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研究与创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从生育特点看,立苗慢,前期生长缓慢,耗养少,低节位分蘖优势明显,根系发生早、根量大、横向分布宽且均匀,纵向分布较浅,后期绿叶多,产量性状结构协调。从生理生态特性看,根系活力强,叶面积指数稍高,部分生理指标优于常耕抛秧。土壤理化性状有好于常耕抛秧田的趋势。在配套栽培技术方面要选大孔径塑盘育秧,留桩高度不超过15 cm,抛秧叶龄3.5~4.5叶,抛秧密度增加10%左右,施肥方法为氮肥基肥占20%~30%,促蘖肥和壮蘖肥50%,穗粒肥20%~30%。要发展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免耕稻养鸭与养鱼、免耕直播、冬种绿肥还田免耕抛秧、免用除草剂免耕抛秧等模式,进一步提高免耕抛秧稻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72.
2007年广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面积达129万多亩,成为了全国冬季马铃薯免耕种植第一大省区。分析其在广西迅速推广普及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它将时代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指导性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广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相适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真正体现了一项技术促进一个产业。  相似文献   
73.
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下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与氮素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下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及氮素利用。结果表明,免耕条件下以尿素+猪粪强化栽培水稻的产量最高,而常耕条件下以单施尿素常规栽培水稻的产量最高,但各处理的产量差异并不显著。无论是免耕还是常耕条件下,单施尿素常规栽培水稻比单施猪粪强化栽培水稻植株积累更多的氮素量,但其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下降。两种耕作方式比较,免耕条件下水稻的氮素运转效率、氮素农艺效率显著高于常耕,但常耕条件下的氮素回收效率比免耕的高127.95%,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4.
以三系杂交组合金优253和中优315为试验材料,在两种土壤耕作方式和三种栽培密度下,研究了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和栽培密度对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明显影响。相同耕作方式不同密度下,单株分蘖数随株行距的增加而增加,单位面积分蘖数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抽穗期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其衰减率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抽穗前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抽穗至成熟期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以中等密度的最大,但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仍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率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随株行距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随株行距的增加而增加。免耕条件下的强化栽培水稻产量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常耕条件下的产量则以中等株行距处理的最高。  相似文献   
75.
通过地膜冬洋芋的试验示范,找出了冬洋芋种植增产增效模式,为丘陵区洋芋高产稳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当前,各地正在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优质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农业按照"最需要加强、最需要扶持、最需要加快"的效益农业要求去建设和发展,关键在于人。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农业科技人才状况究竟如何?近期笔者对巴州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就如何强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谈一点浅识。  相似文献   
77.
浅谈开发有桂林特色的旅游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是令人心醉神迷的地方,她秀丽的风景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上,以其娇艳的姿态吸引着多少中外游客,据统计1997年来桂林旅游的国内游客就达700万人次。这两年以每年10%—15%递增。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桂林旅游农业的发展,为旅游农业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增加了一条劳动致富的康庄大道,发展农业生产,首先应该发展一优二商即优良高产高效益的优质农产品,让优质农产品为旅游农业服务,让农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下面就开发有桂林特色的旅游农业浅谈几点看法:一、对桂林旅游农业的认识旅游农业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都市农业发…  相似文献   
78.
<正> 近几年来,巴中市各级领导及农业科技人员,加大科技力度,狠抓玉米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玉米生产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1997年,全市共种植玉米2.3万公顷,总产1.515亿千克(公斤,下同),创历史最高水平。我们的栽培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79.
超级稻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明免耕超级稻的应用效益、生长发育规律及配套技术,2006—2008年在广西永福县、田东县、玉州区等13个县(市、区)开展了超级稻免耕对比试验、免耕条件下超级稻与普通稻对比试验、免耕条件下超级稻不同栽培密度和不同施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免耕超级稻植株高大、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总颖花量大、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高,比常耕栽培产量提高7.2%-10.8%;免耕超级稻的最高产量可达12361.5kg/hm^2;6个免耕超级稻百亩示范片平均产量达10746.0kg/hm^2;小区对比试验超级稻比普通稻增产1500kg/hm^2上,增幅达20%以上;超级稻早稻密度为27.0万~30.0万蔸/hm^2,晚稻密度为33.0万蔸/hm^2时,产量达到最大值;超级稻施氮量为纯氮180—210kg/hm^2时,节本增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0.
农业部推出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提出,“力争用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保障消费安全,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从整体来说,要紧紧抓住污染源控制、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准入3个关键环节,将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广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工作站”建设是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新创举,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的有效举措,是农技推广人参与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切入点。1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工作站的建立2003年在自治区全区38个县建立了10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工作站,自治区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