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9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绿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绿肥种植具有提供养分、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提供饲草、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节能减耗等作用,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我国绿肥种质资源丰富,主要有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ineae)、十字花科(Brassicaceae)和菊科(Compositae)等。绿肥应用模式主要包括间套作、轮作、肥饲兼用型绿肥牧草生产以及果园绿肥种植模式,而且由于我国的气候类型与农作物的种植模式不同,各种模式的区域分布不同。本文通过对我国绿肥种质资源、绿肥应用模式和绿肥效应研究进行总结阐述,指出我国绿肥未来发展方向:加强现有绿肥种质资源的引入与保存,扩大品种资源的储备与利用;大力发展绿肥的产业化研究;加强绿肥效应评价与分析方面的研究,全面发展绿肥的肥饲综合利用价值,为绿肥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一次性施肥氮肥产品筛选与产量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筛选适宜的控释氮肥类型,为控释氮肥的高效施用以及冬小麦一次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基于2013—2016年多点的大田试验,设置对照(CON)、优化施肥处理(OPT)和6种不同类型的控释氮肥(A1、A2、B、C、D和E)处理,研究控释氮肥在不同地区(泰安、驻马店、德州、菏泽和石家庄)的应用效果,从作物养分吸收与土壤养分供应两方面研究和分析不同控释氮肥对小麦的增产效应。【结果】泰安砂姜黑土试验点A2、C、E的氮素释放规律与小麦生长需求较为吻合,且与OPT处理相比,3年平均冬前分蘖、最大分蘖和有效分蘖分别增加5.7%—14.7%、10.9%—22.2%和4.5%—6.0%,产量增加2.6%—4.6%。驻马店砂姜黑土3年平均结果表明,A2、C和E较OPT处理提高了氮肥表观回收率和氮素吸收,分别提高7.7%—11%和4.3%—5.3%。石家庄褐土上的结果发现,控释氮肥A2、D可以实现养分释放与小麦生长需求相同步,相比OPT处理,3年平均氮肥表观回收率、氮素吸收分别提高6.4%—26%、2.8%—12%,产量增加1.7%—5.6%。潮土(德州、菏泽)上的结果表明,与OPT处理相比,A2连续3年均能维持小麦高产;其他控释氮肥处理的应用效果年际间差异较大,随着试验的进行逐年稳定,2015—2016年,A2、C处理使德州和菏泽的小麦分别增产1.4%—8.3%和1.5%—4.8%;综合3年的结果,与OPT处理相比,A2、C具有比较稳定的增产趋势。【结论】控释氮肥的应用效果因土壤类型不同而不同,控释氮肥田间氮素释放与小麦氮素需求相匹配是促进小麦产量增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铜基营养叶面肥提高棉花光合特性、产量及其防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铜基营养叶面肥对棉花光合特性、产量、各器官微量元素积累与分配、防病效果以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叶面肥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连续进行了两年的田间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喷清水 (CK)、传统波尔多液 (含Cu 12.8%,BDM)、美国商品铜制剂Kocide 2000 (含Cu 33.0%,KCD)、铜基营养叶面肥 (含Cu 32.9%,Zn 0.8%,CF)、加铁铜基营养叶面肥 (含Cu 32.9%,Fe 2.7%,CFFe)、加锌硼铜基营养叶面肥 (含Cu 32.9%,Zn 2.7%,B 2.9%,CFZnB),田间随机区组排列。在棉花盛铃期测定了叶片光合特性,始絮期分别测定了根、茎、叶、蕾铃的铜、锌、铁含量及积累量,花铃期测定了土壤酶活性。在蕾期、花铃期、吐絮期调查统计了病情指数。 【结果】 1) 与喷清水对照相比,喷施CFFe、CFZnB、CF、KCD显著增加了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以CFFe处理增加最多,最高增幅为13.3%,其次为CFZnB处理,增加11.4%;同时显著增加棉花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光合速率以CFFe处理增加最多,增加26.4%,其次为CFZnB处理,增加18.0%;还显著降低了胞间CO2浓度。2) 喷施BDM、KCD、CF、CFFe、CFZnB显著增加棉花各器官铜含量 (CFZnB处理茎铜含量除外) 及积累量;CFZnB、CFFe处理显著增加棉花各器官全锌含量及积累量;喷施CFFe、CFZnB、CF可以显著增加棉花各器官全铁含量 (CF处理茎全铁含量除外) 及积累量)。