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4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51.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西瓜测序基因组97103中共鉴定出96个bHLH家族成员,其中有94个可以被定位到西瓜的11条染色体上。通过基因结构和结构域序列保守性的预测,发现这些基因的序列长度和内含子数量变化很大,但bHLH结构域序列比较保守。用拟南芥中39条已知的bHLH蛋白序列和西瓜的96条bHLH蛋白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西瓜的bHLH家族可以进一步被分为11个亚族。运用荧光定量实时PCR技术,分析了该家族中21个基因在西瓜响应非生物胁迫时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8个基因受低温胁迫诱导表达,13个基因受ABA胁迫诱导表达,14个基因受盐胁迫诱导表达。ClabHLH41在3种胁迫下表达量均显著增加,说明其在低温、ABA和盐胁迫应答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类免疫抑制类真菌毒素,主要由曲霉属和青霉属等产毒真菌产生。OTA作为食品和饲料原料的一种常见污染物,在各种粮食作物及其副产品中广泛存在,可对肾脏、肝脏、免疫器官、生殖系统等造成损伤,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给畜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广泛存在的OTA可诱发机体产生肾毒性、肝毒性、免疫毒性、癌变畸变等,但其具体致毒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国内外OTA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为深入研究OTA对动物机能的毒性机制提供依据,为合理有效防控OTA损伤及保障畜禽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杨建强  张显  张勇  马建祥  李好  张绩 《北方园艺》2015,(21):216-218
小麦-西瓜-棉花-蔬菜高效节能生态模式是根据我国农副产业区域结构调整而适时提出的。该生态模式的创新点是可将粮食作物的主导型与经济作物的高效型有机结合;生物互防及产生病虫害拮抗的作用非常明显;生态效果突出,能有效改良土壤及大幅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该模式的突出优势为在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生态技术合成使土地的基本肥力得到恢复及提升,进而使土地的利用更趋合理、充分、高效。该生态模式在多年推广"西农8号"、"红冠龙"、"农科大3号"、"农科大5号"、"农科大6号"等西瓜新品种栽培中得到完善,经多年、多点试验证明,该模式经济效益与生态效应均十分显著,易为农民接受采用。  相似文献   
54.
以西瓜雄性不育系‘Se18’为试材,研究开花期间花蕾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株雄花花蕾在整个发育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可育株中CAT活性升高,SOD和POD活性降低。不育株和可育株雄花花蕾中的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茉莉酸(JA)和油菜素内酯(BR)及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A)等7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同,且含量差异明显。其中,不育株中IAA、GA_3、BR和IPA含量降低,JA含量升高;可育株中JA、BR、GA_3和IPA含量降低,IAA和ZR含量升高。不育株叶片中的IAA、ZR和BR含量显著下降,ABA和JA含量显著上升;IAA/ABA、IAA/GA_3、IAA/JA、IAA/ZR、IAA/BR、IAA/IPA及ABA/GA_3、ABA/ZR在不育株和可育株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差异较大。因此推测上述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和内源激素含量异常可能与西瓜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5.
最近,我们对全球小麦生产情况及其对我国市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整理成本文,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56.
豫花 15号花生新品种 ,由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兰考县引进、示范推广后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探索豫花 15号高产配套技术 ,针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 ,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及高产示范。1 播期与密度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 ,3次重复。主区A为播期 (每 10天为 1个播期 ,即 5月 1,11,2 1,31日 ,6月 10日 ) ,副区B为密度 (即每亩 80 0 0 ,90 0 0 ,10 0 0 0 ,12 0 0 0穴 ,每穴两粒 )每个处理 3行区 ,行长 6 .6 7m ,行距 4 0cm ,株距分别为 2 0 ,18.5 ,16 .7,15 .1,13.9cm。据试验 ,不同播期之间产量差别较大 (表 1) ,…  相似文献   
57.
调亏灌溉合理滴灌频率提高大棚西瓜产量及品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在调亏灌溉条件下,该试验研究了不同膜下滴灌频率对早春大棚西瓜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从而确定西瓜整个生育期的最佳灌溉频率方案。试验在各生育期设置3个不同的灌溉频率水平,分别为高频(每2 d灌溉1次)、中频(每4 d灌溉1次)和低频(每6 d灌溉1次),并做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设计,共9个处理,各处理总灌水量相等。结果表明:各处理中,苗期中频、开花坐果期高频、果实膨大期中频、成熟期低频灌溉处理植株在生长势上表现最好,该处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全生育期中均能保持较高水平,且该处理植株具有较高的坐果率、单果质量,果实总产量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达到63.72 t/hm2和303.64 kg/(hm2·mm)。品质方面,苗期中频、开花坐果期高频、果实膨大期中频、成熟期低频灌溉处理的果皮最薄,仅有8.30 mm,且具有较高含量的总维生素C和最高含量的可溶性蛋白质和中心边可溶性固形物。综合考虑生长势、产量、品质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适用于西北地区早春大棚西瓜调亏灌溉的最佳灌溉频率方案为苗期中频、开花坐果期高频、果实膨大期中频、成熟期低频灌溉。该研究可为实现西北地区早春设施西瓜栽培高效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8.
黄菁  李好  邹一荣 《农业展望》2023,(12):102-107
农业品牌建设是实现质量兴农和产业兴农的重要途径。为探索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品牌建设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以普宁青梅区域公共品牌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为例,从品牌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平台总体设计、系统实现等方面,对品牌宣传体系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实践进行总结,重点介绍企业侧的青梅品牌信息采集系统、政府侧的青梅品牌信息监管系统、公众侧的青梅品牌信息展示系统的建设内容。对数字化平台搭建后价值成效进行分析,总结出面向政府监管更有效率、面向企业共治更有动力、面向消费者质量更有保障的建设意义,并提出通过线上平台+线下宣传推介、联动销售渠道,充分挖掘数据价值等举措来服务平台更好地发挥效益,为广东省内乃至国内区域公共品牌数字化转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2010年我国气候极端异常,农业生产面临多灾连发、群灾并发、重灾频发的严峻形势,各级农业部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创新工作思路,推进科学抗灾,及时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做到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大灾之年全国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产、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5000亿kg(1万亿斤)以上.  相似文献   
60.
2009年上半年,种植业克服特大干旱和重大病虫害的影响,实现了夏季粮油丰收,保持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好势头,为全年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