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正交法优化桅子苷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剑  邓青云  高丽  焦磊  李国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13-12115
[目的]优化栀子中栀子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对象,栀子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得到最优提取条件。[结果]栀子苷最优提取条件如下:6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4,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栀子苷提取率高达12.59%。[结论]适宜的提取条件能提高栀子苷提取的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红栀子果实贮藏变质原因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栀子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其果子的含水量达到12%以下,控制好贮藏库的温湿度,消灭贮藏库害虫的发生,做好贮藏场所的通风换气,可有效地防治红栀子果实贮藏变质。  相似文献   
43.
对袋栽平菇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袋栽平菇常见病害有平菇褐斑病、平菇菌盖变色、培养料变酸变臭、平菇死蕾死菇、平菇畸形、菌丝徒长和烧菌(堆)等,做好袋栽平菇常见病害的综合防治,才能有效抑制袋栽平菇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4.
炭疽菌Colletotrichum和链格孢Alternaria是引起植物病害的重要真菌,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本研究选取13种萜类化合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胶孢炭疽菌、链格孢进行抑菌活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香芹酚、丁香酚、异丁香酚、枯茗醛、百里香酚对两种病原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中香芹酚对胶孢炭疽菌和链格孢的抑菌活性最强,IC50分别为40.89μg/mL和18.19μg/mL。本试验为植物精油和天然杀菌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对果蝇的生态毒理效应。【方法】通过在果蝇培养基中分别单独和同时添加Pb~(2+)和Cd~(2+),研究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对果蝇生长发育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10和20 mg/L的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下,果蝇的化蛹时间和羽化时间显著延长,体重显著降低,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10 mg/L 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对果蝇性别比没有显著影响,20 mg/L 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使果蝇性别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相同浓度Cd~(2+)比Pb~(2+)对果蝇的毒害作用更大,相同浓度的Pb~(2+)、Cd~(2+)复合胁迫对果蝇的毒害作用高于单一胁迫。  相似文献   
46.
李国元 《植物医生》1999,12(2):29-30
板栗透翅蛾(AegeriamolybdocepsHampson)是我国北方栗区的主要害虫。近年来我省栗区面积扩大,该虫也成为我省栗区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主要寄生板栗,也可为害锥栗和茅栗。幼虫在树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串食,造成不规则虫道,使树表皮肿胀...  相似文献   
47.
冬枣是我国枣中的优质品种。近年鄂北山区冬枣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黑斑病发生呈加重趋势。本文就我国冬枣黑斑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鉴定、流行规律和防治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鄂北山区冬枣黑斑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49.
为提高莲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荷叶多酚,以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纤维素酶含量、料液比、pH 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荷叶多酚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法提取荷叶多酚的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含量0.5%、料液比1∶30、pH值4.8、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5 min、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荷叶多酚得率最高,为2.699%。  相似文献   
50.
高丽  邓青云  姜益泉  李国元  操德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45-11446,11531
[目的]探讨超声波法提取栀子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栀子果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法,研究了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对栀子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栀子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栀子黄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0 nm,提取功率为60 W,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料液比1∶10 g/ml,提取温度50℃,浸提时间60 min,乙醇浓度50%。[结论]该研究可为栀子黄色素的大规模提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