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西北旱区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建立适宜当地干旱生境下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栽培参考标准模式,在甘肃省民勤特早熟棉区选择试验点,以‘酒棉8号’棉花新品种为试验品种,在每公顷18万株~33万株密度下,设2250 m3/hm2、2550 m3/hm2、2850 m3/hm2、3150 m3/hm2、3600 m3/hm2和4200 m3/hm2 6个全生育期不同滴灌量处理,应用WET-HH2型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速测仪,在每次定额滴灌2天后测定20 cm、40 cm、60 cm、80 cm和100 cm 5个不同土层的体积含水量(VWC),观测土壤VWC下降至20%时所需的间隔天数。结果表明,20~60 cm土层VWC受自然蒸发和棉花植株蒸腾失水的影响明显,在3600 m3/hm2滴灌量下,籽棉产量最高,平均达到每公顷4414.5 kg,为民勤特早熟棉区适宜的膜下滴灌量。在生产中可供参考的标准膜下滴灌模式为:全生育期共滴灌8次,首次在6月20日,末次在8月30日,每次滴灌定额为300~525 m3/hm2,不同生长时期滴灌的间隔时间为8~15天。  相似文献   
72.
‘酒棉8号’棉花新品种膜下滴灌栽培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新疆、辽宁和甘肃的14个棉花新品种,以‘新陆早7号’为对照,结合膜下滴灌技术进行了适宜民勤农业生态环境种植的棉花新品种的筛选及膜下滴灌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酒棉8号’新品种光合速率较高(9.60μmol.m-2.s-1),蒸腾速率较低(102.6g.m-2.h-1),平均单铃4.46g,早熟性好,籽棉产量高,该品种在栽培密度为20 000株.(667m-2)、控制株高44.6cm左右、平均单株有效铃数4.3个、全生育期内控制膜下滴灌量为240m3.(667m-2)的情况下产量最高,是民勤县具有推广潜力的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新品种.  相似文献   
73.
以白粉桃茎段为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用反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基因对桃进行了遗传转化.将预培养3d的受体材料经根癌农杆菌菌液(D600=0.4)浸染10min后共培养60h,转移至分化培养基MS+1.0mg·L-16-BA+0.5mg·L-1NAA+50mg·L-1卡那霉素+250mg·L-1头孢氨苄青霉素上诱导产生不定芽,将抗卡那霉素的不定芽先后在含有50mg·L-1卡那霉素的生长、增殖和生根培养基上继续选择,获得了完整植株,经PCR检测初步证明反义PG基因已导入桃中.  相似文献   
74.
干热对草地早熟禾生理反应与坪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研究18个早熟禾(kentucky bluegrass)品种在干热胁迫下的生理反应并给予评价。将18个早熟禾品种干热胁迫21 d,每隔3 d评定草坪质量(TQ)、叶片萎蔫率(LW),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EL)、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干热胁迫天数的增加,草坪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都明显下降,而叶片萎蔫率、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的含量却明显上升。经层次聚类分析,18个品种的抗旱抗热性可分为3大类,其中午夜(Midnight)、橄榄球2号(Rugby)、纽布鲁(Nublue)、浪潮(I mpact)、抢手股(Bluechip)、公园(Park)为高抗旱抗热类群;诺德(Ronde)、康尼(Conni)、蓝月(Blue moon)、优异(Merit)、史诗(Odyssey)、纳苏(Nassau)和新哥来德(Nuglade)为中抗旱抗热类群;奖品(Award)、奖金(Prize)、新港(Newport)、塞尼(Celle)和校园(Campus)为低抗旱抗热类群。该研究旨在为选育抗旱抗热草坪草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以抗旱性有显著差异的两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条件下,研究了小麦灌浆期主茎旗叶和不同节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积累转运与籽粒灌浆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器官WSC含量,WSC转运率、WSC贡献率、主穗粒重和灌浆速率均受水分环境、发育阶段和/或器官更为显著的调控,但不同因子对各性状表型影响具有显著的特异性。小麦灌浆期不同器官WSC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品种陇鉴19不同器官WSC含量峰值时间与正常灌溉相同,均在花后18 d,而水分敏感品种Q9086在花后12 d。干旱胁迫显著提高了不同器官WSC含量,促进了花前WSC转运,及其对籽粒粒重的贡献,其效应在陇鉴19主茎穗下节和倒二节更为显著,其WSC含量分别高达196.83和242.35 mg/g DW,WSC转运率高达66.15%和63.21%,WSC贡献率高达12.48%和8.67%。干旱胁迫缩短了籽粒灌浆进程,但陇鉴19较Q9086仍保持较高的灌浆速率和较大主穗粒重。小麦不同器官WSC含量与主穗灌浆速率以及WSC转运率与贡献率均呈正相关,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这种相关性更高。说明,干旱胁迫能促进小麦各器官WSC积累和转运,尤其是花前在穗下节和倒二节积累更多的WSC对补偿籽粒灌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
玉米生育期的海拔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高海拔地区的玉米生产布局和品种类型利用更加合理,采用作物生态学的田间试验方法,于2006~2007年间,在甘肃省和云南省各设5个试验点,研究了北、南异地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在播期大体相同的条件下,玉米拔节期、抽雄期、成熟期随海拔的升高而相应延迟,即播种~拔节、拔节~抽雄、抽雄~成熟的"三段生长"时间相应延长.反映生育期长短的出苗~成熟天数与海拔之间呈0.01水平的正相关.本试验条件下,海拔每升降100 m,参试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延长或缩短4~5 d,株高和穗上叶数呈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77.
