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冰川棘豆生物碱的提取分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冰川棘豆阴干 ,粉碎 ,过 2 0目筛。用 15倍量MeOH冷渗 ,减压回收溶剂 ,浓缩物加 0 1mol/LHCl溶解 ,过夜 ,过滤 ,酸水液以 80 0~ 10 0 0ml/ (min·cm2 )流经H+ 阳离子交换树脂。树脂出柱 ,水洗去悬浮物 ,上柱继续洗至无色 ,改用Me2 CO洗至流出液遇NH3 ·H2 O不变色后 ,将树脂倒入烧杯中 ,加 2mol/LNH3 ·H2 O适量 ,密闭 30min ,挥去NH3 ·H2 O ,再上柱 ,Me2 CO洗脱 ,回收溶剂得粗提物 ,粗提物用 1%HCl溶解 ,CHCl3 振摇洗涤数次 ,酸水层调pH 10 ,CHCl3 萃取 ,减压回收溶剂得粗碱 ,用石油醚溶出总碱 ,经硅胶G(含微量NaOH)柱层析 ,CHCl3 Me2 CO恒沸物洗脱 ,每 10ml收 1份 ,TLC检查 ,同类合并 ,石油醚重结晶 ,得晶Ⅰ和晶Ⅱ。并对它们的理化特性进行了初步测定。  相似文献   
62.
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免疫作用李勤凡摘译蒿迈道校人类婴儿在出生前通过母体胎盘获得很强的免疫力,然而,家畜胎盘的构造阻止代表免疫力的抗体从母体输送给胎儿,因而仔猪、犊牛、羔羊、山羊羔和马驹出生后很容易感染疾病。初乳含有丰富的各种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在新生仔畜...  相似文献   
63.
山羊冰川棘豆中毒的血清蛋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10只杂种奶山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试验组羊按10g·kg^-1·d^-1的剂量饲喂冰川棘豆草粉,在试验的第0,7,14,21,28,35,42,49天,分别测定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并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总蛋白、球蛋白、α球蛋白和β球蛋白均无明显变化,而γ球蛋白从试验的第14天起持续下降,白蛋白在试验初期降低,而在试验后期无明显变化;白蛋白/球蛋白值(A/G  相似文献   
64.
每天给山羊灌服2,2,6,6-四甲基哌啶酮(TMPD)水溶液,每7天采血1次,进行血液生化检查。40 d后试验羊出现中毒症状。血清生化检查表明血清尿素氮(BUN)含量从试验第28天起明显升高,与试验前对照差异显著(P<0.05或P<0.01)。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从试验初就明显升高,与试验前对照差异显著(P<0.05或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略有升高,但与试验前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α-甘露糖苷酶(AMA)第42天后显著低于试验前(P<0.05或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小脑、大脑、肝等组织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山羊TMPD中毒的症状、血液生化指标及病理变化与冰川棘豆中毒相似,表明TMPD是冰川棘豆中的主要有毒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65.
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为猪冬季流行性腹泻发病高峰期,呈地方流行和周期性。哺乳后期仔猪和断奶仔猪的发病率高,几乎可达100%,造成幼龄仔猪大批死亡,给养殖户带来较大损失。笔者在临床上采用鱼腥草加玉米芯灰治疗,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利用高能低蛋白日粮成功地复制出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病理模型。用血浆总脂、磷脂、总胆固醇 ,结合生产指标及病理学变化 ,判定强肝抗脂灵、氯化胆碱以及强肝抗脂灵加氯化胆碱的疗效。结果表明 ,强肝抗脂灵和氯化胆碱都对脂肪肝出血综合症 (FLHS)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且强肝抗脂灵优于氯化胆碱 ,若二者配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7.
苦马豆素抑制α-甘露糖苷酶的剂量效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苦马豆素(Sw)抑制α-甘露糖苷酶(AMA)的特点,建立了SW抑制AMA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和酶法测定SW溶液浓度的方法.SW溶液浓度范围在5×10-8mol/L~5×10-6mol/L时,SW溶液浓度的负对数与其抑制AMA活性百分比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0.026X+5.167 4,R2=0.994 7.建立了酶...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高剂量的钼对雌性小鼠生长性能及肝、肾功能的影响。选用60只35日龄健康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高钼Ⅰ组和高钼Ⅱ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钼含量为0、200、400 mg/L的钼酸钠,连续染毒90 d,分别于0 d、30 d、60 d、90 d各称量一次小鼠体量,试验结束时,摘眼球取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活性以及肌酐、尿素氮、尿酸含量。结果显示:高钼组小鼠体重增长缓慢,60 d后高钼Ⅱ组小鼠体重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钼Ⅰ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高钼Ⅱ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升高,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高钼Ⅱ组谷草转氨酶活性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高钼Ⅰ组、高钼Ⅱ组小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含量均升高,其中高钼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研究表明:高剂量的钼能引起雌性小鼠肝、肾功能受损,并可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69.
冰川棘豆生物碱分析及苦马豆素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冰川棘豆干粉,经甲醇提取,盐酸酸化,酸水液用氯仿萃取数次,NaOH调pH至9~10,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称重表明生物碱多集中在正丁醇组分,且以大极性生物碱为主.薄层层析检查结果显示,氯仿组分有10种生物碱,乙酸乙酯组分有7种生物碱,正丁醇组分有5种生物碱.将正丁醇组分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一甲醇系统梯度洗脱,每30~50 mL收集1份,薄层层析监测,同类合并.Ehrlich's试剂显色明显段油浴升华,得到白色针状结晶,与苦马豆素标准样品进行薄层层析对照,其斑点形状、颜色相同,Rf值相近.通过熔点和IR、MS、^1HNMR、^13CNMR等鉴定其化学结构,为苦马豆素.  相似文献   
70.
冰川棘豆主要分布在西藏阿里地区,该地区所处纬度较低,海拔高,气温低,气温日差较大,降水稀少,空气稀薄、太阳辐射角度大,能接受较多的阳光照射,获得丰富的光能和热量。以高寒草原为主,土壤质地粗,土壤养分含水量低,抗灾能力差,容易引起草场退化,使抗逆性强的冰川棘豆等伴生草种滋生蔓延,成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