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2019年3~7月在贵州省余庆县白泥镇进行了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施芳)不同使用量对太子参产量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施芳)使用量75ml/666.7m2、100ml/666.7m2、150ml/666.7m2三个处理的太子参产量均比空白对照高,太子参产量提高8.28%~14.09%、与照肥料相比提高0.87%~6.28%,说明在太子参上使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施芳)后,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同时,降低叶斑病的病情指数,增强太子参的抗逆性,对太子参安全,可大面积推广使用。建议使用量100ml/666.7m2,在太子参齐苗后至块根膨大期(即3月下旬~6月上旬)施用。  相似文献   
22.
如今,化工行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中流砥柱行业,促进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虽然化工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但在化工生产中还存在着一些科技问题,威胁该产业的发展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为了化工产业的发展,化工生产的控制自动化及仪表设备的安装极其必要。  相似文献   
23.
贵州省余庆县2020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其特点为成虫始见期比2019年晚、比历年早;主迁入期第3代成虫迁入峰次多、峰期长,迁入蛾量大,迁入主峰期推迟;第3代残存虫量大,第4代田间蛾蜂期长、补充迁入蛾量大;田间第3代、第4代幼虫连续大发生,幼虫量第4代大于第3代;危害高峰期比历年早,危害期长,第5代发生比历年同期平均轻.原因如下:在稻纵卷叶螟迁入期雨日多、雨量大,有利于成虫的迁入、交配、产卵和卵孵化;5月份气温回升快,水稻大田移栽提早,迁入成虫很快扩散于稻田产卵繁殖;第3代残存虫量和第4代补充迁入蛾量大,田间积累虫量大;6月上中旬及7月上中旬低龄幼虫盛发期雨日多,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不利于防治工作的开展等因素,造成第3代、第4代幼虫连续大发生.在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和特殊气候条件下,大面积的防控必须进行统防统治,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4.
为指导太子参生产,2013年对贵州省余庆县太子参叶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太子参叶斑病3月末开始发病,4月上、中旬病株率增长缓慢、发生较轻,4月下旬至5月上旬日病害急增期,病株率、病叶率、病情指数增长较快,5月中旬田间开始出现地上部枯死,6月初由于发病严重导致田间地上部分枯死.温度、湿度、轮作、海拔高度、土壤质地及栽培管理是影响其发生主要因子.防治技术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抓住关健时期、对症用药.  相似文献   
25.
为了筛选防治太子参叶斑病的防治药剂,2013年3-4月在贵州省余庆县进行了60%唑醚·代森联WG、50%烯酰吗啉W、50%醚菌酯、30%苯醚甲环唑等药剂防治太子参叶斑病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太子参叶斑病均匀良好防效,防效均在90%以上,防治太子参叶斑病,轮换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6.
贵州省余庆县2008--2011年应用建立的白背飞虱第三代、第四代和褐飞虱第五代发生程度、低龄若虫盛发期预测模型进行预报,其结果为:白背飞虱第三代发生程度和低龄若虫盛发期3年的预报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相吻合;白背飞虱第四代和褐飞虱第五代发生程度、低龄若虫盛发期2年的预报结果与发生实况相吻合:说明应用建立的稻飞虱预测模型开展稻飞虱预测预报结果较为准确,其方法简便,可在同类地区或相似生态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美洲斑潜蝇(LiryomyzasativaeBlanchard)和南美斑潜蝇(LiryomyzahuidobrensisBlan chard)是1993年和1994年4月分别传入我国的植物检疫对象。贵州省1995年首次发现美洲斑潜蝇 ,1996年发现南美斑潜蝇 ,余庆县在1996年发现。为了摸清其发生特点 ,制定防治策略 ,搞好余庆县斑潜蝇的综合防治工作。于1996年8月至1999年 ,开始进行了斑潜蝇的调查和综合防治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研究方法1.1发生种类和受害作物及发生规律调查1.1.1发…  相似文献   
28.
贵州省太子参主要病虫发生种类调查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为石竹科假繁缕属植物,又名异叶假繁缕,别名孩儿参、童参等,是常用中药材之一,以块根供药用.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目前贵州省种植面积已达1 500hm2.为了规范太子参栽培管理技术,制定太子参有害生物无害化治理技术规范,使太子参的生产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于2002~2003年在全省中药材种植有害生物无害化治理技术研究项目实施区的遵义县、余庆县、黄平县、施秉县等地对太子参发生的主要病虫种类、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探索无害化治理策略及防治技术,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9.
板蓝根[Isatis indigtica Fortune]为十字花科大青属植物,是常用中药材之一,以根供药用,别名菘蓝、北板蓝等.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目前贵州省种植总面积已达1 000 hm2.为了规范板蓝根栽培管理技术,制定板蓝根有害生物无害化治理技术规范,使板蓝根生产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板蓝根产量和质量.于2002至2003年在全省项目实施区对板蓝根主要病虫种类、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探索无害化治理策略及防治技术,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30.
为了确保水稻高产稳产 ,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外 ,农业部门应紧紧围绕“良种、良法、减灾、增收”的指导思想 ,在如何提高科技含量 ,拓宽高产技术应用规模上下功夫 ,采取“抓项目、带全面” ,实行模式化管理的方法 ,全面实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水稻主要病虫草鼠防治技术模式作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水稻高产夺丰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水稻生育期和病虫草鼠发生特点以及各地试验示范应用经验 ,力求适用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特制定水稻主要病虫草鼠防治技术模式。一、种子消毒技术水稻播种前做到种子100%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