3) 与喷清水对照 (CK) 相比,喷施CFFe、CFZnB、CF、KCD及BDM显著降低棉花花铃期和吐絮期的病情指数,5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3种铜基营养叶面肥在防病效果方面均可以取代BDM和Kocide2000。4) 各处理土壤脲酶活性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BDM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所有处理;各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均比CK显著增加。5) 喷施CFZnB、CFFe、CF、KCD的皮棉产量在2013和2014年均显著增加,其中以CFZnB处理增产最多,最大增幅为12.3%; 其次为CFFe处理,增幅为8.8%~10.2%。 【结论】 叶面喷施铜基、铁铜基、锌硼铜基叶面肥均可显著增加棉花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皮棉产量。含微量元素的铜基营养叶面肥既能显著增加棉花产量,又具有一定的防病效果,推荐使用加锌硼铜基营养叶面肥和加铁铜基营养叶面肥。   相似文献   
14.
15.
不同控释肥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不同控释肥料对夏玉米产量及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的8种控释肥中,CRFD能显著提高夏玉米郑单958的产量,与施入相同养分用量的尿素处理相比,增产15.95%,而且其他性状表现优良;其次为CRFB、CRFC和CRFH。这4种肥料能够满足夏玉米郑单958的养分需要,作为基肥施用,省工省时,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矿物质肥、氮肥、磷肥配施对辣椒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以矿物质肥、氮肥、磷肥为因变量,辣椒产量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对模型进行检验分析得出:矿物质肥、氮肥、磷肥对辣椒的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在两个因素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三因素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矿物质肥料>磷肥。在低水平条件下,辣椒的产量会随着矿物质肥、氮肥、磷肥的用量增加而升高;当用量过高,产量会下降。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只考虑产量时,产量在4 500~6 000 kg/hm2之间,施肥方案为矿物质肥635.34~659.46 kg/hm2,氮肥(N)239.20~247.69 kg/hm2,磷肥(P2O5)66.95~69.44 kg/hm2;考虑经济效益,当获得最大经济效益56 037.25元/hm2,则矿物质肥料、氮肥、磷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262.65、329.53、108.45 kg/hm2。  相似文献   
17.
基于能值分析的德州市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能值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基于德州市2009年统计数据以及调查数据,对德州市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与产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德州市2009年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中,可更新环境资源、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可更新有机能的能值分别占系统能值投入总量的4.99%、81.31%、13.70%,其中种植业机械能值投入占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的57.80%,说明德州市的种植业生态系统主要依赖工业辅助能的投入,且机械化程度较高。高太阳能值转换率、高净能值产出率与高环境负荷率说明该地区农业现代化种植模式水平较高,但环境压力也很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下一步的可持续发展建议:降低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的投入,增强种植业发展可持续性;调节环境资源与有机能的投入比例,降低环境负荷率;调节种植结构,增加净能值产出率。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境对抗虫棉绿盲蝽及其天敌发生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2005~2007年采用田间调查方法对不同生境抗虫棉田内绿盲蝽及其天敌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研究, 试验设10种处理: 远离果园棉田、紧靠果园棉田, 密度为54 000株·hm-2的均行距棉田、密度为45 000株·hm-2的大小行距棉田, 合理化控棉田、不化控棉田, 纯作棉田和插种葵花棉田, 转双价基因抗虫棉田和转单价基因抗虫棉田.