以桃不同胚龄胚为外植体,建立桃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花后50 d的胚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可分化出不定芽.胚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6-BA0.25 mg/L+2,4-D 1.0 mg/L的效果最好,平均诱导率可达99.8%.将胚愈伤组织接种在培养基MS+6-BA1.0 mg/L+NAA0.1 mg/L上,愈伤组织转变为致密型,不定芽分化率为37.5%.将不定芽用100 mg/LIBA浸蘸其基部转移到不含激素的1/2 MS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生根率为82.0%.花后75d的成熟胚不定芽的直接诱导率达到96.1%.  相似文献   
78.
通过一种上干下湿的分根装置,应用中子水分仪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苜蓿和玉米根系提水作用测定中几种相关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了总提水作用的概念和测算模式.结果显示,夜间9 h(20∶00~5∶00)的表观根系提水量(Qm),一龄苜蓿为8.02 g,开花期的中单2号和豫玉22玉米分别为7.52 g和4.76 g.但其蒸腾失水量(Qt)平均分别为90.26 g4、6.94 g和48.07 g,供试土壤表面的自然蒸发量和上下土层之间隔水层的毛管升水量,苜蓿处理为6.60 g和6,58 g,玉米处理为5.20 g和6.66 g.分别占每株供试苜蓿表观根系提水量(Qm)的11.25倍、82.3%和82.1%,中单2号玉米的6.24倍、69.1%和88.6%,豫玉22玉米的10.1倍、109.2%和139.9%.表明被测植株的蒸腾速率、供试土壤表面水分的自然蒸发和隔水层的毛管作用对植物根系提水作用测定有着及其显著的影响.因此,植物总根系提水量QT应由实际提水量Qp与植株的蒸腾量Qt两部分构成,其中Qp为表观提水量Qm与上层土壤的蒸发量Qe之和再减去隔水层的毛管升水量Qc,即:QT=Qp+Qt=(Qm+Qe-Qc)+Qt.  相似文献   
79.
根据大蒜潜隐病毒(garlic latent virus,GLV)和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的外壳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在单重RT-PCR检测的基础上,建立同时检测GLV和OYDV的多重RT-PCR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从带病的甘肃‘成县迟蒜’大蒜样品中扩增出GLV(849bp)和OYDV(571bp)的2条特异性片段.GLV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登录的其他分离物核苷酸同源性在90.00%~99.76%,OYDV扩增产物与其他分离物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0.00%~98.00%.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明8个不同品种金银花在甘肃省5个不同主产区的综合质量差异。【方法】利用HPLC和分光光度计对金银花中主要活性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不同产地和品种间金银花中主要活性物质(绿原酸、木犀草苷、可溶性糖、总黄酮和酚类)含量和抗氧化能力(DPPH抑制率和FRAP值)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永靖县7个不同品种中,北花一号绿原酸、可溶性糖和总酚类含量及FRAP值最高;5个主产区的8个金银花品种中,北花一号在通渭县和永靖县综合评价值较高,分别达到0.71和0.64。【结论】北花一号综合质量最佳,较适宜于甘肃省种植栽培。该研究结果将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金银花高效大规模种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