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13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33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探讨多效唑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的吸附特性,以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乙腈/水(V/V=62:38)为流动相,PDA为检测器(检测波长221 nm)建立了一种多效唑高效液相检测法,并结合批量平衡法测定多效唑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的吸附常数。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0.5~40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2=99.98%),检出限为0.1 mg·L-1,定量限为0.3 mg·L-1,回收率为94.16%~102.30%,相对标准偏差为1.14%~3.93%,适用于多效唑吸附试验的测定。等温吸附结果表明:多效唑在土壤中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自由能ΔG<0,10 kJ·mol-1<|ΔG|<20 kJ·mol-1,是一个自发的、非均质的、多层的物理吸附过程,受氢键结合作用和偶极间作用主导。吸附常数Kf在1.20~13.15 L·kg-1之间,平均值为5.96 L·kg-1,属于难吸附有机污染物。各土壤间吸附常数的变异系数为69.93%,说明不同土壤对多效唑的吸附效应差异大。主成分分析表明,多效唑在土壤的吸附与土壤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黏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其中阳离子交换量是主控因子。研究表明,多效唑在海南芒果园土壤吸附作用弱,对地下水具有潜在环境风险,吸附过程受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相似文献   
42.
为研究蔬菜种子对不同盐基离子胁迫的响应问题,以空心菜、辣椒和菜心种子为实验材料,NaCl、KCl、CaCl2和MgCl2 4种盐分作为胁迫因子,探究Cl-及盐基阳离子对蔬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设置的Cl-浓度范围内,低浓度Cl-促进空心菜和辣椒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而高浓度Cl-却显著抑制空心菜和辣椒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菜心种子的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受盐胁迫的影响表现为,随Cl-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说明空心菜和辣椒具有一定的适应盐渍土壤环境的能力,而菜心不适应盐渍土壤环境。(2)相同Cl-浓度下,不同盐基阳离子对空心菜和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对菜心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表现为K+最强,Na+最弱。不同盐基阳离子对空心菜幼苗胚根和株高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K+最强,Ca2+最弱;对菜心幼苗胚根和株高的抑制作用表现为Mg2+最强,Na+最弱;对辣椒幼苗胚根的抑制作用表现为Na+最强,Ca2+最弱,而对辣椒幼苗株高的抑制作用又表现为Ca2+最强,K+最弱。说明不同盐基阳离子对蔬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因蔬菜品种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43.
以香蕉秸秆肥为实验材料,利用GC-ECD测定百菌清、三唑酮、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四种常用农药残留,确定秸秆肥中这几种农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为作物原产地生产环境提供监测保障.通过实验对色谱条件、淋洗液配比和淋洗柱填料进行选择分析,结果表明,在以小体积较低升温速率下,各样品组分能得到完全较好分离,相关系数在0.99915~0.99985,该方法在测定秸秆肥中百菌清、三唑酮、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四种农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添加以上四种农药浓度为:1、5、10μg/ml,回收率在80.96%~113.55%之间,变异系数(RsD)为O.21%~13.19%,最低检测限为0.0003 μg/ml~0.004μg/ml,可用于这几种农药的日常常规精确检测,为作物原产地环境中这几种农药的跟踪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4.
烯啶虫胺水解和土壤降解环境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烯啶虫胺在农田土壤和水中的降解动态,研究影响水解和土壤降解速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烯啶虫胺水解是碱性水解,pH值是影响其水解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温度。高pH和高温加快其降解速率,温度为25℃时,pH=9、7时,半衰期分别为24 d、大于180 d;pH=9,温度为50、15℃时,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2、53.3 d。通过对比实验,说明土壤微生物是影响烯啶虫胺土壤降解的重要因素,未灭菌的土壤中,其降解速率比灭菌组明显加快,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保护土壤中微生物的措施均能够加快土壤中烯啶虫胺降解。  相似文献   
45.
香蕉粘胶纤维的结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感官评定、SEM、FT-IR、铜氨溶液法、TG、DTG和DSC等分析方法对香蕉粘胶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并与香蕉原纤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香蕉粘胶纤维洁白发亮,柔软细腻,有一定卷曲,表面光滑,纵向平行排列,有沟槽,截面呈不规则锯齿形;香蕉粘胶纤维具有纤维素的特征基团,1734.79、1425.75和1511.2...  相似文献   
46.
对比分析了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划区轮牧与连续放牧2种放牧制度下草地牧草营养及绵羊对牧草营养的摄食情况.结果表明划区轮牧草地牧草生产力较高,且能够提供较多的牧草营养;在牧草供应充足时,连续放牧绵羊能够摄入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的牧草,但牧草短缺时,由于采食量的不足,会导致家畜摄入营养的不足.  相似文献   
47.
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2006~2012年度修缮购置专项项目执行情况为背景,总结了实施成效,对修缮购置专项管理执行过程中的五个关键环节进行了剖析,并针对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即做好"十一五"专项执行成效总结,提前做好2013~2017年修购规划,做好前期基础工作,建立项目管理档案。  相似文献   
48.
木薯茎秆栽培基质氮磷钾养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明木薯茎秆栽培基质氮、磷、钾养分变化规律,为木薯茎秆栽培基质的推广应用及有机基质栽培的养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在未添加外源养分的条件下,以盆栽法对比研究了木薯茎秆栽培基质在种植番茄和不种植番茄2 种情况下其氮、磷、钾、pH值及EC 值在番茄不同生育期的变化情况。在番茄整个生育期内,木薯茎秆栽培基质pH 7.28~7.86,EC 3.28~1432 μs/cm,符合栽培基质要求;全氮、碱解氮含量变化整体呈“降-升-降”趋势;全磷、速效磷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番茄幼苗期前,全钾、速效钾易淋失而导致含量迅速降低,幼苗期之后,全钾、速效钾含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木薯茎秆栽培基质+番茄”和“木薯茎秆栽培基质”氮、磷、钾养分变化规律相似,2 种处理基质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基本相同,当茬番茄从木薯茎秆基质中吸收的氮、磷、钾养分是少量的,因此,以木薯茎秆栽培基质种植植物时,必须及时施(追)肥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49.
高尔夫球场农药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危害是目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该研究存在的问题:高尔夫球场农药主要通过挥发、淋溶和径流等途径影响人类健康和周边环境。然而,目前高尔夫球场农药的生物代谢、降解和土壤吸附等行为及其受农药、草坪、土壤特性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尚未深入、系统地开展,因此较难正确评估高尔夫球场农药的环境风险,相关研究需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50.
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纤维素的资源化利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阐述了纤维素酶对纤维素降解机制的研究进展,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选育及其混合菌群构建的研究概况。作者认为弄清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从而用于指导筛选培育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菌种以及建立高效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体系仍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