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38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50篇
  50篇
综合类   308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54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为探究金沙江下游干流江段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与生境之间的关系,于2019年6月和10月对金沙江下游攀枝花至水富段因梯级电站蓄水产生的三类不同水体(自然河流型、过渡型、类湖泊型)开展浮游植物与水环境调查,结果显示:2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53属74种,主要以硅藻(47.30%)、绿藻(33.78%)和隐藻(6.76%)为主;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13.9×104~105×104个/L,其中6月平均密度(54.92×104个/L)高于10月(27.22×104个/L),自然河流型水体平均密度低于其它两种类型水体。硅藻在自然河流型水体为绝对优势种,在过渡型水体和类湖泊型水体中其优势度降低,而蓝藻和绿藻优势度增加,但三种水体中以小环藻(Cyclotella sp.)平均优势度最大。各优势种6月生态位宽度Bi和生态位重叠ΔSOij分别为0.13~0.77和1.04~38.46,10月分别为0.10~0.80和3.55~39.48,和10月份相比,6月各优势种生态位宽度Bi较高,而优势种间生态位重叠ΔSOij数值较低,表明6月各优势种种间竞争态势相对均衡,群落状态相对稳定。Shannon-Wiener指数(H'')、Marglef指数(D)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分别为1.99~2.69、2.56~5.88和0.50~0.78,总体表现为6月>10月,自然河流型水体>过渡型水体>类湖泊型水体,各江段水体处于α-β中污染状态。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分析(Canonical Analysis)结果表明:透明度、流速、水温、溶解氧、总氮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且不同优势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所不同。研究可为金沙江下游梯级库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2.
本试验旨在利用主成分分析评价精料、构树和全株玉米青贮以不同比例组合后的组合效应,筛选最佳组合比例。试验设计3个精粗比(40∶60,50∶50,60∶40),15种日粮组合比例,利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测定15个组合的瘤胃发酵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精粗比40∶60时,40∶60∶0和40∶45∶15组的氨态氮(NH3-N)含量较高;精粗比50∶50时,50∶0∶50,50∶12.5∶37.5和50∶25∶25组的72 h产气量(GP72)较高(P>0.05),50∶25∶25组的NH3-N含量最高;精粗比60∶40时,60∶10∶30组的乙酸(AA)、丙酸(PA)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精料∶构树∶全株玉米青贮比例为60∶10∶30,综合主成分值最大。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构树可以改善肉牛体外瘤胃发酵性能,当精料∶构树∶全株玉米青贮比例为60∶10∶30时,组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33.
734.
王震  李博抒  梁栋 《油气储运》2023,(9):961-967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从全球能源格局、气候治理演进、中国“双碳”目标的底层逻辑等维度论述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变革性意义。通过系统回顾中国能源体系发展脉络,探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的内涵逻辑。基于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的基本国情,明确了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从转型攻坚、加速成型到完善巩固“三步走”的阶段特征及实现路径,并由此展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能源转型图景。(参20)  相似文献   
735.
为探究海泡石、石灰和生物炭三种钝化剂对镉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钝化剂对土壤不同形态Cd, Pb含量,团聚体组成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加钝化剂促进土壤中重金属由活性高形态向活性低形态转化。施用石灰、海泡石显著降低弱酸提取态Cd, Pb分别为5.03%,33.6%,使残渣态Cd, Pb分别提高7.32%,20.62%;(2)钝化处理改变各级土壤团聚体含量。施加石灰能显著提高>2 mm团聚体含量,海泡石可显著降低<0.053 mm团聚体含量,施加石灰对MWD增幅最高(71.2%),施用生物炭、海泡石使<0.053 mm团聚体中的Cd, Pb含量下降49.4%,36.6%;(3)施用石灰使壤中流的Cd, Pb含量下降37.8%,65.2%;(4)土壤经钝化后,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其中石灰处理提高效果最佳。综合分析,三种钝化材料中石灰的修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36.
