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4篇
  102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蛋鸡发声音频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蛋鸡发声含有丰富的机体信息,充分挖掘其声学特性,并利用其无接触、无应激的优点,为建立基于发声信息的蛋鸡养殖远程监测平台提供基础依据。该研究借助音频数字化处理技术和数据库管理平台,以海兰褐蛋鸡为例,搭建系统分别采集其在小规模(5只)饲养条件下的叫声信息及其体态行为。运用音频处理软件Adobe Auditionv1.0和音频分析软件Praat5.3提取蛋鸡发声特征参数,包括持续时间、基音频率、频谱质心、共振峰及其衍生的统计值,以此构建出蛋鸡发声音频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别选取蛋鸡产蛋行为发声、鸣唱声和鸣叫声等典型发声行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蛋鸡产蛋行为发声与鸣唱声均为多次重复的、有节奏的、短促的音节所构成(称其为句子),前者先抑后扬、后者先扬后抑,句子的音节个数分别是7.8±2.0、15.2±7.7,但其时频域特征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与鸣叫声相比,其发声特征参数如频谱质心、共振峰等有着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掌握蛋鸡发声的含义,有助于了解其行为特性、机体状态以及种群间的信息传递,并为蛋鸡行为特征识别与数字化监测平台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甘南地区欧拉羊杂交改良山谷型藏羊效果,对欧拉羊与山谷型藏羊杂交试验组和山谷型藏羊本交对照组所产后代的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体尺、体重进行了跟踪测定,并对不同年龄段杂交后代与对照组后代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杂交F1代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体尺、体重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初生、18月龄管围差异显著,3月龄、6月龄、12月龄管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3.
利用二维数字图像估算种猪体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生产过程中种猪体重称量困难,难以对其生长进行实时监测的问题,提出利用二维数字图像对种猪体重进行估算的方法。利用数码摄像机获取种猪样本图像,采用域值分割法对图像进行分割,根据投影区域与参考系的比例关系估算得到种猪真实投影面积和体高,并建立了其与体重的回归方程。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程估算得到的种猪体重与实际称量体重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2%,精度较高,验证了本方法估算种猪体重的可行性。本方法可以避免传统称量方法可能导致的猪的应激反应给生产带来的损失,降低种猪生产成本,可用于种猪生长过程的监测和研究,为种猪的现代化饲养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54.
 针对滇中地区广泛使用的塑料温室类型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进行了全年的观测研究,其中以温度为测试重点,并对测试所得的大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滇中地区冬季夜晚普通单栋塑料大棚内最低温度低于5 ℃的天数超过2/3,1,2月份则达到94.9%;冬季单栋塑料大棚白天升温作用明显,处于封闭状态时室内气温可超过40 ℃,而夜间保温效果不明显,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室外气温;冬季太阳辐射强,有利于大棚蓄热升温。夏季室外最高气温基本低于30 ℃,因此大棚的最便捷的散热方式就是利用室外较低温度的空气进行通风散热。  相似文献   
55.
规模化养猪业粪污治理与清粪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的养猪业正在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迅速发展,但由于忽视了对猪粪污水的处理和利用,因而造成了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目前大多数猪场采用“末端治理”的方式治理污染,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6.
为实现猪粪沼液资源化的大规模应用,该研究以小球藻(Chlorella E2E)为试验藻种,开展了中试规模的“室内纯培养+室外纯培养+室外沼液培养”耦合模式多级放大沼液培养微藻试验:考察了各级培养试验中Chlorella E2E的生长状况、沼液中污染物的去除率及微生物多样性,最大培养体积达12.31 m3,系统运行时长达274 d。结果表明,Chlorella E2E经过多批次纯培养驯化,在二级柱式反应器内能快速达到最适生长状态,培养至第70天平均生物量可达227.72 mg/L;Chlorella E2E在室外纯培养平板反应器内的产量明显高于室内柱式反应器,培养至第14天生物量可达266.48mg/L。在采用沼液培养时,户外跑道池中生物量最高达250.02 mg/L,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氨氮(ammonia nitrogen,NH4+-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去除率分别高达40.05%、95.06%、97.52%;跑道池内微生物多样性较高,更易形...  相似文献   
57.
不同通风模式对保育猪舍冬季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猪舍地下风道进风(Ground channel ventilation,GCV)和吊顶进风(Ceiling ventilation,CV)两种不同进风方式对舍内环境的影响,分别开展了GCV与CV通风效果的试验研究。采用现场测试方法,对冬季广西壮族自治区某规模化保育场GCV和CV两种不同通风模式猪舍的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环境进行测试,结果表明:GCV猪舍热环境优于CV猪舍,虽然测试期间GCV猪舍内平均温度与CV猪舍无明显差异(p0. 05),但GCV猪舍舍内温度波动1. 7℃,小于CV猪舍4. 6℃,GCV猪舍温度分布均匀性优于CV猪舍(p 0. 05); GCV猪舍地下风道对舍外新风有加热或降温的预处理作用,地下风道的温度常年在20℃左右,当舍外新风温度较低时对其加热,舍外新风温度较高时对其降温;尽管GCV猪舍平均通风量低于CV猪舍,但GCV猪舍的NH3、PM2. 5、PM10浓度均低于CV猪舍(p 0. 05),GCV猪舍移除气体污染物效率高于CV猪舍(p 0. 05);两模式猪舍排风口气体污染物浓度相差不大(p0. 05),GCV猪舍污染物的排放率低于CV猪舍(p 0. 05)。结果表明,保育舍在冬季采用GCV通风模式,猪舍内环境优于CV通风模式。  相似文献   
58.
文内主要介绍我国规模化猪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空间环境和空气环境系统介绍了健康高效养猪对环境的需求以及猪舍躺卧区局部环境调控新技术。以案例模式介绍了国外养猪生产工艺模式特点,定位饲养方式及福利化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简单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干清粪技术和新型圈栏特点和用途。  相似文献   
59.
无论是建筑的合理化设计、设备的更新换代,还是环境控制和粪污处理的需要,鸡舍设备设施都需要进行现代化改造。 一传统规模化鸡舍建设的问题与改造的要求 三十年前受资金投入的制约,我国养禽业的机械使用以低成本国产化和简易节能型机械为主,这样适应当时的中国国情。采用劳动密集型的养殖方式,推动菜篮子工程的发展,满足肉蛋供应。鸡舍建筑设施简陋,砖结构为主,是开放舍或有窗舍,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差,环境控制设备与现代养殖业的需求不配套,环境控制理念跟不上。  相似文献   
60.
正在猪舍机械通风中,猪舍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调控取决于气流组织的形式。气流组织的形式取决于猪舍风机的配置和进风口的分布,而设计气流组织的前提是必须有经济合适的通风量将舍内的多余热量、湿度和有害气体排出到舍外。因此,确定猪舍的通风量在设计猪舍通风方案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尤其在协调冬季通风与保温的矛盾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