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高热和皮肤上出现特异性疹块为特征的人畜共患病。本文针对规模化猪场急性死亡的育肥猪采用了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动物试验和药敏试验诊断法,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分离菌对头孢类药物、青霉素、阿莫西林高度敏感的特性,判定该猪场育肥猪死亡是由猪丹毒杆菌感染所致。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取得了明显得治疗效果,疫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3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肉食品的消耗速度也在不断增加。养猪行业是肉制品的重要来源,提升肥猪饲养技术成为发展的重要研究问题。发酵豆渣是一种较为优质的饲料原料,在饲养工作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通渭县8个乡镇的鸡球虫病调查,确认通渭县境内普遍存在鸡球虫病,该病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雏鸡,尤以4~6周龄为甚,可全群发病,大批死亡.本文分析了通渭县境内普遍存在的鸡球虫病流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制措施,以供广大养鸡户及畜牧兽医工作者借鉴,促进养鸡业发展.  相似文献   
34.
家畜低温病是以临床体温低于正常值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时令性疾病的统称。多发生于冬春季,以瘦弱体衰的家畜多见。上世纪80年代甘肃、陕西、山东等地曾有本病的发生。近年来,甘肃省通渭县境内仍时有发生。本病多因治疗不当或抢救不及时,而以死亡告终,给农村家畜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2003年以来甘肃省通渭县北城乡畜牧兽医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低温病家畜62例(马2例;驴38例;骡4例;牛10例;猪8例),一般1~2次获愈,治愈率100%,操作方便,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5.
20年间,通渭县黄牛冻配等畜牧兽医实用技术,通过示范、培训、指导等服务形式普及、推广、应用于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促进了通渭县畜牧业经济较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6.
甘肃省通渭县鸡良种配套技术推广工作开始于“六五”时期,在本省采取“分期分批、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提高效益”的扶持地方养鸡业生产政策之后,通渭县被列入全省筹建的48个县级孵化中心之一,并投入1万多元的电器孵化设备一套,年孵化良种雏鸡1万只。这一扶持政策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通渭县良种鸡的推广步伐和养鸡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7.
近几年来,陇西县通过设施畜牧业建设,狠抓基础母畜扩群,发展规模经营,龙头企业及规模养殖大户不断涌现,使全县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畜牧业比重逐年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养殖效益不断提高,畜牧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畜牧业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1玉米秸秆总体利用情况随着全县畜牧产业的发展,玉米秸秆资源得到了较好利用,不仅推动了畜牧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8.
1 畜禽疫病防治概况 20年间,以“预防为主”,防检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从80年代初期开始,经过认真地预防检疫工作,县内马鼻疽、布病两大烈性传染病,经考核验收,达到了控制区标准。猪瘟、猪肺疫和猪丹毒三大疫病和鸡新城疫基本得到控制,羊快疫类病逐年减少,在县内除马属动物不明原因死亡疾病还在不断发生外其它疫病均得到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消灭。1986年以来,采取每头只偶蹄动物年内春秋两次接种免疫和长年补针相结合,春天抓小鸡滴鼻,秋天成鸡Ⅰ系苗刺注的办法,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