为探明香蕉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其在改善土壤质量方面的可行性,以珠江三角洲区域种植面积广泛的双季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试验,通过测定添加0.5%、1.0%和2.0%香蕉秆及其生物炭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的变化特征,阐明添加不同比例的香蕉秆及其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碳库组成和碳库管理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香蕉秆能提高土壤>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稳定性系数(ASI),降低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和不稳定团粒指数(ELT);而香蕉秆生物炭处理降低了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ASI,增加了PADELT。添加香蕉秆及其生物炭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总有机碳(TOC)和活性有机碳(EOC)含量,降低土壤氧化稳定系数(Kos),其中香蕉秆处理对EOC的提高更显著,而香蕉秆生物炭处理对TOC的提高更显著。香蕉秆及其生物炭处理分别通过提高碳库活度指数(CPAI)和碳库指数(CPI)来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土壤EOC占比,而非TOC含量。研究表明,添加香蕉秆更有利于土壤结构改善和土壤EOC的积累,2.0%香蕉秆添加比例具有最佳的土壤培肥效果。  相似文献   
737.
以“红香酥”梨为试材,采用采前套袋栽培的方法,研究了采前套袋栽培方式对“红香酥”梨果实品质和鲜切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期为鲜切果蔬的保鲜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套袋栽培的梨果实硬度和琥珀酸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含量显著降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鲜切梨的失重率、褐变度、a*值、b*值不断上升,硬度不断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升-降-升的趋势;其中套袋栽培总体上加快了鲜切梨果实的失重率和褐变度、PPO活性、POD活性、总酚含量上升,还加快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未套袋栽培“红香酥”梨果实外观品质有所降低,但整体上能够提高其内在品质,并且有利于鲜切保鲜,“红香酥”梨鲜切保鲜选择未套袋栽培的梨果实更好。  相似文献   
738.
为理清青贮玉米蠕形菌生物学特性及筛选出防治该类病害的有效药剂,本研究测定不同氮、碳源和pH值对青贮玉米6种蠕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及8种杀菌剂对蠕形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氮源中的酵母提取物、蛋白胨、酶水解酪蛋白和酸水解酪蛋白对6种蠕形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供试碳源中甘露醇、蔗糖、淀粉、葡萄糖、麦芽糖和乳糖对6种蠕形菌的生长具有最明显的促进作用。6株菌株在pH值为4~11都可生长,pH值为4、5、9时MH-41(穗状弯孢菌)、CJZ-8(大斑突脐孢菌)、DT-68(新月弯孢菌)和GDX-65(麦根腐平脐蠕孢菌)菌丝生长速率最快。药剂试验表明,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5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5%硅唑·咪鲜胺水乳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6种蠕形菌的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39.
定制家具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对自身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测量不准确会导致避障效果较差。为了实现定制家具AGV分拣运送车的自动搬运功能,设计了基于超声波测距的定制家具AGV避障系统。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准确地测量AGV与障碍物间的距离,通过构建模糊数据库,提取模糊反射信息以及不同方位上距离测量信息等手段获取实时轨迹信息,使定制家具AGV完成避障运动。同时,研究以仓库室内为测试环境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避障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出AGV运行轨迹上存在的障碍物,并辨别障碍物的类型,从而实现避障功能。  相似文献   
740.
丁俊琦  李博  乔岩  张领先 《农业机械学报》2023,54(1):196-204,223
植物电子病历(EMR)以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形式记录了大量关于疾病症状、环境特征以及诊断开方的信息,为病害的智能诊断提供了优质知识来源,但是其样本量少、公开数据集缺乏和多种类型数据并存的特点给相关研究带来困难。根据植物EMR多类型数据混合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BERT-MPL数据融合与注意力机制优化的作物病害诊断模型(BERT-MPL data fusion model based on attention mechanism, BM-Att)。首先采用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抽取电子病历中非结构化部分的文本语义特征;其次通过one-hot编码和多层感知机(MLP)对结构化数据进行编码和向量维度的扩增;最后在特征融合阶段采用注意力机制强调关键特征,利用多层全连接层实现病害诊断。构建了番茄、黄瓜、生菜和西瓜4种作物的15种病害数据集验证模型的效果并进行消融实验,并且对比了CNN、RCNN、AttRNN、FastText、Transformer、BERT和ERNIE等处理文本数据的常见模型,以及BERT-ALEX、BERT-1dCNN、BERT-1dLSTM、BERT-1dAttLSTM、B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