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5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为了促进葡萄藤等葡萄副产物的饲料化利用,[方法]试验利用葡萄藤等葡萄副产物生产的颗粒饲料饲喂产奶期奶牛,研究其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试验期内,试验组奶牛产奶量随着试验时间延长而增加。在试验30 d时,试验组奶牛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多2.1 kg,达显著水平(P0.05);在试验结束时,比对照组多产奶2.4 kg(P0.05)。乳蛋白含量和乳脂率均有所增加,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试验组奶牛日均增效益较对照组多2.26元。[结论]葡萄藤颗粒饲料可部分代替奶牛日粮中的玉米秸秆、玉米青贮等粗饲料,对提高奶牛产奶性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2.
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是在综合了有关研究瘤胃发酵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形成的一套新的技术体系,在生产中体现了很好的实用性和优越性。通过阐述CNCPS对瘤胃微生态、瘤胃微生物、瘤胃微生物的组成、瘤胃发酵和过瘤胃、氮损失和内源氮循环的研究,从该体系的最初研究出发,揭示该体系的基本框架,为深入理解和应用CNCPS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为了筛选适合福建省冬作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从国内5个育种单位引进了10个品种,以‘紫花851’为对照,分别在龙海、南安、长乐和闽侯种植,生长期间对主要农艺性状及晚疫病进行观察记载和调查,收获期对小区薯块进行称重并测干物质含量。经过综合评价,‘德薯2号’和‘云薯103’分别比‘紫花851’增产25.91%和23.13%,差异极显著。而且这两个品种适应性好,抗晚疫病,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明确山东省强筋小麦品质分布特征,分析关键气象因子对小麦品质参数的影响。【方法】 以优质强筋小麦济麦44为材料,2018—2020年在山东省44个县区获取296组籽粒样品,评价了其品质参数在山东省的分布特征,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生育期光、温、水等气象因子与小麦品质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品质参数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空间可视化分析,并探究了优质强筋小麦在山东省可能性优势分布区域。【结果】 不同年份,不同区域间各品质参数存在差异,两年强筋达标率表现为最大拉阻力>吸水率>容重>稳定时间>蛋白质含量>拉伸面积>湿面筋含量,变异系数表现为稳定时间>拉伸面积>最大拉阻力>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容重。容重在鲁西和鲁西北地区整体高于其他地区,随经度升高而降低,主要受返青—拔节期降雨量的影响;蛋白质含量受开花—乳熟期≥5℃积温正向影响,2018—2019年从西南向东北增加,2019—2020年从西北向东南增加;鲁东地区湿面筋含量较高,这与该地区小麦开花—乳熟期降雨量多极显著相关;拔节—开花期最高气温的负效应与播种—越冬期降雨量的正效应,综合影响了稳定时间高值的分布与区域变化;拉伸面积从鲁西向鲁东逐渐降低,主要与返青—拔节期≥5℃积温显著正相关;最大拉阻力总体表现在东西方向低而中部高,主要与开花—乳熟期≥5℃积温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显示在鲁东和鲁南地区种植强筋小麦的优质可能性强于鲁中和鲁北地区,鲁西地区最低。【结论】 鲁东和鲁南地区是山东省强筋小麦优势种植区域,优质可能性最大。返青—拔节期、拔节—开花期以及灌浆期高温都不利于小麦面团流变学参数;开花—乳熟期积温与蛋白质含量正相关;播种—越冬期降雨有利于面团稳定时间的增加,当开花—乳熟期降雨量低于14.5 mm时不利于湿面筋含量达到强筋标准,而返青—拔节期降水不利于容重提高。强筋小麦生产中建议视天气状况适当浇灌越冬水和灌浆水,推迟返青—拔节期灌水时间。  相似文献   
35.
为明确福建省马铃薯黑胫病病原菌的种类、分布情况及群体遗传特性,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分离自福建省各马铃薯产区的90株黑胫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利用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 PCR(repetitive sequence-PCR,Rep-PCR)方法分析福建省不同地区的马铃薯黑胫病病原菌群体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引起福建省马铃薯黑胫病的病原菌包括黑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um、胡萝卜果胶杆菌巴西亚种P.carotovorum subsp.brasiliense、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帕曼蒂氏果胶杆菌P.parmentieriP.polaris和达旦提狄基氏菌Dickeya dadantii。对90株菌株的Rep-PCR检测得到47多态性条带条,多态性比率为100.00%。按采集地区将菌株划分为8个群体,其等位基因数平均为1.48,有效等位基数平均为1.3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17,Shannon信息指数平均为0.26,多态性位点数平均为22.75,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平均为48.40%。供试90株菌株之间的相似系数为0.584~1.000,遗传距离为0.149~0.602,群体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相似系数为0.605时,可将90株菌株分为4个类群,其中93.33%的菌株分布在Ⅰ和Ⅱ类群中,当相似系数为0.646时,第Ⅰ类群可分为2个亚群,第Ⅱ类群可分为3个亚群。表明福建省马铃薯黑胫病病原菌群体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ep-PCR技术可用于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36.
探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感染鸡胚肾细胞(Chicken Embry-o Kidney Cells,CEK cell),并且实现其增殖为目的。将IBV稀释液注射到SPF鸡胚尿囊腔内,培养鸡胚扩繁,观察记录结果;并培养CEK细胞,采用100倍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的IBV进行染毒实验;应用Reed-Muench法计算半数鸡胚感染量为10-6.68/0.1 mL;用Real time PCR检测IBV在感染细胞中的含量,以确定IBV在CEKcells中已经感染且增殖成功。结果表明,接种10日龄的SPF鸡胚可以收集更多的、约8 mL的尿囊液毒;反复盲传至7代的IBV可使CEK cells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RT-PCR检测,最终确定IBV-M41型扩繁成功并且能够在CEK细胞上繁殖,为下一步实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7.
为分析野生牧草的营养参数与甲烷气体产生量之间的相关性,采集内蒙古山羊喜食的4科31种处于生长旺盛期野生牧草测定营养参数,以上述牧草为底物,进行体外发酵并测定甲烷气体产生量.体外培养条件下牧草的甲烷气体产生量与牧草中的粗蛋白(CP)、干物质消失率(IVDMR)含量呈正相关,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负相关,与无氮浸出物(NFE)含量相关性表现不一致;体外培养条件下4科牧草的甲烷气体产生量的预测模型为Y=5.962+O.107CP+O.035NDF-0.135ADF+0.(NONFE+0.001IVDMR(R=O.767,P<0.001).  相似文献   
38.
赏食兼用型甘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甘薯的利用价值及利用现状进行了简述,在观赏甘薯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赏食兼用型甘薯的概念,并对赏食兼用型甘薯的开发原则及发展建议进行了阐述,指出赏食兼用型甘薯的选育必须建立新的育种目标、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最后对赏食兼用型甘薯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9.
杂交桑新品种丰驰桑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杂交桑新品种丰驰桑的直播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苗、播种后管理、桑苗移栽、桑园管理、条桑收获养蚕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为弥补福建省马铃薯种质资源匮乏的短板,本课题组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了107份种质资源,分别在龙海和周宁两地对其中24份资源的主要形态特征、块茎产量、干物质含量、主要营养品质性状、耐冻性、花粉育性以及天然结实性等性状进行评价。本研究明确了24份资源可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作为亲本使用,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杂交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