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芝麻种质资源抗青枯病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自然病圃法和伤根灌注法对29份芝麻种质资源进行了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株系)间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在自然病圃鉴定中,中抗品种4份,中感品种(株系)7份,感病品种(株系)13份,高感品种(株系)5份。在灌根接种鉴定中,中抗品种4份,中感品种(株系)6份,感病品种(株系)12份,高感品种(株系)7份。在两种鉴定中,金黄麻、鄱阳黑芝麻、赣芝5号、豫芝11均表现为中抗。对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病情指数)进行聚类分析,29份材料均可聚为5个组。  相似文献   
12.
根结线虫病是山药生产上的顽固性重发病害,严重制约了山药产业优质高效发展.为制定精准的药剂防治技术,以'瑞山药'为供试品种,在江西瑞昌和南昌建立试验点,采集、鉴定试验点供试田块山药根结线虫种类,监测土壤中根结线虫2龄幼虫(J2)数量消长动态及山药根结线虫病发生动态,进行病害药剂防治适期研究和施药技术研发.结果表明,试验点...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植密度矮化调控对芝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芝麻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矮化调控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矮壮素能有效降低芝麻株高、始蒴部位,缩短芝麻果轴长度;还能提高芝麻叶片叶绿素含量;但同时也会导致芝麻单株蒴果数、每蒴果粒数的减少,从而使芝麻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4.
青枯病是芝麻和花生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探索合理的轮作防控模式,运用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 nacearum)抗利福平标记菌株JXS02-L土壤接种,测定菌株在芝麻、花生、甘薯、大豆、玉米和小葱等6种作物根际土 壤和根部的定殖与消长动态,分析了不同轮作模式对芝麻/花生青枯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后3w,6种 作物根际土壤菌量均低于初始接种菌量;播种后6 w,芝麻、花生、甘薯根际土壤菌量已上升至初始接种菌量水平 (3.20 ×106~4.93×106 CFU·g-1),之后菌量持续上升,大豆、玉米根际土壤菌量则持续下降;播种后12 w,大豆、玉米根 际土壤菌量比芝麻、花生、甘薯根际土壤菌量低4个数量级,小葱植种后6 w~12 w,均未检测到病菌。播种后3 w~ 12 w,芝麻、花生和甘薯根部菌量持续上升,大豆和玉米根部菌量先升后降;至播种后12w,大豆和玉米根部菌量比 芝麻、花生和甘薯根部菌量低5个数量级,小葱根部则始终未检测到病菌。芝麻-大豆-小葱-芝麻、芝麻-大豆-玉 米-芝麻2种轮作模式芝麻青枯病病情指数比芝麻-花生-甘薯-芝麻轮作模式分别降低19.95%、12.87%;花生-大 豆-玉米-花生轮作模式花生青枯病病株率比花生-芝麻-甘薯-花生轮作模式降低11.63%。本研究结果对于了解 青枯雷尔氏菌的生态多样性,以及指导青枯病的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二甲基二硫(dimethyl disulfide, DMDS)与氯化苦(chloropicrin, CP)联合熏蒸对江西黏重土壤条件下山药土传病害的防控效果及生物安全性,选择土质黏重的连作红壤旱地进行熏蒸试验。结果表明,DMDS和CP联合熏蒸对枯萎病和立枯病的防效为90.56%,对根系生长旺盛期吸收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为99.61%,对收获期块茎根结线虫、根腐线虫病的防效为88.70%。解除胁迫后20~120 d,熏蒸处理山药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与空白对照(CK)差异不显著,但真菌/细菌、真菌/放线菌比值显著低于CK(P<0.05),芽胞杆菌数量显著高于CK(P<0.05)。熏蒸处理山药出苗率与CK没有显著差异;山药齐苗期蔓基直径和藤蔓鲜重分别为3.40 mm和76.08 g,甩蔓盛期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为52.56,均显著高于CK(P<0.05);收获期商品薯产量为21 292.86 kg/hm2,显著高于CK。综上,DMDS和CP联合熏蒸对江西黏重土壤条件下山药土传病害均具有良好的防病效果,对山药和土壤微生物安全,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因型香蕉分化芽BSV和BBTV带毒率的PCR检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香蕉Musa spp.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广东省的种植面积和经济产值居全国第二.由香蕉线条病毒(Banana streak virus,BSV)引起的香蕉线条病、由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引起的香蕉束顶病和由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引起的香蕉花叶病在香蕉种植区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为预测芝麻青枯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以茎秆病斑长度为指标确定成熟期芝麻青枯病严重度的分级标准,测定4个芝麻品种在不同青枯病严重度下的农艺性状指标、产量构成因子以及产量,建立单株蒴果数、单蒴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与青枯病严重度的回归方程,在此基础上对芝麻青枯病严重度与单株产量损失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青枯病严重度上升,芝麻株高显著降低,空梢长度显著增长,始蒴高度显著增高;而芝麻单株蒴果数、单蒴粒数、千粒重均显著下降,其中芝麻单株蒴果数降低最显著,各级芝麻病株的单株蒴果数之间显著差异,且4个芝麻品种9级病株的单株蒴果数比0级病株降低71.24%~79.08%;各级病株的单株产量之间显著差异,4个芝麻品种的1、3、5、7和9级病株平均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2.56%、29.53%、54.01%、72.57%和81.98%;青枯病严重度与单株蒴果数、单蒴粒数、千粒重3个产量构成因子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青枯病严重度x与产量损失率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5534+9.4132x(R~2=0.9867),说明青枯病严重度越高,损失率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