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试验旨在建立简易、快速、高效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检测和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ILTV TK基因序列,设计检测ILTV的特异性环介导的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反应引物,通过对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敏感性和临床样品的检测,建立了ILTV 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以内引物ILT9-FIP和ILT9-BIP、外引物ILT9-F3和ILT9-B3、环引物ILT9-LB和ILT9-LF为LAMP反应引物,反应温度为66℃时,所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反应效率最高;所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测ILTV(匈牙利株和王岗株),不与新城疫病毒(NDV,B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52株和H120株)、大肠杆菌、鸡副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等发生交叉反应,且能够检测到的病毒最低浓度达到0.06pg/μL,其灵敏度是普通PCR方法的100倍;采用建立LAMP方法对50个临床样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4%,且与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96%。本研究建立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LAMP检测方法,适用于临床上ILTV的快速检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52.
分别用2个和4个最小致死剂量的巴氏杆菌强毒人工感染福建黄兔、新西兰兔和比利时兔,以比较这三个肉兔品种对巴氏杆菌急性感染是否存在一定抗病性差异。结果:福建黄兔、比利时兔和新西兰白兔高、低剂量组的发病率均为100%,除新西兰白兔低剂量组死亡率略低(90%)外,其余各组死亡率均为100%。从各组死亡时间来看,低剂量组的福建黄兔、比利时兔和新西兰白兔攻毒后2天内死亡率分别为80%、100%和90%;高剂量组的比利时兔24h内全部死亡,而福建黄兔和新西兰白兔24h内死亡率分别为80%(8/10)和70%(7/10)。本试验结果表明:福建黄兔、新西兰白兔和比利时兔在对抗巴氏杆菌强毒人工感染急性发病时,其抗病力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53.
Cyclic lipopeptides produced by Bacillus are bioactive compounds with the promising application potential.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ct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produced by B. amyloliquefaciens FZB42, B. subtilis XF-1, B. amyloliquefaciens B9601-Y2 and B. subtilis 168 in situ using MALDI-TOF-MS. It was showed that strains FZB42 and XF-1 produced fengycins, surfactins and iturins. Y2 mainly produced fengycins and iturins. Strain 168 produced a small amount of iturins only. Other four strains of Bacillus secreted surfactins and iturin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whole cell in situ MALDI-TOF-MS is a simple, rapid, sensitive and accurate technique for analyzing cyclic lipopeptides from Bacillus.  相似文献   
54.
解淀粉芽孢杆菌ASR-12粗蛋白对多种植物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ASR-12可能存在的拮抗作用机制,采用硫酸铵沉淀法从生防菌ASR-12发酵液中提取粗蛋白,以软腐病原菌作指示菌,测定其理化性质,并采用牛津杯法检测粗蛋白对8种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同时以小麦雪腐病原菌作指示菌观察粗蛋白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抗菌蛋白耐高温、耐紫外,最适pH值为7.0,对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不敏感;它同时可以抑制大白菜软腐病菌和8种病原真菌;可抑制孢子萌发,降解菌丝细胞壁,造成菌丝畸形、膨大、扭曲。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ASR-12可产生至少一种理化性质稳定的抗菌蛋白,来有效地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  相似文献   
55.
应用RT-PCR技术,研究了国产巴西蘑菇多糖(ABPS)对几种细胞刺激因子(CSF)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粒.单祖细胞克隆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2(IL-2)扩增片段分别在255bp和500bp处出现明显的条带,而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达的GM-CSF则在369bp处出现一条带。揭示国产巴西蘑菇多糖有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和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达GM—CSF和IL-2的作用,其浓度范围为1~6μg/mL,最佳浓度为1μg/mL,从而证实了国产巴西蘑菇多糖促进粒一单祖细胞生成和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56.
规模化养猪的寄生虫病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次试验采用"漂浮法"和"廖氏法"等调查了10个养猪场的寄生虫病,结果有7个猪场的粪便虫卵呈阴性,1个猪场的结节虫病很轻微,1个猪场的蛔虫病有流行,1个猪场有4类寄生虫病,但10个猪场均有不同程度的疥螨病.据其结果,应将目前的传统"定期驱虫"改为"科学防虫",即母猪产前3周驱一次虫和商品仔猪购进时隔离驱一次虫,以后每2-4月检查一次粪便中虫卵或卵囊,根据结果确定是否驱虫.  相似文献   
57.
根据溶菌酶释放蛋白的编码序列特点设计引物,以建立养殖场环境中链球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结果在链球菌参考株都扩增到885 bp特异性目的片段,而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不能检出;10倍系列稀释结果显示,本方法敏感性可达到检测单个菌株;对处理环境样品时,能检测到4×103CFU/g的环境链球菌。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大大缩短了检测环境中致病性猪链球菌的时间。  相似文献   
58.
本试验旨在鉴定四川金堂某兔场疑似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感染疫情的病原,并分析病兔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利用血凝试验和RT-PCR检测病死兔内脏组织中的病原,取病变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分析各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同时应用病兔肝脏悬液感染幼兔,分析该毒株的致病力。血凝试验结果显示,所采集病死兔肝脏样品能凝集人"O"型血红细胞;RT-PCR扩增及测序结果显示,多对引物均能从样品中扩增出RHDV2特异性条带;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病兔多脏器严重出血、肿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气管黏膜、肝脏、肺脏出血尤为严重;动物试验结果显示,该毒株毒力较强,含毒肝脏悬液能在24 h内迅速致死幼兔。本研究经临床诊断、核酸检测及测序证实了此次疫情确由RHDV2感染引起,动物试验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表明该毒株毒力较强,可引发脏器严重出血,造成病兔急性死亡,RHDV2的出现提示病毒的跨境传播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更大的重视。  相似文献   
59.
猪瘟胶体金快速诊断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无需特殊仪器等优点。本文简要阐述了胶体金技术在检测猪瘟抗原及猪瘟抗体上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0.
为初步探讨3种兔对斯氏艾美耳球虫的耐受力差异及该球虫的毒力,本文分离得到成都地区的斯氏艾美耳球虫,用两种不同剂量的该球虫对新西兰白兔、比利时兔、福建黄兔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发现:感染1×105个孢子化卵囊时,3种兔的死亡率分别为90%、80%和80%;平均增重差异不显著;肝脏病变计分差异不显著;平均死亡时间为感染后的18.67天、20.88天和21天。当感染5×104个孢子化卵囊时,3种兔的死亡率分别为80%、80%和70%;平均增重、肝脏病变计分和肝指数差异不显著;平均死亡时间为感染后的18.63天、20天和21天。结果表明:3个品种兔在感染相同剂量该球虫后,死亡率和死亡时间有差异,福建黄兔死亡时间偏后,死亡率相对较低,但3者在增重和病变计分上并无显著差异;斯氏艾美耳球虫成都分离株的致病力强,5×104个孢子化卵囊可造成幼兔至少70%的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