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明酿酒葡萄越冬期枝条中蔗糖代谢动态变化.【方法】以砧木‘SO4’‘贝达’和接穗‘梅鹿辄’‘黑比诺’为材料,对不同越冬时期枝条中蔗糖和淀粉含量以及相关代谢酶活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砧木品种蔗糖含量在越冬中期达到最小值,而接穗品种在越冬前期就达到最小值,也即砧木蔗糖含量具有延迟降低的特点,淀粉含量在越冬期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SS活性在越冬初期显著下降并达到最低,此后时期在砧木中呈现"显著增加→保持不变",在接穗中呈现"显著增加→显著降低"的趋势,SPS活性在越冬前期至越冬中期保持较高的水平,Inv活性在越冬期呈现"显著降低→显著增加→显著降低"的趋势,Amy活性在越冬期整体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蔗糖含量与地表温度和SS活性呈正相关性,与SPS和Inv活性呈负相关性,淀粉含量与地表温度和Amy活性呈负相关性.对砧木和接穗进行比较后发现,越冬期砧木枝条中蔗糖和淀粉含量大于接穗,在SS活性变化最大的越冬前期,接穗大于砧木,在越冬中期至越冬后期,砧木Inv活性大于接穗,而Amy活性则相反,SPS活性越冬期在砧木和接穗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越冬期酿酒葡萄越冬枝中蔗糖代谢动态变化与抗寒性密切相关,砧木和接穗对低温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西北戈壁荒漠区膜下滴灌对酿酒葡萄生理特性的影响,在甘肃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膜下滴灌和常规滴灌处理模式下酿酒葡萄赤霞珠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以及产量和灌溉用水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滴灌处理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日变化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气孔导度(Gs)日变化呈“凹”型,膜下滴灌处理的光合能力强于常规滴灌处理;叶绿素含量月均值膜下滴灌高于常规滴灌处理,且覆膜与常规滴灌处理间差异水平为显著;经济产量各要素中覆膜的产量高于常规滴灌处理,膜下滴灌T1(240 mm)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实现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8个葡萄品种抗寒性及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酿酒葡萄品种(北醇、梅鹿辄184、黑比诺222、品丽珠)及4种砧木(贝达、SO_4、Ln33、LDP294)为试验材料,考察不同低温处理(0、-7、-15、-20、-30、-70℃)对CAT活性、POD活性、PPO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Pro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通过隶属函数法、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对酿酒葡萄的抗寒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经隶属函数统计分析,8个酿酒葡萄及砧木品种的综合抗寒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贝达、Ln33、LDP294、北醇、SO_4、黑比诺222、梅鹿辄184、品丽珠。对7个抗寒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在葡萄抗寒性鉴定中,不能单独依赖某个或某两个指标对葡萄抗寒性进行评价;各测定指标主成分分析显示,CAT活性、POD活性、PPO活性及MDA含量具有绝对值较大的特征向量,贡献率达48.66%。  相似文献   
14.
重离子辐照处理玉米自交系的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经重离子12C6+辐照处理的37个玉米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从2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8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这18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56个等位位点的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位点为2-6个,平均3.11个;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7份玉米材料划分为4组,分类结果与系谱基本一致.重离子辐照对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有影响,可以为玉米优良自交系的选育,优良组合的选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RAPD技术对5种麻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8条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随机引物.18条引物共扩增出103条带,其中多态性带为89条,占总扩增带的87.5%,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4.9条多态性带.对这103条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麻黄种间遗传差异明显,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膜果麻黄与其他4种药用麻黄的差异较大;木贼麻黄和斑子麻黄相对独立;草麻黄与中麻黄遗传距离较近,具有较为相似的遗传关系,这与传统的植物分类学结果一致,说明RAPD标记适用于麻黄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21个高羊茅品种抗旱抗热性的生理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遮雨温室对21个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品种进行高温干旱(干热)胁迫处理,观测草坪质量,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的草坪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贝克、汤凯、火凤凰、红宝石、猎狗5号、野马二代、艾瑞3号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草坪质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快乐岛、阿帕奇、阿拉比亚、三丰(P<0.05),其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上升幅度也较低,说明干热胁迫对快乐岛、阿帕奇、阿拉比亚、三丰的伤害较其他品种大。层次聚类分析后,高羊茅21个品种大致被分为3个抗旱抗热级别,即贝克、汤凯、火凤凰、红宝石、猎狗5号、野马二代、艾瑞3号为相对抗旱抗热类群,交战2号、特飒、滨狗、凌志、澳格、佳美、警犬,美洲豹3号、沙漠王子、追寻者为中等抗旱抗热类群,快乐岛、阿帕奇、阿拉比亚、三丰为相对敏感类群。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分离胚培养、生物鉴定法、GA3溶液浸种以及GA3与低温层积相结合等方法,对桃儿七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种皮限制、萌发抑制物和生理后熟是引起桃儿七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用400mg/L的GA3溶液浸种24h或低温层积后用GA3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其中以低温层积90d后用500mg/L的GA3浸种36h效果最好,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81.11%和50.00%。  相似文献   
18.
几种生长抑制剂对葡萄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唯  曹孜义 《园艺学报》1992,19(3):215-220,T001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小麦第一同源群染色体的遗传多样性,用小麦重组近交系群体(RIL)(Q9086×陇鉴19)108个株系为材料,利用SSR标记对小麦第一同源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偏分离分析。结果表明,97对SSR引物在RIL群体亲本间筛选具有多态性标记23对,多态性频率1B(30.30%)>1A(28.57%)>1D(10.34%)。在RIL群体中检出107个等位位点有多态性,每个引物可扩增出2~10个位点,平均4.65个。每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326~0.880之间,PIC值1B(0.709)>1A(0.534)>1D(0.498)。株系间遗传相似系数(GS)在0.40~0.96之间。通过聚类可将RIL群体分为九大类。亲本基因型在群体中的分离比例为1∶1.13。通过χ2检测,有15个SSR标记表现为偏分离(P<0.05),偏分离频率为65.2%,其中,有7个标记偏向父本陇鉴19,8个标记偏向母本Q9086;6个标记偏分离在1A上,7个偏分离在1B上,2个分布在2D上。  相似文献   
20.
以‘金煌’杧果(Mangifera indica L.‘Jinhuang’)为试材,通过RACE及PCR技术克隆得到叶绿素a/b结合蛋白CAB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MiCAB2(GenBank登录号:KT944730)。该基因全长为990 bp,含795 bp开放阅读框,编码246个氨基酸,与橄榄(Canarium album)亲缘关系最近。MiCAB2属于叶绿素a/b结合蛋白家族,其氨基酸序列中存在一个典型的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功能域、3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和4个N–肉豆蔻酰位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MiCAB2在杧果各组织中均表达且表达量差异较大,在成熟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花、胚胎、果实中表达量仅为叶片的1/50~1/12,在根和茎中极低;在花芽分化至开花期表达量呈迅速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在正常胚胎中呈下降后回升再下降趋势,而在败育胚胎中呈逐渐下降趋势;叶片在昼夜交替中,白天表达量明显高于夜晚,14时最高,22时最低。MiCAB2受不同催花药剂的诱导,乙烯利作用最为明显,硝酸钾次之,两者均为正向调控,而多效唑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