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4篇
  8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两地桂枝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桂枝挥发性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西、贵州两地桂枝挥发油,采用GC-MS分析比较两地桂枝挥发油成分。[结果]广西、贵州两地桂枝挥发油分别分离鉴定出56、64种化合物,均多于前人报道鉴定出的化学成分,且主要成分均有反式肉桂醛、对甲氧基桂皮醛、顺式肉桂醛。[结论]一些化学成分是前人所没有报道过的,为桂枝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32.
基于遗传算法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时间尺度转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时相VTCI遥感数据具有更多的旱情信息,能充分反映旱情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不同时段发生干旱导致的作物减产率不同,研究基于多时相VTCI时间尺度转换的干旱影响评估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关中平原冬小麦主要生育期VTCI的时间尺度转化问题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了求解该问题的基于因子权重排序法与熵值法的归一组合赋权法(CAFE)、穷举法(EA)和遗传算法(GA)的过程和结果,其中EA可得到问题的最优权重值。结果表明:CAFE确定的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对产量影响的权重值与EA获得的最优权重值相差较大,而GA获得的权重值等于或接近于最优权重值,其获得的加权VTCI与冬小麦单产的回归分析结果亦接近于EA而优于CAFE,精度较高,同时其运算过程的时间复杂度大大低于EA。GA对关中平原冬小麦各生育时期干旱对产量影响权重的确定较为合理,更适合于关中平原多时相VTCI数据时间尺度转换研究和干旱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33.
李俐 《水产养殖》2011,(8):54-54
连云区金海地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紫金海藻产业研究发展中心主导,依托高校科研力量开展的野生沙光鱼人工育苗技术在连云港市取得成功,并填补了连云港市海产品养殖业的一项空白。近日首批养殖出来的3万尾沙光鱼分别进行了室外池塘投放,经跟踪检测显示,沙光鱼生长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34.
为了解2种农药联合染毒对鲫鱼肌肉、肾脏和肝胰脏CAT活性的影响,将鲫鱼(Carassius auratus)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阿特拉津与氯氰菊酯的混合溶液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阿特拉津(5.3 mg/L)与氯氰菊酯联合染毒对鲫鱼肝胰脏CAT活性的诱导作用随染毒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染毒第5~8天对鲫鱼肾脏CAT活性有抑制作用;高浓度阿特拉津(10.6 mg/L)与氯氰菊酯联合染毒第8~15天对鲫鱼肾脏CAT活性有诱导作用;阿特拉津与氯氰菊酯联合染毒对鲫鱼肌肉CAT活性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表明,鲫鱼组织CAT活性变化与阿特拉津和氯氰菊酯联合染毒存在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5.
基于作物及遥感同化模型的小麦产量估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提高陕西省关中平原冬小麦的估产精度,该文通过粒子滤波算法同化Landsat遥感数据反演的状态量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土壤含水量(0~20 cm)、地上干生物量数据和CERES-Wheat模型模拟的状态量数据,分析小麦不同生育期的LAI、土壤含水量及生物量同化值和实测单产的线性相关性,以构建同化估产模型。结果表明,在返青期土壤含水量同化值和实测单产的相关性高于LAI、生物量同化值和实测单产的相关性,选择土壤含水量作为最优变量;在拔节期和抽穗-灌浆期同时选择LAI、土壤含水量及生物量作为最优变量;在乳熟期选择生物量作为最优变量。在小麦各生育时期同化最优变量的估产精度(R2=0.85)高于同时同化LAI、土壤含水量及生物量的估产精度,同时同化LAI、土壤含水量及生物量的估产精度高于同时同化LAI和土壤含水量(或LAI和地上干生物量、或土壤含水量和地上干生物量)的估产精度,表明在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同化与产量相关性较大的变量对提高估产精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李俐  刘小可  闫宏 《饲料工业》2012,33(13):41-44
通过饲养试验来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和是否添加莫能菌素对宁夏地区西门塔尔杂交阉牛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精粗比(67:33)组和添加200 mg/(头.d)莫能菌素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65.18%和37.5%(P<0.05);料肉比降低33.29%和20.58%,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7.
