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5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3篇
  9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河南省主要竹林群体结构与丰产栽培技术模式》有独特的结构体系。这一体系是:竹林带→竹林产量类型→竹林质量指数表→稳定性的竹林群落→栽培技术模式→增益。其模式技术有五项,即垫园模式技术,增产幅度在70—120%;灌溉模式技术,增产100%以上;伏垦模式技术,增产25—30%;施肥模式技术,增产80%左右;择伐模式技术,它是将不稳产型竹林调整成稳产型竹林的手段。  相似文献   
92.
信阳桂竹群体结构中叶面积在竹冠上的分配呈上1/3>中1/3>下1/3的异常规律;叶重大于枝重的竹林产量高;高产型的竹鞭最长,活芽数也较多;竹林质量指数表似林木生长过程表。在丰产措施中以中伏压青效果最好;密度每亩至少600株。  相似文献   
93.
甘肃张掖地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苹果梨栽培面积1.67万公顷,由于该地区光照好,温差大,苹果梨的品质好,在当地曾被评为优质果品。但苹果梨果皮较厚,果点大而多,略显粗糙。为进一步提高苹果梨品质,我们进行了果实套袋,效果良好。具体做法是:6月中旬落花后一个月,用单层或双层商品果实袋进行套袋。每袋一个果实,尽量使幼果处于纸袋的中央。10月初采收时,将果实连同纸袋一起摘下。经观察套袋后有以下好处。(1)套袋可以提高苹果梨外观品质经目测评定,套袋后苹果梨的色泽、果皮光洁度、果肉细嫩程度有显著改善。套袋果色泽…  相似文献   
9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肉品营养丰富,而且有较好的口味和感观性状。然而,为提高生产性能而进行的遗传选育及常规管理产生的应激,降低了肉品质量,肉品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极易发生脂肪氧化,加速肉品失色,增加滴水损失,形成异味物质。因此改善畜禽肉品品质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又一热点。  相似文献   
95.
一、引种理论的发展从公元6世纪至今,国内外提出的植物引种理论约20余种(表1)。最早出现的引种理论是我国后魏时期贾思勰提出的“习以成性”原理;到了明朝徐光启提出“三致其种”的理论。从贾思勰到徐光启共经历1100多年,这一时期是引种理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以徐光启提出的理论影响最大。进入20世纪,在达尔文生物进化理沦的指导下,先后出现了十七、八种植物引种理论,对植物引种实践最有影响的有德国林学家玛依尔提出的“气候相似论”,苏联生物学家米丘  相似文献   
96.
湖北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测定了源于湖北省棉区的15个棉黄萎病菌单孢菌株(简称湖北菌株)和2个落叶型棉黄萎病菌菌株T9和V991对4个棉花品种上的致病力。采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APD)技术分析了这些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17个棉黄萎病菌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各个棉花品种上,15个湖北菌株中都有致病力与T9或V991的致病力差异不显著的菌株。综合分析表明:菌株T9的致病力最强,6个湖北菌株的致病力相当或强于菌株V991,7个湖北菌株的致病力中等,2个湖北菌株的致病力较弱。4个供试棉花品种中中棉12较耐黄萎病。RAPD分析表明供试的27个随机引物(10碱基)中10个可以从17个菌株的基因组DNA中稳定地扩增出多态性DNA片段。对扩增片段统计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幅度为0.37~1.00。聚类分析表明,在阈值0.68处,17个黄萎病菌菌株可划分为2个RAPD群(RAPD group,简称RG),湖北省的9个菌株和V991属于RG1,另外6个菌株和T9属于RG2。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湖北省的棉黄萎病菌种群存在着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7.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围  李国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2105-2106,2132
分析了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小城镇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98.
高温高湿大空间造纸厂房夏季闷热、冬季围护结构结露滴水,影响纸张正常生产.实地测量了厂房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通风、温湿度分布及造纸机械散热散湿,并对厂房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围护结构结露原因.分析表明:厂房屋顶和侧墙交界处,湿部屋面,侧墙侧窗及天窗等区域最容易结露.排热除湿通风方式中,在湿部操作区侧墙加局部排风效果最佳.加强上述区域保温及减少玻璃窗数量,以及在侧墙加局部排风是防止围护结构结露的有效方法.在实际工程中采用这些措施后,减少了围护结构结露.  相似文献   
99.
我国北方竹林分布的特点与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北方栽培的竹种以毛竹属为主。虽然,北方降水少而分配不均,但中国毛竹属中的高产竹林每多在北方,这是由于北方竹林多为园田化栽培。北方栽培竹林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世纪,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著的《史记》一书中,就有“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公元3世纪后,历朝的政府在北方大都设置有管理竹林的机构和官员,并征收竹税,所以,我国北方的竹林栽培技术是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0.
测定了葱鳞葡萄孢(Botrytis squamosa)菌株LeekBc-10和GarlicBc-2的菌丝生长速度、致病力和菌株LeekBc-10中一种dsRNA病毒的cDNA序列及其推定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并对该病毒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arlicBc-2菌丝生长较快、致病力较强,菌株LeekBc-10菌丝生长较慢、致病力较弱。菌株LeekBc-10菌丝中有2条dsRNA片段(dsRNA-1和dsRNA-2),序列测定表明:dsRNA-1和dsRNA-2核苷酸序列与相对应Botrytis porri RNA virus 1(BpRV1)中2条dsRNA片段的相似性分别为91.7%和97.7%,故可判断菌株LeekBc-10中的dsRNA是一种真菌病毒,暂时命名为Botrytis squamosa RNA virus 1(BsRV1)。BsRV1中dsRNA-1和dsRNA-2分别含有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ORF),即ORFⅠ和ORFⅡ,各自编码长度为1 901和1 788个氨基酸的假定蛋白,且分别与BpRV1中的对应假定蛋白的相似度为97.1%和98.7%。对BsRV1ORF I编码的假定蛋白的分析表明:该蛋白含有RdRp_4(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超家族蛋白的保守结构域。BsRV1的RdRp与Totiviridae、Chrysoviridae和Megabirnaviridae等科病毒的RdRp同源性为19%~23%,且具有上述病毒RdRp的8个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BsRV1与BpRV1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分支,属于同一种病毒,且不能归到任何已有的病毒科中,因而可能代表一个新的病毒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