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凤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08-18210
分析了我国农地保护立法价值选择的偏差,并提出了相应的纠正方案。我国农地保护立法价值选择的偏差表现为农地保护立法强调宜缓不宜快,主张宜粗不宜细,重公法轻私法,重实体轻程序。纠正上述偏差要求必须重视农地保护立法的及时性,增强农地保护立法的可操作性,加强农地保护立法的私法性,完善农地保护立法的程序性。  相似文献   
92.
科右中旗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是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重大举措,文章针对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3.
多年来,棉花蚜虫是威胁本地棉花生产的重大害虫,为了进一步摸清棉田蚜虫的发生、发展及其消长规律,更好地指导大田防治。在多年调查的基础上,1995~1998年对本地棉田蚜虫的种类、天敌、种群分布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提出防治策略。1 发生种类4年的定点和大田调查结果表明,在当地为害棉花的蚜虫有桃蚜、苜蓿蚜、棉长管蚜和棉蚜4种,其中以棉蚜为优势种群,是防治的主要对象。桃蚜虽在全市棉田普遍发生,但由于其为害时期短,对高温高湿条件反应敏感,故为害较轻;苜蓿蚜多发生在边远村队及渠道两旁的棉田,其虫口密度虽较桃…  相似文献   
94.
基因工程酵母产植酸酶的应用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因工程酵母产植酸酶的应用特性,包括对酸碱、热和对胃蛋白酶的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95.
植物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是植物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导系统,在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激素、细胞分化和发育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APKK)是信号传导中的重要成员,执行整合上游信号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重要功能。基于BLAST搜索,得到植物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基因序列。采用CLUTALW、SMART、SwissModel和MEGA3,1软件分析这些序列。多序列比对揭示了它们具有典型的蛋白激酶ATP结合域签名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激活位点签名。空间结构预测表明它们与人MAPKK的晶体结构相似。系统进化树中烟草和番茄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野生稻和印度栽培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形成独立的分支,说明它们分别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6.
试验目的是从肉鸡的肠道内容物及排泄物中筛选出具有铅抗性的细菌,用于重金属铅的去除。采用涂布平板技术从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筛选到8株具有较好铅抗性和吸附性的菌株,其中JT1菌株对铅的抗性(800 mg/L)和去除能力(66.95%)最高。通过培养特征、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证明,所得JT1菌株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该菌株可以在10~45℃、pH 4.5~9.6、6.5%NaCl溶液、0.8%胆盐、0.1%胰蛋白酶浓度条件下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97.
<正>杨树在我国北方林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随着农田公益林项目的实施,发展集约栽培的速生丰产用材林,也是以杨树为主。营造的杨树林已给广大的农村带来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下面就杨树病虫害的防治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必须以生态学和经济学为基础,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在森林生态系中,调节物理和生物环境,调解杨树和病虫害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生态系保持相对的  相似文献   
98.
混合烃污染土壤微生物-电动修复中的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微生物降解和电化学氧化分别在去除不同烃类时的具体作用,分别以正十六烷、环十二烷和芘作为直链烷烃、环烷烃和多环芳烃的代表性污染物,以具有不同烃类降解能力的菌株所构建的菌群为降解的微生物,以二维对称电场为修复平台,以电动修复、微生物修复和微生物-电动联合修复为研究基础,分析了不同修复方式中不同烃类污染物降解的时空特征和微生物数量、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微生物-电动联合修复效率显著高于单一修复,在联合修复过程中,土壤脱氢酶活性和细菌数量明显升高,有利于污染物的降解。微生物降解作用和电化学氧化作用在不同烃类污染物的去除中均体现出了互补性,其中正十六烷和芘的去除较多地依赖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而环十二烷的去除则较多地依赖于电化学氧化作用。另外,微生物降解作用在场强较弱的位点贡献较大,而电化学氧化作用在场强较强的电极附近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99.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领域的重要专业课程,难度较大。茶作为国人常见饮品和文化象征为人们所熟知,因此,在《食品毒理学》中以茶为载体,将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素质和价值引领注入其中起到了生动课堂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