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40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50篇
  50篇
综合类   308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54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依据萎蔫短小杆菌糖甜菜致病变种(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pv.beticola)的16S~23S rRNA间隔区ITS序列,设计引物CfbF/CfbR。PCR扩增3个糖甜菜叶斑菌及29个参比菌株,仅靶标菌扩增出191 bp产物。用SYRB Green I荧光染料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制作标准曲线,回归直线决定系数R2为0.99。整个检测过程操作便捷,仅需2 h,可灵敏、特异、定量地对该病原菌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22.
玉米光能利用率和产量对密度、施氮量及其互作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合理密植和施肥是提高雨养农业区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我们研究了半湿润雨养黑土农业区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光能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挖掘东北玉米产量潜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方法】  于2017—2019年以郑单958 (ZD958)为供试品种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种植密度为主区,分别为4.5×104株/hm2 (M4.5)、6.0 ×104株/hm2 (M6.0)、7.5 ×104株/hm2 (M7.5)和9.0 ×104株/hm2 (M9.0),施氮量为裂区,分别为N 120 kg/hm2 (N120)、180 kg/hm2 (N180)和240 kg/hm2 (N240),各处理均设3次重复。分析了玉米光能利用率(LUE),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籽粒产量、净光合速率(Pn)和叶面积指数(LAI)等指标。  【结果】  年度间玉米产量、干物质量、LAI、净光合速率(Pn)和光能利用率(LUE)差异均达显著水平。2017、2018、2019年玉米的光能利用率(LUE)平均分别为1.58%、1.99%和2.20%。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干物质量、LAI、光合速率(Pn)和LUE的影响均显著(P<0.05),在密度M7.5处理下,LUE和平均产量最高(2.07%和12219 kg/hm2),在光合辐射较低年份(如2019年)可通过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LUE)和产量。施氮量对玉米干物质量和LAI有显著影响(P<0.05),LUE在N180处理下最高,平均为2.0%。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玉米产量、干物质量、LAI、光合速率(Pn)无显著影响,但对LUE影响显著,以M7.5+N240处理LUE平均值最高(2.16%),且密度对光能利用率(LUE)的影响(9.93%)大于施氮量的影响(6.01%)。  【结论】  在半湿润雨养黑土农业区,密度、密度与施氮量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玉米的光能利用率,密度的影响大于施氮量。适当增密(7.5×104株/hm2)和合理施氮量(N 180~240 kg/hm2)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3.
<正>小麦是河南省主要的粮食型作物,其常年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位于全国第一。河南省漯河市是小麦种植的主要产区,小麦种植的覆盖率已经超过90%以上,产量和品质十分优异。随着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越来越大。小麦生长周期比较长,在不同的阶段会遇到不同的病虫害威胁,因此,做好小麦长常见病害的防治就不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结合河南小麦种植的实际情况,就小麦常见的病虫害的发病症状和防治对策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  相似文献   
124.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以广东省赤红壤区花岗岩(G)、第四纪红土(Q)和砂页岩(S)母质发育的林地(FL)、水田(PF)和旱地(UL)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组分和不同形态铁氧化物含量,探究了其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贡献。结果显示:(1)3种母质发育的3种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均以>0.25 mm为主,2~5 mm团聚体以花岗岩母质发育林地土壤最高(58.51%),0.25~2 mm团聚体以花岗岩(62.93%)和第四纪红土(59.21%)母质发育水田和旱地土壤最高;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以砂页岩母质发育林地土壤最高;(2)3种母质发育林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组分主要分布在2~5 mm粒径中,水田和旱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组分主要分布在<0.053 mm粒径中;3种母质发育林地土壤团聚体铁氧化物含量主要分布在<0.053,0.25~2 mm粒径中,水田和旱地土壤团聚体铁氧化物含量主要分布在<0.053 mm粒径中。(3)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MWD、GMD与团聚体HAC、HAC/FAC、Fe fr和Fe co呈显著相关(P<0.05);不同母质和利用方式以砂页岩母质发育的林地土壤团聚体胶结能力最好。研究表明,不同母质和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HAC、HAC/FAC、Fe fr和Fe co含量分布差异显著,进而影响了土壤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同时砂页岩母质发育的林地土壤团聚体结构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5.
