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32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2篇
  10篇
综合类   243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6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不同营养液配方与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索适合山西温室番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方,研究了不同营养液配方与浓度的营养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荷兰番茄配方的营养液植株生长发育较好,其次是山东农业大学番茄营养液配方和华南农业大学番茄营养液配方,最后是山崎番茄营养液配方。在所有的处理中,标准浓度的营养液对植株株高、茎粗、鲜重、干重和叶面积的增长方面效果最好,其次1/2倍的,最后是1/4倍的,3个浓度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施用荷兰番茄营养液配方标准浓度的营养液与施用其它配方的营养液相比,番茄幼苗的生长期为73 d,比其它配方处理缩短了8 d。  相似文献   
82.
缓/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概述了缓/控释肥的发展概况及其必要性,重点分析了缓/控释肥对作物生长、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状况的影响,并就目前缓/控释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缓/控释肥的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3.
 通过RT-PCR扩增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济南分离物(CGMMV-JN)的基因组片段。序列测定结果表明CGMMV-JN基因组全长6 424核苷酸(nt),5′-和3′-UTR分别为60和176 nt,含有4个ORF,分别编码129 kDa和186 kDa复制酶相关蛋白、29 kDa移动蛋白及17.4 kDa外壳蛋白。CGMMV-JN与另外29个CGMMV分离物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一致率为90.0%~99.7%。重组分析发现韩国KOM(AF417243)、以色列EC(KF155231)、印度(DQ767631)和我国河北的CHB(KJ658958)4个分离物在RdRp编码区存在重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分离物可分成3个组。选择压力分析结果表明cp基因处于正选择,其它基因处于负选择。本文研究的结果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监测及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耕作方式对豫南雨养区土壤微环境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豫南雨养农业区降水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但年内和年际间分配不均、土壤耕性差的生态实际,为解决小麦播种期和冬春干旱以及改善耕层水、肥、气、热等因子提供理论依据。于2007—2015年,在豫南雨养农业区进行了连续9a的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生长季土壤水分、容重、温度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T1(传统翻耕)、T2(不覆盖/不深松+覆盖/免耕)、T3(覆盖/不深松+不覆盖/免耕)、T4(不覆盖/深松+不覆盖/免耕)、T5(覆盖/深松+覆盖/免耕)以及T6(不覆盖/不深松+还田/旋耕)。结果表明,(覆盖/深松+覆盖/免耕)T5可以有效提高小麦播种期0~40cm土层的含水量,为麦播提供较好的水分基础,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冬小麦越冬期和返青期土壤日平均温度影响较小,不足以对冬小麦发育进程产生影响。(覆盖/深松+覆盖/免耕)T5能够有效降低耕层0~20cm和0~40cm的土壤容重。覆盖/深松+覆盖/免耕处理的前3a,冬小麦产量较对照有所降低,从第4年开始较对照增产,2011—2015年增产幅度分别为2.02%、2.83%、10.93%、5.88%、1.97%。以上结果表明,通过T5(覆盖/深松+覆盖/免耕)的简耕覆盖技术可以有效利用降水资源、培肥地力,提高产量,具有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采用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方法处理生活污水.结果表明,纯氧曝气池中气水比为1∶5.8~1∶5最佳;纯氧曝气水力停留1.3~2 h最合理;在曝气池气水比为1∶5和水力停留2h的条件下,出水铵态氮浓度为0.13~4.90 mg/L,铵态氮平均去除率可达90%;总磷浓度为0.18 ~0.74 mg/L,平均去除率为84%,脱氮除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6.
花生不同叶位叶片衰老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高产花生品种鲁花11号和辐8707主茎不同叶位叶片衰老的差异。结果表明:花生主茎展开18片叶(饱果期)时,主茎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r)、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升高,顶3-6叶达最大值,向下逐渐降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O2^-)释放速率随叶位的降低逐渐升高,顶6叶后开始迅速升高。花生主茎顶1-3叶属快速生长叶,顶4-6(7)叶属缓慢衰老叶,顶7(8)-10叶属迅速衰老叶。两品种间差异不大,辐8707叶片的衰老稍早于鲁花11号。  相似文献   
87.
为监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毒株的基因变异情况,采用RT-PCR方法对某猪场疑似患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猪组织样品进行鉴定,测序获得全基因,并对该毒株的NSP2基因缺失特征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及重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猪场感染猪体的病原体为PRRSV,该毒株被命名为180404-2fei;180404-2fei毒株的NSP2区存在131(111+1+19)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与报道的类NADC30毒株缺失特征一致;180404-2fei的NSP2基因与NADC30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2%和90.1%,180404-2fei毒株的ORF5基因与NADC30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5%和92.0%;遗传进化和重组分析结果表明,180404-2fei毒株属于NADC30-Like亚群,可能是由NADC30与HP-PRRSV重组而来。本研究通过对一株类NADC30 PRRSV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为研究PRRSV的遗传变异和PRRS的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8.
简要回顾了中国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建国后创立发展、停滞不前、恢复加速、巩固提高等4个发展阶段的基本情况,总结了50多年来新中国作物栽培学3大主要社会贡献和3个主要自身建设成就,分析了目前存在的10个现实问题,该科学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目标,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简约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许多问题,仍需要作物栽培科学解决,其他科学无法取代,因而作物栽培工作者任重道远,作物栽培科学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9.
东升南瓜苗期常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造成叶片发病、茎蔓枯萎、果实形态变形,影响植株正常发育生长,甚至造成栽植株萎蔫、枯死.对东升南瓜苗期病虫害的防治应贯彻以栽培为重心的综合防治措施,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控制病虫危害,保障东升南瓜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0.
万寿菊产业化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寿菊是云南省引进种植的新兴特色优势作物,万寿菊叶黄素产品广泛应用于现代生物制品、食品、医药、保健品以及饮料工业中,相关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由于万寿菊的经济效益较好,农民种植积极性很高.随着万寿菊种植面积的扩大,以万寿菊褐斑病、病毒病为主的病虫害发生日益突出;此外,生产加工万寿菊产品中产生的花渣的综合利用、废水的处理等问题都有待尽快解决.为了万寿菊产业健康稳步发展壮大,我们对制约万寿菊产业发展的种子(依靠美国进口)、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花渣利用、废水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取得了较好的研究应用结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