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9篇
水产渔业   10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很多鱼类在早期生活阶段会出现各种社群反应。社群行为包括同一个种内个体之间实际和潜在的所有冲突行为,如攻击行为和同类相残。这种攻击行为对于人工培育条件下和自然海区中的鱼类仔鱼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卵形鲳鲹的早期胚胎发育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人工繁殖的卵形鲳鳆(Trachinotus ovatus)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受精卵由人工养殖的性成熟亲鱼,经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受精获得。卵形鲳鲮的成熟卵呈圆形,平均卵径为967.8μm。受精卵在水温18~21℃、盐度31的条件下,胚胎发育历时41h27min后孵出仔鱼。胚胎发育为盘状卵裂,胚体后期的发育速度较快;仔鱼脱膜孵化的速度非常快,基本上在1min内就可以完成。初孵仔鱼平均全长为1.548mm,卵黄囊较大。  相似文献   
33.
黄鳍鲷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黄鳍鲷 Sparus latus Houttuyn,广东俗称“黄脚(鱼立)”、“黄丝(鱼立)”、“黄墙”等,是名贵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该种鱼具有适应力强、杂食性等优点,是网箱及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1981~1984年,我们在深圳市盐田本所海水养殖试验基地对黄鳍鲷进行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连续四年获得成功,分别孵出仔鱼20.2万、27.5万、92.6万和24.4万尾。  相似文献   
34.
我国漠斑牙鲆养殖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是一种广温广盐的海水鱼,可以在淡水中进行养殖。文章综述了我国自2001年引进漠斑牙鲆以来的研究现状,对比了国内外的研究方向,对漠斑牙鲆的广温广盐特性进行重点阐述,指出今后推广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并对其在我国的养殖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条石鲷早期生活阶段的发育特征,丰富其发育生物学基础资料库,也为判断种苗生产工艺的培育效果与适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常规采样方法和光学显微镜技术对条石鲷早期仔鱼发育过程进行连续观察,并对其营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条石鲷在水温(27.8±1.05)℃、pH 8.15、盐度32‰的人工培育条件下,仔鱼卵黄囊在孵化2d后消失,油球消失于孵化后第6d,卵黄囊依照先卵黄、后油球的顺序被吸收,吸收速度呈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初孵仔鱼在孵化后1d内生长迅速,之后生长速度减慢.仔鱼在孵出后48 h、卵黄囊消失时出现口裂,口径/全长比随时间变化一直保持上升趋势.条石鲷仔鱼的营养源可归纳为内源性营养—混合性营养—外源性营养3个阶段,分别对应于孵化后2、3~4和5d.[结论]条石鲷早期仔鱼形态发育与其摄食习性的转变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36.
2010年在广东省饶平县柘林湾进行了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海水网箱人工养殖研究,观察和研究了人工养成的七带石斑鱼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性状。通过观察、测量、解剖,对114尾七带石斑鱼的外部形态、可量比性状和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带石斑鱼体呈椭圆形,侧扁,体侧具7条褐色横带,第1条横带仅伸达主鳃盖骨上方边缘,第6条横带分成2条,体侧横带具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纹,各鳍边缘白色,背鳍鳍棘部褐色和白色横带相间,鳍条部具有由白色横带延伸而成的3个白斑。胃呈卜型,幽门盲囊发达;肠道长度为体长的0.7~1.4倍,与七带石斑鱼为肉食性鱼类的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37.
区又君  廖锐  李加儿  勾效伟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2):123-124,148
研究了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耳石的形态特征和参数.结果表明,黄唇鱼有矢耳石、星耳石和微耳石各1对,矢耳石最大,微耳石最小.矢耳石略呈长方形,前端圆形,后端呈截形,两侧近平行,叶形品状突多于圆形品状突和尖形晶状突;星耳石翼叶较基叶发达,中央突粗长,约成扇形,其长度约为星耳石长的0.50倍;微耳石略呈锥形.矢耳石、星耳石长度均大干高度,微耳石长度小于高度.矢耳石长高比平均为1.371,星耳石长高比平均为1.332,微耳石长高比平均为0.647.矢耳石长、高与体长的比值分别为0.0479和0.0350.矢耳石和星耳石各具有1个中心核,矢耳石中心核的直径平均为68.15 μm,星耳石中心核的直径平均为46.72 μm;矢耳石原基的直径平均为11.42 μm.  相似文献   
38.
条石鲷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right′s和Giemsa双重染色法对条石鲷外周血液有形成分的形态进行观察研究,观察到的外周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未发现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各类血细胞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白细胞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6.03%、26.97%、11.86%和25.14%.在外周血液中还观察到核影、未成熟和正在分裂、降解的红细胞以及正在分裂的血栓细胞.  相似文献   
39.
应用扫描电镜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和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chirus鳃的表面微细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口黑鲈和蓝鳃太阳鱼鳃的表面结构和微细结构与其它硬骨鱼类基本相似,鳃弓和鳃耙表面被具环形微嵴的上皮细胞所覆盖,表面观凹凸不平;大口黑鲈鳃耙的尖齿直径和长度分别为蓝鳃太阳鱼鳃耙的3.4-3.8倍和2.1-3.8倍;两种鱼的鳃丝末端略为膨大呈勺状,鳃丝表面都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环形微嵴、沟、坑、孔等结构;大口黑鲈鳃丝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蓝鳃太阳鱼的鳃丝间距离仅为大口黑鲈的83%-88%;大口黑鲈鳃小片的高度、厚度和片间距都大于蓝鳃太阳鱼。文中还比较探讨了大口黑鲈和蓝鳃太阳鱼的形态结构与其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目的]筛选出可用于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遗传资源评价及亲缘鉴定的SSR分子标记,为开展其保护遗传学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4000测序平台对野生黄唇鱼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TGICL对转录组数据进行聚类去冗余以获得Unigene,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功能注释分类、代谢通路和SSR特征分析等.[结果]黄唇鱼混合组织的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3.43 Gb数据,经组装并去冗余后获得65047条Unigenes.采用BLAST对组装获得的Unigenes进行七大功能数据库(NR、NT、GO、COG、KEGG、Swissprot和Interpro)注释,结果共有55583条Unigenes被注释(占85.45%).通过MISA对黄唇鱼的Unigene进行SSR搜索,共检测到29797个SSR位点分布于19664条Unigenes中.SSR位点分布类型及其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最主要的重复类型为二核苷酸重复基元(11855个,占39.79%),其次是单核苷酸重复基元(9695个,占32.54%)和三核苷酸重复基元(6663个,22.36%),而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和六核苷酸重复基元的数量相对较少.二核苷酸重复基元类型中重复最多的基序是AC/GT(8355条),在三核苷酸重复基元类型中重复最多的基序是AGG/CCT(1866条).从随机选取的186对SSR引物中,最终筛选出47对扩增稳定性好且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以二核苷酸和四核苷酸重复基元的扩增结果居多.[结论]通过转录组测序能有效筛选出具有多样性的黄唇鱼SSR分子标记,可为黄唇鱼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鉴定和遗传图谱构建等后续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