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 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回顾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我国粮食单产两次突破和粮食产量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项目中土壤肥料、旱作农业、作物育种、生物灾害防控等粮食增产技术措施在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并就进一步加快粮食生产关键技术再创新、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2.
全球主要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政策比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在调研分析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巴西和肯尼亚等7个代表性国家及欧盟的基础上,对管理理念、法规体系和管理机构、上市前安全评价和上市后的监管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对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借鉴,如进一步健全法规体系,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加强技术支撑能力建设,为法规实施提供可靠保障;加强公众交流和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  相似文献   
33.
以连南县内涡水、黄连、大龙不同地方的共66份栽培型古茶树资源为材料,对茶树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形、叶身、叶缘等24项叶片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通过变异系数、Shannon-Weaver、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连南66份茶树资源24个叶片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1.86%,其中叶基变异系数最大(92.90%),侧脉与主脉交角最小(12.02%)。24个叶片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10,多样性系数均较大,叶基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其值为2.08,叶面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其值为0.59。基于24项叶片表型性状,66份茶树资源在欧氏距离为20时聚为5类,存在丰富的变异程度和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生物质能源的概念、分类、特点、利用及开发和研究现状,为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山口村现状资源以及用地性质进行分析,确定了规划范围,提出了产业升级策略并明确其设计定位,从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划,将山口村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域,并对这5个区域进行了详细地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36.
现代林业经营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林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林业需要采取何种经营模式来适应现代林业的发展,成为务林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就林业粗放型经营和林业规模化经营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从而得出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介绍了《生物安全议定书》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自《生物安全议定书》生效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履行《生物安全议定书》及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8.
本文根据“化安二号”的亲本特性和大面积制种经验,总结了制种合理苗穗结构、适宜播差期、科学肥水管理、花期预测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9.
新时期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管理人才思路探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文章介绍了新时期农业科技管理的基本范畴,分析了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在农业科技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针对新时期对农业科技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着重从加强宣传力度,吸引人才;完善评价体系,选拔人才;培养创新机制,造就人才;营造良好环境,留住人才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管理人才的具体思路,阐述了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对实现农业科技管理高效化的重大意义,为推动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加快对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实际生产过程中防止番茄幼苗徒长、培育壮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多效唑溶液对番茄种子进行浸泡,浸种24 h后用蒸馏水冲洗种子并擦干种子表面水分,将种子播种于72孔穴盘中。从开始出苗之日起记录出苗的情况,直到不出苗时结束,待植株达到定植苗龄后测定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鲜重等指标,以此来确定最适合浸种的多效唑浓度。【结果】多效唑对番茄种子浸种的适宜浓度为100 mg/L~300 mg/L,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浸种浓度越高其表现出的效果越明显,但浸种浓度过高会影响番茄幼苗的质量,其表现为药害显著、植株矮小、叶片萎缩及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因此番茄浸种浓度不能超过400 mg/L。当多效唑的浓度为200 mg/L时,可以降低株高,增加茎粗,同时对于番茄幼苗地上部鲜重的积累和出苗率的增加效果最好。【结论】本研究证明采用适宜浓度的多效唑浸种,可以增加番茄幼苗的茎粗和地上部鲜重,优化幼苗的株型,对培植壮苗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