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杨德龙  李唯  景蕊莲  昌小平 《作物学报》2007,33(9):1543-1547
以小麦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的150个株系及其亲本为研究材料,分析雨养和正常灌溉条件下与茎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关的8个性状的相关性、遗传力、控制性状的基因数目及基因作用方式。结果表明,在两种水分条件下,DH群体各性状的表型值多数介于双亲之间,且出现超亲分离,变异系数在6.96%~65.72%之间。DH群体及其亲本各性状表型值普遍表现为雨养条件下的高于正常灌溉的。初花期、花后14 d和成熟期的茎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SSCf、SSCf14和SSCm)之间相关性较低,而SSCf14与其他多数性状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分别表现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DH群体各性状的遗传力和调控性状的基因数目在雨养和灌溉条件下有较大差异。在雨养条件下的遗传力,SSCf最高,为0.49,而籽粒灌浆效率(GFE)最低,为0.11,其他6个性状介于二者之间;而灌溉条件下的遗传力,GFE最高,为0.65,SSCf最低,为0.51。在雨养条件下,控制GFE、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效率(AESSC)、SSCf14和SSCm的基因数目较多,分别为27、26、22和20对,控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转运效率(RESSC)的基因数目最少,只有9对;而灌溉条件下,控制SSCf14的基因数目最多(19对),控制RESSC的基因数目最少(4对)。两种条件下控制SSCm和灌溉条件下控制SSCf14的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其他性状的多基因间未检测到互作效应;两种条件下的RESSC和GFE,以及灌溉条件下的AESSC基因间存在重叠作用。说明小麦茎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复杂的,在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水分条件下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可能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52.
通过一种上干下湿的分根装置,应用中子水分仪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苜蓿和玉米根系提水作用测定中几种相关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了总提水作用的概念和测算模式.结果显示,夜间9 h(20∶00-5∶00)的表观根系提水量(Qm),一龄苜蓿为8.02 g,开花期的中单2号和豫玉22玉米分别为7.52 g和4.76 g.但其蒸腾失水量(Qt)平均分别为90.26 g4、6.94 g和48.07 g,供试土壤表面的自然蒸发量和上下土层之间隔水层的毛管升水量,苜蓿处理为6.60 g和6,58 g,玉米处理为5.20 g和6.66 g.分别占每株供试苜蓿表观根系提水量(Qm)的11.25倍、82.3%和82.1%,中单2号玉米的6.24倍、69.1%和88.6%,豫玉22玉米的10.1倍、109.2%和139.9%.表明被测植株的蒸腾速率、供试土壤表面水分的自然蒸发和隔水层的毛管作用对植物根系提水作用测定有着及其显著的影响.因此,植物总根系提水量QT应由实际提水量Qp与植株的蒸腾量Qt两部分构成,其中Qp为表观提水量Qm与上层土壤的蒸发量Qe之和再减去隔水层的毛管升水量Qc,即:QT=Qp+Qt=(Qm+Qe-Qc)+Qt.  相似文献   
53.
森林虫害是威胁森林生态健康及造成森林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研究其在气候变化下的分布变化、发展趋势是有重要意义的。以松墨天牛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气候变暖趋势下的适生区进行分布模拟与预测。以2006—2015年6—8月月平均温度为预测指标,通过松墨天牛适生概率模型,在1km×1km空间尺度上,模拟与预测了不同增温模式下我国松墨天牛适生区分布。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松墨天牛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广西、贵州等地区,分布较少的地区是西藏、青海及四川;2)随着温度的增加,松墨天牛的适生分布逐渐北移,其在西藏、青海等原本分布较少地区的适生概率逐渐增加。基于GIS的松墨天牛空间分布预测,为我国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预防松材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病虫害预测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4.
影响旱作小麦高效花药培养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不同处理和多种影响因素对不同类型小麦花药培养效应的比较研究表明,旱作春小麦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其中以普通小红麦诱导率最高,达8.12 %,八倍体小黑麦中以20-1528诱导率最高,达7.71 %。诱导培养基中2, 4-D、水解乳蛋白和蔗糖之间的适宜配比为:2.0∶0.5∶90(g/L);而在分化培养基中的适宜配比为:0∶0.5∶70(g/L)。对花药进行2 d低温预处理和32 ℃高温培养具有较高的花药愈伤诱导率,分别达7.6 % 和6.58 %。  相似文献   
55.
外源SA对白粉桃低温胁迫下花器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0.5、1.0、2.05、.0 mmol/L 5种浓度的水杨酸(SA)溶液喷施白粉桃花蕾,然后在3℃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研究了SA对桃花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可以增强桃花的抗冷性,其中以1.0 mmol/L处理的效果最好,处理48 h后,MDA、O2-、H2O2含量分别降低了53%4、1.5%、24.59%,且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与植物抗性相关的Pro含量在处理48 h后,比对照升高了31.74%,与对照间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从试验中还可以看出SOD、POD这2种保护酶的活性受到O2-、H2O2含量的调节,推测这2种酶可能是作为细胞的保护应激物质来增强桃花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56.
不同灌溉条件下干旱区葡萄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甘肃河西走廊嘉峪关紫轩葡萄种植园,以当地滴灌条件下生育期内灌水量(CK: 360 mm)为参照,设置了4种滴灌覆膜水分处理梯度,研究3 a生葡萄梅鹿辄生长发育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灌水量条件下滴灌覆膜处理对葡萄光合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及产量和品质均产生显著影响,灌水量多的T3和T4光合蒸腾速率及叶绿素含量高于灌水量少的T1、T2和CK,但水分利用效率却较低;而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各处理随灌水量的减少而增加;膜下滴灌处理的产量和品质都优于CK,且T1产量比CK年平均高了2 009.78 kg·hm-2。可见,膜下滴灌有利于葡萄生长发育;T1处理是解决干旱区缺水问题的有效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57.
作物抗旱机制及其指标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在作物的抗旱机制、抗旱鉴定指标方面的研究,从作物形态解剖特性、生理反应方面探讨其抗旱机制,力求认识作物抗旱的本质;并从作物形态、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等方面阐述抗旱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58.
针对网络格式的农业专家系统,提出了农业专家系统网站的研制与开发的基本思想,为该格式的农业专家系统的创建与实现提供了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9.
扁桃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采用几种离体生根技术对扁桃栽培品种Bulgaria 1进行试验,在所有情况下,黑暗预处理2周是必需的。100mg/L IBA浸渍60min后在无生长调节物质的1/2MS培养基上暗中培养2周对扁桃品种Bulgaria 1、Nonpareil、Fritz、Prize及Neplus生根效果最好。试管苗基部遮光处理可以取代黑暗预培养的生根效果,但生根率略低,而根上部分生长更健壮。  相似文献   
60.
<正>一要严格消毒防病。养蚕前要全面打扫,按照"三消一熏"的要求严格消毒。1~3龄期要多用防僵粉和干燥材料,每龄眠、起和盛食期给桑前用小蚕防病一号进行蚕体、蚕座消毒,保持蚕座干燥。蚕眠后要及时用三七糠止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