潮土区农田土体构型层次的探地雷达无损探测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究探地雷达对自然土壤土体构型进行快速无损探测的可行性,该文首先利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Gpr Max2D软件模拟4种具有不同介电特性差异的土壤层次的土体模型,识别雷达电磁波在具有不同土壤介电特性差异的土壤层次中传播时反射波振幅和相位的客观变化规律;然后于2016年在位于黄淮海平原潮土区的河北省曲周县选择夹黏型和底漏型2种土壤层次较明显的农田土体构型进行GPR探测试验,并挖掘土壤剖面,通过雷达图像处理软件和MATLAB编程处理雷达图像并提取波形数据,根据模拟获取的规律进行土壤层次识别,对比探测层厚与实际剖面层厚。研究结果显示,雷达电磁波在不同介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两侧介电特性差异越大,反射波振幅越大;上层介质介电常数小于下层会发生正反射,反之发生负反射;实测波形比模拟波形杂乱;通过电磁波振幅和相位变化识别层次界面清晰的夹黏型土体构型中较厚层次的厚度的相对误差(9%)要小于识别层次界面不清晰的底漏型土体构型各层厚度的相对误差(9%);可识别的层次界面反射系数均大于0.02,两侧土壤具有较大介电特性差异;通过客观判读依据可以判别农田潮土的层次结构,但层次界面的整齐清晰程度、界面两侧介电特性差异程度和相邻层次的厚度大小影响着探地雷达探测效果。该文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实现土体构型这一重要耕地质量指标的快速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8.
SAR 遥感指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指数作为遥感信息的一种有效描述,在对大气、海洋、土壤和植被等进行定性、定量评估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利用微波与地表相互作用过程感测地表,SAR遥感拥有丰富的地表散射强度和相位信息,具有一定物理意义又高度综合表征地物信息的SAR遥感指数便于SAR遥感技术的业务化应用,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对SAR遥感指数及其在土壤表面状况监测、植被生长状况监测和植被信息快速提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对SAR相关指数进行整理,根据反映的地表覆被状况将其划分为土壤指数与植被指数两大类型;然后,分别针对SAR遥感中具体的土壤指数和植被指数,从指数定义、物理意义、应用和精度等方面分析其优缺点。【结果/结论】国内外学者对SAR遥感指数开展了众多研究,但目前SAR遥感指数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充分挖掘多模式、多极化、多波段、多时相SAR遥感数据的丰富信息,融合光学遥感及其他数据,从机理出发,构建更多物理意义明确的SAR遥感指数。  相似文献   
39.
本试验目的是研究2种日粮磷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日粮磷含量为(以干物质为基础):①接近NRC水平(0.37%);②超过NRC水平(0.57%).试验采用荷斯坦奶牛,饲喂期为泌乳初的165 d,或持续更长的时间,直至人工授精后已确认妊娠60 d.产犊时随机分配奶牛成2组.第1组日粮磷含量为0.37%,供试泌乳奶牛为123头;第2组日粮磷含量为0.57%,供试泌乳奶牛为124头.试验期至少165 d.在泌乳的前3周,奶牛拴系在牛舍内,饲喂2种过渡日粮,该日粮磷水平分别按试验日粮要求配制.然后将奶牛移入散养牛舍,分别饲喂试验日粮.试验结果如下:日粮磷含量为0.37%组和0.57%组的奶产量、乳脂及乳蛋白分别为35.1 kg/d、3.92%及2.90%和34.9 kg/d、3.98%及91%,差异均不显著.泌乳50 d和100 d的血磷含量为:(磷含量为0.37%组)6.1和6.2 mg/dl;(磷含量为0.57%组)6.8和6.9mg/dl.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磷水平对奶牛产奶量、健康及体况评分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0.
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美国白蛾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白蛾作为国际性检疫害虫,其不仅危害农业生产,并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在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共同制定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已将其明确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别从形态学特征、检疫措施、分布及扩展趋势等方面概述了美国白蛾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