53团2007年种植中杂29号407公顷,平均667米2产籽棉459千克,折皮棉176.7千克。皮棉200千克以上面积207公顷,占全团棉花200千克以上面积的27.3%。由于杂交棉的种植推广,棉花产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26.
为了研究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与桑叶青贮在体外的组合效应,试验将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与桑叶青贮3种饲料以不同比例(分别为100∶0∶0、80∶10∶10、70∶10∶20、70∶20∶10、60∶10∶30、60∶20∶20、60∶30∶10、50∶10∶40、50∶20∶30、50∶30∶20、50∶40∶10、0∶100∶0、0∶0∶100)组合进行发酵(每个组合3次重复),检测不同组合的体外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氨态氮浓度、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并分析不同饲料组合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合的产气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发酵第2,4小时,组合12(玉米秸秆比例为100%)产气量最高;发酵第8~72小时,组合13(桑叶青贮比例为100%)产气量最高。发酵第72小时,各组合产气量随着桑叶青贮比例的提高而增加,其中组合8(桑叶青贮比例为40%)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除组合13外,P<0.05);不同饲料组合对干物质降解率和氨态氮浓度有明显影响,但对pH值影响不明显。当玉米秸秆青贮比例固定时,对应组合干物质降解率随着桑叶青贮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组合13的干物质消化...  相似文献   
127.
利用不同辐照剂量的60Co-γ射线对3个品种的大豆种子进行辐照处理.剂量分别为O(CK),50,100,150,200,250和300 Gy 7个水平,剂量率为1.2 Gy/min.根据大豆Ml的成株率和M2农艺性状的变异率确定辐照的最佳剂量以及对Mz的致变效应.1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对M1的农艺性状有抑制作用,其性状平均数与辐照剂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式为Y=0.000 1x2-0.381x 102.9(R2=0.962 7**);品种间最佳剂量有差异,平均为144.3 Gy;不同辐照剂量对M2植株的株高、主茎节数、荚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剂量越大,影响越大;由于基因的突变,在M2植株中可发现一些超亲类型.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将完全覆盖的概念和完全覆盖定理从一维空间推广到二维空间,利用完全覆盖定理证明二维空间的几个完备性定理.方法 在二维空间采用四等分矩形区域的方法构造闭区域列,再根据闭区域套定理给出二维空间完全覆盖定理的严格证明.结果 推广到二维空间的完全覆盖定理从另一个侧面刻划二维空间的完备性,丰富了证明二维空间连续性的方法和手段,为把完全覆盖定理推广到n维空间作出必要的准备和铺垫.结论 完全覆盖定理在二维空间有广泛的应用,对二维空间整体性的描述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利用完全覆盖定理证明二维空间的聚点定理、有限覆盖定理和柯西收敛准则.  相似文献   
129.
犬的搜捕科目就是利用犬特有的灵敏嗅觉、凶猛的攻击力、敏捷的反应力来打击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这一科目‘要求犬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服从性,以保证打击犯罪的可行性。搜捕训练不仅要培养犬的凶猛性,还要培养犬的服从性,只有不断贴近实战,才能更好地发挥犬的作用。而目前,由于多数训犬员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扑咬训练方法,使犬对扑咬的理解“走上了弯路”,出现了训练中犬只咬护袖、不咬目标的现象,使扑咬走入了误区,怎样才能及时有效地指挥犬准确地攻击目标,使犬在扑咬中从对护袖兴奋转移到对特定目标(人)兴奋上来呢?  相似文献   
130.
提高我国农村合作服务组织的水平对于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政府对农村合作服务组织的引导;2.采用多种形式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3.积极扩展农民服务组织的服务项目和服务范围;4.强化组织自身的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