的含量和主茎中钾的含量,但是块茎、叶片中氮、磷、钾含量以及根系中的氮、钾含量,主茎中的氮、磷含量均出现增加。随着烯效唑喷施浓度的增加,块茎氮、磷、钾含量,根系氮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而叶片氮、磷、钾含量,主茎氮、磷含量以及根系的氮、钾含量均呈现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开始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4.
西芋2号是西昌学院通过AKK-69.1×Ⅸ-38-6亲本杂交组合选育出的早熟马铃薯新品种,是川西南山区所选育的第1个早熟菜用类型品系(种).2010年四川省区试预试较米拉增产32%,2011年区试鲜薯平均单产1 582 kg/667 m2,比米拉(ek1)和川芋56(ck2)均增产13%,增产极显著,居参试组第1位,5点增产,2点减产,出苗率92%,大中薯率72.2%,单株薯块重475 g.2012年区试平均鲜薯单产1 262.9 kg/667m2,比川芋56(ck2)增产17.3%,增产极显著,6点增产,1点减产.2年14点次平均单产1 422.5 kg/667m2,比川芋56 (ck2)增产15.0%,11点增产,3点减产.出苗率94%,大、中薯率72.6%,单株薯块重480 g.室内接种和田间鉴定表现出对晚疫病水平抗性较好,无青枯病,早疫病轻.生长势强,株型直立、紧凑,主茎较粗,株高50 cm左右,大中薯比例一般在70%以上,块茎休眠期较长,综合农艺性状好.其高产攻关试验经验收测产,单产为3 349 kg/667m2,同时大面积高产示范栽培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5.
保加利亚在温室白粉虱综合防治研究和应用上卓有成效。本文是作者1987年6~7月访问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马里察”蔬菜所考察报告之一。 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Westwood)在保加利亚早在1964年已被发现,它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速度快和对生态条件适应性强等特点。随着保护地蔬菜、花卉生产的发展,近年来已成为温室生产的最重要的害虫,其危害范围已扩大到露地生产。因此保加利亚对白粉虱的防治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利用,获得了有效结果。 一、综合防治 基于白粉虱种群动态的特点,保加利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只有采取预防为…  相似文献   
36.
以高、低两类淀粉型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在秋季栽植条件下不同氮营养水平对块茎淀粉积累特性的影响,为秋马铃薯的优质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块茎发育中各施氮量下块茎总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呈“S”曲线变化,符合 Logistic方程 Y=K/(1+ae-bT),但不同施氮量对各淀粉积累强度,达到最大积累强度出现的时间存在差异,品种之间的影响也不完全一致。②高淀粉品种 XS-1,直链淀粉的最大积累强度在中等施肥水平较低,低、高施肥水平较高,支链淀粉、总淀粉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低淀粉品种 XS-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直链淀粉的最大积累强度呈下降,支链淀粉呈不断上升趋势,总淀粉呈先上升后又下降的变化趋势,达到最大积累强度的时间直链淀粉、总淀粉呈先升高后下降,支链淀粉一直下降的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7.
为提高马铃薯单产及综合利用稀土矿废物,2011年开展了稀土对马铃薯增产效果的研究。试验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对马铃薯喷施不同剂量的稀土溶液有增产效果,并同时在凉山州马铃薯主产县进行了控制性生产试验,其结果一致,马铃薯叶面喷施稀土可增产5%~10%;稀土在低浓度时对马铃薯品质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时可产生抑制或毒害作用;马铃薯高产创建宜采取肥促化控、平衡施肥的技术措施,两次喷施与一次喷施稀土产量差异不明显;喷施稀土有助于增加植物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提高细胞间隙CO2浓度、叶面指数,降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植物截获光强。  相似文献   
38.
39.
菜豆种子类型的丰富多采,在蔬菜种子中居于首位。虽然有些品种间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差异不大,或某些性状常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一些变异,但菜豆种子的性状仍然是进行菜豆分类研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0.
一、品种来源 凉薯17是我站于1982年选用105-16作母本,Schwalbe(燕子)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系谱代号为822-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