结果表明, 不同生境抗虫棉田内绿盲蝽天敌的种类基本相同, 主要为龟纹瓢虫、七星瓢虫、中华草蛉、大草蛉、华姬蝽、小花蝽、T-纹豹蛛、三突花蛛、草间小黑蛛等.不同生境抗虫棉田内绿盲蝽及其天敌种群数量差异明显.远离果园、密度为45 000株·hm-2的大小行距、合理化控能减轻转基因抗虫棉田绿盲蝽的发生, 但不利于绿盲蝽天敌的发生;种植转双价基因抗虫棉能减轻绿盲蝽的发生且对绿盲蝽天敌影响不大, 插种葵花既能增加棉田绿盲蝽天敌的数量, 又能减轻绿盲蝽的发生.因此, 转双价基因抗虫棉田插种葵花, 并远离果园、合理化控、合理密度并大小行距种植是保益灭害控制绿盲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6个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研究了3种铜基营养叶面肥及传统波尔多液和美国商品铜制剂Kocide 2000对辣椒产量、品质、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积累量、防病效果以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FFe、CFZnB、CF、KCD可以显著增加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以CFFe处理增加最多,最高增幅为20.13%,其次为CFZnB处理,增幅为16.19%~18.13%;还可显著增加辣椒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胞间CO2浓度。喷施BDM、KCD、CF、CFFe、CFZnB可以显著增加辣椒各器官全铜含量及积累量;喷施CFZnB、CFFe、CF、KCD可以显著增加辣椒各器官全锌含量及积累量;喷施CFFe、CFZnB、CF、KCD可以显著增加辣椒各器官全铁含量及积累量。喷施CFFe、CFZnB、CF、KCD及BDM能显著降低辣椒初果期和盛果期的病情指数。CFFe、CFZnB处理土壤脲酶活性最高;各处理及CK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BDM处理增加显著;CFFe、CFZnB、CF、KCD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均比CK增加显著。CFFe处理辣椒营养品质最好,其次为CFZnB处理。喷施CFFe、CFZnB、CF、KCD可以显著增加辣椒产量,以CFFe处理增产最多,最大增幅为13.22%;其次为CFZnB处理,增幅为11.93%~12.52%。喷施CFFe、CFZnB、CF可以显著增加辣椒产量,以CFFe处理增产最多,其次为CFZnB处理;喷施CFFe、CFZnB、CF可以显著改善辣椒的品质,CFFe处理的辣椒营养品质最好;其次为CFZnB处理;山东农业大学研制的铜基营养叶面肥作为一种杀菌防病和植物营养保健双重功能的叶面肥,既能显著增加辣椒产量、改善辣椒品质,又具有一定的杀菌防病效果,推荐使用加铁铜基营养叶面肥和加锌硼铜基营养叶面肥。  相似文献   
20.
短季棉新品种德0720生长环境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密度、肥料和化控共同作用对短季棉新品种德0720个体发育、冠层结构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于2014-2015年进行大田试验,采用五因素四二二二二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共设置8个处理(T1~T8),研究不同密度、肥料和化控水平下,德0720个体发育、冠层结构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德0720的株高均表现出相同的动态变化规律,从见蕾期到盛花期增长迅速,盛花期(7月30日)打顶后基本停止生长,从盛花期到吐絮期,株高随着密度增大而增加,随着化控量增大而降低;茎粗从见蕾期到盛花期迅速增粗,盛花期(7月30日)打顶后增速减慢,盛铃期(8月15日)后逐渐趋于稳定,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茎粗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叶面积指数(LAI)从盛蕾期至盛铃期持续增长,盛铃期后明显下降;底层透光率表现出与叶面积指数相反的变化规律,以盛铃期底层透光率为4.8%时产量最高;德0720霜前皮棉产量结果2014年依次表现为T6>T2>T3>T7>T8>T4>T5>T1,2015年表现为T6>T7>T3>T8>T4>T1>T5,其中T6和T2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对2年产量结果进行分析,T6为最佳处理组合,2014年霜前皮棉产量达到1 776.0 kg·hm-2,2015年霜前皮棉产量达到1 470.0 kg·hm-2;不同处理下德0720的纤维品质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充分发挥短季棉新品种德0720增产潜力和科学开发利用该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