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西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小果型西瓜品种西173和小麒麟为材料,系统研究了以子叶为外植体的西瓜组培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2个西瓜品种在不定芽和愈伤组织诱导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在MS+6-BA1.0mg·L-1+IBA0.5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西173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到92.6%,在MS+6-BA2.0mg·L-1+IAA0.2mg·L-1培养基上小麒麟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到89.7%;诱导出的不定芽丛伸长以MS+KT0.2mg·L-1培养基最佳;2个西瓜品种不定芽在MS+IBA0.2mg·L-1培养基上均获得了较好的生根效果。组培苗移栽后保持高温、高湿是移栽成活的重要条件。西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西瓜品质和提高其抗逆、抗病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水稻——蔬菜轮作,是保山市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种植模式。该模式既能使粮、经作物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可改善土壤环境,防治大棚蔬菜次生盐渍化,保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菜后水稻种植由于播种时间推迟和前作土壤环境的改变,加上种植户受传统的稻一麦(蚕豆、油菜、马铃薯)种植模式的影响,生产中以倒伏为主的灾害极其突出,导致水稻生产中产量偏低、品质变差,种稻效益不高。因此,认真总结、分析菜后水稻倒伏原因并进行相配套的栽培技术研究,对粮经作物协调发展、加快蔬菜产业的稳步发展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较好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3.
以滇型三系杂交粳稻滇杂37、常规粳稻CR -4 -9为研究材料,设每公顷栽12万、18万、24万、30万和36万穴5个密度水平,单本移栽,研究超稀移栽条件下高原粳稻产量和其它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产量随密度增加逐渐增加,至30万穴/hm2密度水平产量达到最大值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分别为13.90和11.62 t/hm2,之后产量缓慢下降,2个品种的产量与密度回归模型分别为yA1=10.1520+1.8853x -0.230 7x2和yA2=9.5980+1.0613x -0.1407x2;2个品种每公顷30万穴比12万穴分别增产18.20%和10.24%,达极显著水平;单株有效穗数、单株生产力、成穗率与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最高茎蘖数、有效穗数分别与密度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超稀条件下,生育进程推迟2~6d.高原粳稻在适当的低密度水平下可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84.
储存方式和时间对秸秆沼液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储存方式和时间对秸秆沼液养分含量的影响,设置常温敞口和密闭储存2种方式,对不同储存时间的秸秆沼液中N、P、K及有机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沼液储存过程中有机质含量储存前后变化幅度较小,N、P、K总量明显降低,储存到50天时,N、P、K降幅达到80%~90%;2种储存方式中,密闭储存的沼液N、P、K降低少,因此从秸秆沼液肥用而言,密闭储存优于敞口储存。  相似文献   
85.
怎样防治猪水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水肿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也是断奶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其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和麻痹。常发生于断奶仔猪,发病率低、死亡率较高,给小猪的培育造成很大损失。主要病变是胃壁和肠系膜水肿。病原体是溶血性大肠杆菌。本菌是革兰阴性,可在部分健康母猪和感染仔猪的肠道内存在,随粪便排出体外,可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断奶仔猪通过食入被病原体污染过的饲料和饮水,经过消化道感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保山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为充分挖掘保山稻种资源有利性状提供依据.[方法]从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保存的1800多份稻种资源中随机选取96份稻种资源,用农业行业标准(NY/T1433-2014)公布的水稻品种DNA分子鉴定的48对SSR引物进行基因型评价,并对其中的52份在1987年做了相关表型记录的稻种资源进...  相似文献   
87.
为明确北方典型设施菜地N2O的排放特征,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的秋冬茬设施番茄土壤上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不施氮肥(CK)、单施有机肥(OM)、农民习惯施(FP)和减氮优化施肥(OPT)4个处理下的N2O排放通量进行了观测,并分析了其对N2O排放量和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并灌溉后的一段时间内,会观测到N2O的“脉冲式”排放,最高排放峰值出现在基肥+灌溉后,且排放高峰持续近20 d,而由追肥引起的排放峰值小且持续时间仅3~5 d.统计分析表明,温度和水分都是影响设施菜地N2O排放的环境因素.各处理土壤N2O排放总量差异显著,顺序依次为:FP (14.77 kg/hm2)>OPT(9.73kg/hm2>OM(6.84 kg/hm2)>CK(2.37 kg/hm2),N2O排放系数介于0.83%~1.10%之间,接近或超过IPCC 1.0%的推荐值.与FP处理相比,减少近60%化肥N的OPT处理下番茄产量增加2.2%.在目前管理措施下,合理减少有机肥和化肥施氮量是设施蔬菜地N2O减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8.
对近几年由保山市农科所选育,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0个常规粳稻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品质均较好的品种是岫粳19号,其次是岫粳21号,影响常规粳稻品种品质提升的主要因子是垩白,建议在进一步的品质改良研究中主攻垩白粒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89.
几种水稻水旱轮作模式效益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旱轮作是作物栽培模式中用养地结合、保护耕地质量最好的轮作方式,通过对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几种水稻水旱轮作模式的效益比较分析得出:产值从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水稻/大棚青椒、水稻/夏烟早植、水稻/早青蚕豆、水稻/香料烟、水稻/青食玉米、水稻/油菜、水稻/大麦,产值在152 625~41 025元/hm2,纯收入由高至低的模式依次为水稻/大棚青椒、水稻/早青蚕豆、水稻/夏烟早植、水稻/香料烟、水稻/青食玉米、水稻/油菜、水稻/大麦,纯收入在70 050~19 875元/hm2。各种模式的效益大小虽然有较大差距,按市场供求关系,目前的各种模式将长期存在,因此文章分析讨论了几种主要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0.
探求大葱科学施肥技术,明确氮、磷、钾肥料对大葱产量的影响,分析大葱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规律和肥料利用效率。试验以章丘大葱品种大梧桐为试材,在山东章丘4个多年大葱栽培试验点进行大田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优化施肥(OPT)、减氮(OPT-N)、减磷(OPT-P)、减钾(OPT-K)、有机肥(OPT+OM)和农民习惯施肥(FP)。结果表明,大葱优化施肥施肥量较农民习惯施肥量氮、磷、钾肥分别降低13.3%、24.4%和17.5%;大葱产量与农民习惯无显著差异,大葱施氮可增产22.2%,施磷可增产10.7%,施钾可增产17.5%;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量较农民习惯均有提高,其中钾素积累量显著提高17.7%;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3.5%、13.4%和29.6%,氮、磷、钾农学效率分别为53.8、57.1和44.1 kg·kg-1,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272.0、527.2和268.8 kg·kg~(-1)。基于土壤养分和目标产量的大葱平衡施肥可优化氮磷钾配比,提高施肥产投比,促进养分吸收,其中在平衡施用氮磷钾化肥的基础上减氮30%增施有机肥处理在山东省章丘大葱主产区也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可作为大葱推荐施肥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