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7篇
  45篇
综合类   219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连续3年模拟紫外辐射(UV—B,280~315nm)增加对10个割手密无性系伸长期株高和茎径的影响。结果表明:(1)割手密耐性无性系株高和茎径对UV—B辐射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敏感无性系的株高和茎径显著或极显著的下降。(2)无性系株高和茎径对UV—B辐射的响应具有明显的年际、生育期之间的差异,在伸长初期和中期最敏感。(3)割手密无性系90—15的耐性最强,无性系Ⅱ91—93最敏感。  相似文献   
32.
pH和有机质对土壤中镉和锌生物有效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综述了土壤环境中重金属镉、锌生物有效性国内外研究态势,尤其是土壤pH、有机质和石灰对土壤中镉、锌生物有效性及镉、锌形态的影响机制。就目前研究状况,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治理土壤镉、锌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公元907年起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唐朝的马政制度几乎全部被摧毁了。所以《宋史》上说:“国马之政,历五代而寝废”。在五十多年的分裂局面中,畜牧业遭到很大损失。至公元960年,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而建立宋朝后,才又逐渐统一起来。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宋朝一开国便在中央机构中设立了管理马政的机构,并在大名、洛州、卫州、洛阳、郑州、同州、相州、澶州、邢州,中牟、许州等地设十四督牧,对于唐代原来在西北的养马基地各监牧所几乎全部废除或衰败。这样把养马基地安排在京城(开封)附近,当时从巩固政权方面考虑,也许有些理由,但从养马业本身来说,这是一个失策。所以宋代的养马业远不如唐代繁盛。  相似文献   
34.
麦饭石是一种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侵入岩或次火山岩的风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已有的研究表明,麦饭石能吸附病菌及有毒重金属,可溶出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还能调节水溶液pH,放出溶解氧,具有抗衰老,抗缺氧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在植物扦插繁殖中,由于嫩梢组织幼嫩,容易感染病菌,如覆盖薄膜,也常发生缺氧死苗现象,严重影响成活率,为了探讨苎麻嫩梢扦插繁殖的新方法,我们于1991年用麦饭石浸泡苎麻嫩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5.
1现状甘肃中牧山丹马场是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农业资源板块中的重要企业,也是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总面积21.9万公顷,其中草原12.1万公顷,耕地3.06万公顷,林地5.33万公顷,其他1.42万公顷。海拔2420~4 933米。  相似文献   
36.
谷物酸中毒也称瘤胃酸中毒俗称"丰收病",是因羊采食或偷食谷物饲料过多而引起瘤胃内产生的乳酸异常发酵,使瘤胃内微生物区系和纤毛虫生理活性降低的一种消化不良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精神兴奋或沉郁,食欲废绝,瘤胃蠕动停止,胃液酸度升高,瘤胃积食胀满,肌体脱水等症状。1病因  相似文献   
37.
不同钝化剂对铅锌矿区周边农田镉铅污染钝化修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海泡石(S)、石灰(L)、腐植酸(H)、生物炭(B)和钙镁磷肥(P)对云南某铅锌矿区周边玉米农田的修复效果,并采用BCR形态分级试验研究土壤钝化前后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石灰和海泡石可显著提高土壤pH。钝化处理可显著降低DTPA提取态Cd、Pb含量,盆栽试验中,生物炭45 t·hm~(-2)处理对Cd钝化效率可达45.3%,石灰2.25 t·hm~(-2)处理对Pb钝化效率可达60.6%;大田试验中,钙镁磷肥3 t·hm~(-2)处理对Cd最高钝化效率可达48.3%,石灰4.5 t·hm~(-2)处理对Pb钝化效率可达25.3%。石灰、海泡石和生物炭对重金属形态变化影响显著,可促进重金属由高活性形态向低活性形态转换。钝化处理可显著降低玉米籽粒中Cd、Pb含量,生物炭22.5 t·hm~(-2)处理下,Cd最大降幅85%,作物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2,Cd≤0.1 mg·kg-1),石灰4.5 t·hm~(-2)处理下,Pb最大降幅59.6%,但未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2,Pb≤0.2 mg·kg-1)。部分钝化剂可以起到增产的作用,腐植酸22.5 t·hm~(-2)处理下可增产29.1%。综合分析不同钝化剂及其施用量的效果可知,海泡石和石灰是对该矿区周边Cd、Pb污染农田修复效果最佳的钝化剂,最佳施用量分别为海泡石45 t·hm~(-2)和石灰2.25 t·hm~(-2)。  相似文献   
38.
间作植物根系对Pb斑块胁迫适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间作体系植物根系受Pb胁迫的形态学适应机制,利用根箱试验设计Pb斑块胁迫下玉米、小花南芥单作和玉米与小花南芥间作处理。结果表明:在Pb斑块(0、1000 mg·kg~(-1))处理根箱条件下,间作小花南芥根生物量的相对关系指数显著增加,小花南芥根趋向有Pb斑块生长,根系表面积显著增加,间作模式极显著影响小花南芥根系形态;间作玉米根生物量的相对关系指数显著降低,玉米根趋向无Pb斑块生长,Pb处理极显著影响玉米根系形态。径级在1.5 mmd3≤2.5 mm根表面积显著影响间作小花南芥与玉米对Pb的响应。研究表明,根间相互作用激发小花南芥根系趋向Pb斑块,玉米根系趋向无Pb斑块,揭示了超富集植物与作物间作体系促进两种植物根系趋向性适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9.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为了响应政府高效农业的号召,我国农业正逐步朝着机械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不仅能够使劳动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还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劳动舒适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很多科研成果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实用阶段。农业机械是由动力设备和与之配套的农机器具组成的。这两者之间主要是以牵引悬挂或者是半悬挂的方式进行连接。也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旨在评估高维生素水平和饲养密度对生长猪生产性能、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次试验采用2(2个维生素水平)×3(3个饲养密度)因子试验设计,试验设计共192头生长猪(23.1±0.95kg;63日龄),试验持续时间36d。生长猪被分配到3个不同饲养密度(0.64m~2/猪、0.48m~2/猪、0.38m~2/猪)的处理组中,日粮包括对照组(NRC水平)和高水平维生素组(维生素2倍对照组)。试验数据表明,生长猪的ADG和ADFI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高水平维生素组的G/F比对照组低5%(P0.05);高水平维生素对干物质和氮的表观肠道消化率有负影响(P0.05)。此外,试验结束时,生长猪血液中皮质醇浓度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同时高水平维生素降低了血液中皮质醇浓度(P0.05)。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WBC浓度呈线性降低状态(P0.05)。试验数据表明,饲养密度的主效应与日粮维生素水平不存在直接的紧密相关性。试验结果显示,两倍添加维生素不能提高饲养密度高组的生产性能,但血液中皮质醇浓度会降低,且氮的消化率会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