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4篇
  102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太阳能除湿系统中混合盐溶液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溶液除湿和太阳能再生技术,是解决高温高湿地区蒸发降温技术难题的关键。该文利用建立的太阳能再生溶液除湿实验台,实验测量研究了氯化钙(CaCl2)和氯化锂(LiCl)混合盐溶液(物质的量比1∶1)的密度与不同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进口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量,盐溶液的流量,溶液的质量分数、水汽压差等参数与除湿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合溶液的密度与其中的某一组分的溶液(CaCl2)密度非常近似,两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影响除湿量的关键因素是传热传质过程中混合盐溶液和空气的水汽压差的大小。根据Ertas的实验研究,论文得到了氯化钙(CaCl2)和氯化锂(LiCl)混合溶液质量分数为20%~40%的溶液水汽压的计算公式,以及水汽压差和除湿量之间的关系式。该研究为禽畜舍、温室等设施除湿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2.
进风位置对纵向通风叠层鸡舍气流和温度影响CFD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鸡舍夏季通风效率,改善舍内环境条件,该文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模拟分别探究了进风口内侧加设导流板及不加设导流板时,进风位置对叠层笼养鸡舍舍内及笼内气流、温度及分布的影响。鸡舍模型通过现场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进风口内侧不加设导流板时,近进风口区域(距首个笼17.5 m之内鸡笼区域)笼内平均风速随着进风位置与鸡笼间距离增加而增大,最大增幅为0.54m/s。而当进风口内侧加设导流板时,不同进风位置时对笼内平均风速相对差异小于10%。同时,随着进风位置与鸡笼间距离增加,近进风口处笼内气流分布均匀性增加,笼内温度呈降低趋势且其分布趋于均匀。但进风位置对笼内环境影响范围有限,文中研究显示,进风位置对气流速度的影响范围为距首个笼27 m之内笼内区域,对气流分布均匀性的影响范围为距首个笼45 m之内笼内区域,对温度分布的影响范围为距首个笼18 m之内笼内区域。研究表明,在叠层鸡舍夏季通风系统进风位置设计中,应尽量设计在山墙,及保证进风口与鸡笼区域无重合,使得进风气流充分发展后进入鸡笼,有助于减少笼内通风弱区及涡流区域。  相似文献   
103.
挡风板对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内空气流场影响的PIV测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低屋面横向通风(low profile cross ventilated,LPCV)牛舍内的空气流场由于受到舍内建筑设施的影响而分布不均匀。为了研究舍内挡风板、矮墙、入口风速、奶牛等对舍内气流的影响,分析目前LPCV牛舍内气流分布不均匀的原因,该文按模型/原型=1/15的比例制作了LPCV牛舍和奶牛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原型牛舍在正常通风情况下的雷诺数为4.92×10~5,只要模型入口风速大于2.56 m/s,欧拉数不再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改变,此时空气流动已经进入自动模拟区,根据近似模型法理论,原型和模型中的气体流动已经进入了自动模拟区,两者的气体流动是相似的。根据挡风板、矮墙的设置情况、不同的入口风速等设计了6种不同工况,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分别对模型内6种工况下的空气流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LPCV牛舍内挡风板和矮墙的同时设置是造成舍内空气流向发生偏转的根本原因,挡风板和矮墙单独设置时都不会造成舍内气流分布的不均匀,但挡风板能够增加舍内下方奶牛活动区域的气流速度。舍内奶牛的存在和入口风速的大小都不会对舍内气流的分布造成影响。该研究可为LPCV牛舍内挡风板优化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鲁西南黄泛平原大豆田杂草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西南黄泛平原是山东省大豆主产地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0万hm2左右。小麦、大豆连作是长期沿用的一种种植方式,大豆田杂草种类多,危害严重。本文报道鲁西南黄泛平原大豆田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进行杂草调查的结果。1调查方法倒置“W”取样法先由Dew所描述...  相似文献   
105.
用热管换热器回收密闭式畜禽舍冬季换气中的余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将热管换热器用于回收密闭式畜禽舍冬季换气中的余热。对热管换热器作了传热设计计算,对给定工况进行了优化参数选定。根据设计参数而安装调试的热管换热器在实际运行中实测值略高于计算值,说明设计计算是合理的。热管换热器具有热效率高、节能等优点,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旨在研究添加辅酶Q10对腹水症敏感肉鸡肝脏线粒体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公鸡1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大肠杆菌内毒素注射(lipopolysacchride,LPS)组(1.0 mg/kg体重剂量,腹腔注射)、LPS注射 40 mg/kg辅酶Q10添加组、生理盐水注射组、生理盐水 40 mg/kg辅酶Q10添加组,每组40只,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肉鸡饲以全植物性玉米-豆粕基础日粮,试验期6周。辅酶Q10从1日龄开始添加,10日龄开始突然关闭水暖,进行低温处理(12~15℃)以提高肉鸡腹水症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1)添加辅酶Q10肉鸡红细胞压积(PCV)、腹水心脏指数(AHI)显著降低(P<0.05)。(2)添加辅酶Q10肉鸡肝脏线粒体状态3、状态4呼吸速率、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P/O)变化虽不显著(P>0.05),但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 Ⅲ的质子转移与电子传递关系(H /2e)比值显著提高(P<0.05)。(3)添加辅酶Q10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和H -ATP酶活性提高(P<0.05),但对线粒体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NCCR)和琥珀酸-细胞色素C还原酶(SCCR)活性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4)添加辅酶Q10时,线粒体抗活性氧能力(ARC)显著提高(P<0.05),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线粒体内T-SOD、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抗超氧阴离子能力(ASAC)、ARC没有显著变化(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辅酶Q10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改善腹水症敏感肉鸡的肝脏线粒体功能以及一些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7.
为拓展蛋白质来源,缓解中国饲料蛋白资源短缺现状,该研究通过供光策略调控强化了沼泽红假单胞菌(R. palustris)从废水中回收菌体资源及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 SCP)的效果,并解析了不同供光策略下物质合成与污染物降解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白炽灯、120 μmol/(m2·s)的光强及18 h光/6 h暗(L/D)的光周期条件下菌体的生物量及日产量可达(1 140.56±19.72) mg/L及(0.32±0.02) g/(L·d),相较于24 L/0 D、 3 L/21 D及9 L/15 D组分别提高了17.06%~93.21%、54.43%~299.93%(P<0.05);在白炽灯、120 μmol/(m2·s) 的光强及3 h光/21 h暗的光周期条件下,菌体的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为67.47%,相较于其他所有试验组提高了21.96%~44.54%(P<0.05)。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和氨氮(ammonia nitrogen, NH4+-N)去除率在白炽灯、120 μmol/(m2·s) 的光强及18 h光/6 h暗的光周期条件下可达72.03%~78.40%。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强、光质分别与蛋白质含量及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而光周期与蛋白质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光周期是R. palustris从废水体系中提升SCP产量的有效调控方法。该研究为提高废水体系中光合细菌合成SCP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8.
针对我国养鸡业的现状,提出并分析探讨对我国工厂化养鸡场进行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便为我国在今后十年饲料资源和电力资源都仍十分紧张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展养鸡业探索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9.
甘肃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力的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ESD)、管理可持续发展(MSD)和社区可持续发展(SSD)3个方面对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测度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构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的综合可持续发展力(FSD)值为0.84,低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值0.90,判定为非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保护区。其中ESD值为0.78,判定为生态中可持续发展;MSD值为0.79,判定为管理中可持续发展;SSD值为0.89,判定为社区非可持续发展,是影响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