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5篇
综合类   8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1.
筛选花绒寄甲成虫高表达的mthl基因,注射目标基因dsRNA,以确定干扰效果并解析其功能。合成花绒寄甲成虫目标基因mthl保守序列的dsRNA,分别注射0.3、1.2μg/μL和4.8μg/μL的ds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目标基因的表达量,记录处理组虫体的体重、存活率和雌虫产卵情况。从花绒寄甲转录组数据库中分别鉴定出Mth like11、Mth-like 2-4、Mth-like2-5基因。注射目标基因Mth-like 2-5的长度约400bp的dsRNA,对目标基因表达干扰效果显著,但干扰过程中雌雄虫均具有应激表达反应。其中0.3μg/μL低浓度dsRNA对目标基因干扰效果差,应激高表达反应明显;1.2μg/μL中等浓度dsRNA对目标基因有显著的干扰效果,应激高表达反应弱、引起的体重下降和死亡率较小,雌虫产卵期推迟;4.8μg/μL高浓度dsRNA干扰效果显著,引起的体重下降和死亡率较高,雌虫难以产卵。注射Mth-like 2-5dsRNA可影响Mth-like2-5基因的正常表达和转录,随dsRNA浓度增大和处理后时间的延长,目标基因表达量、雌雄成虫体重明显降低,死亡率增高,雌成虫产卵期推迟或难以产卵。  相似文献   
12.
陕西关中产火棘果实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陕西关中人代栽植的火棘,成熟果实相对含水量,灰分,粗纤维,粗脂肪,可溶性蛋白,有机酸,VC,VE,水溶性果胶,单宁以鲜果计算分别为74.28%,0.50%,8.15%,5.28%,0.016%,0.84%,0.14%,0.0041%-0.0045%,3.14%,0.094%;总糖为5.64%,其中可溶性糖3.80%,还原性糖3.08%,蔗糖0.47%,果糖1.45%,葡萄糖2.13%,氨基酸以谷氨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落叶松叶蜂卵期的种群数量动态,以卵梢占新梢总量的百分率作为其种群数量的指标值,给出了以种群趋势指数法、灰色预测法建立的发生量经验预测模型。同时据有效积温、及物候建立了发生期预测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暖与林木害虫的适应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6个增温区的气温变化分析表明,气温变暖对我国林木害虫的发生、分布、危害有明显影响。气候变暖增加了林木害虫的年可利用积温,导致部分害虫的年发育代数增多;适宜害虫栖息的地理范围扩大,导致其分布区扩大;年均气温的增高,导致部分害虫春季出蛰期提前、秋季推迟越冬,进而使成虫提早出现,发生期延长,种群数量增加,危害加重。  相似文献   
15.
为选择对花椒窄吉丁具有抗性的优良花椒单株,设置优树选择标准,在陕西凤县12个乡镇72个花椒样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红袍花椒品种对花椒窄吉丁的抗性优于小红袍,花椒抗虫性与树龄、坡向、海拔有关,但地形对花椒的抗虫性影响不显著;经过逐步淘汰、评优,初步选出了对花椒窄吉丁具有抗性的优树7株.  相似文献   
16.
释放花绒寄甲卵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木块法饲养花绒寄甲成虫,然后将其所产的卵块保存在5℃恒温条件下,以确定低温保存后花绒寄甲卵的生活力、初孵幼虫的行为学和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并比较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与树干打孔注药(氧化乐果)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低温保存49天与花绒寄甲新产卵的孵化率没有差异,花绒寄甲1龄幼虫在室内可存活1~8天、平均2.26天,爬行速度为6.5~100 cm·h-1,平均25.23 cm·h-1,室内及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后其初孵幼虫均能找到光肩星天牛幼虫并进行寄生;如果温度和湿度适宜,按照每头光肩星天牛幼虫释放15~25粒花绒寄甲卵时其寄生率可达90%;树干打孔注药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后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均在85%以上,两者的控制效果基本无差别.  相似文献   
17.
对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的秦岭梁、南坡的北沟、北坡的石砭峪进行了昆虫多样性调查。共采集到昆虫标本3 053号,隶属14目、98科、442种;优势类群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的科数分别占总数的22.45%、18%、12%、11%和11%,其种类数分别占27.38%、18.55%、16.74%、13.12%和12.9%。物种丰富度指数为秦岭梁(42.284 0)>北沟(24.464 6)>北石砭峪(21.229 6),多样性指数为北沟(4.469 5)>石砭峪(4.427 7)>秦岭梁(3.580 3),其中,随海拔的升高,秦岭梁昆虫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搞清楚花斑皮蠹的生物学特性和幼虫密度与化蛹的关系,对花斑皮蠹采用室内 饲养和系 统观察。结果表明,(1)在相对湿度为(75±3)%,温度为35℃、32.8℃、27.8℃、2 2.8℃、17.8℃的 条件下,花斑皮蠹的蛹期分别为(3.97±0.91) 、(4.07±0.88)、(5.13±0.89)、 (9.41±1.49)、(18. 8±4.3)d,成虫产卵前期分别为(2.14±0.69)、(2.25±0.59)、(2.43±0.92)、 (4.53±2.34) 、 ( 17.23 ±5.65)d,卵期分别为(5.59±0.49)、(5.9±0.97) 、(8.85±1.04)、 (13.79±1.0) 、(28.6 ± 0.26 ) d,蛹平均羽化率为(98.7±0.4)%,每雌虫平均产卵量为(53.6±5.8)粒, 卵平均孵化率为 (82.8±3.7)%;(2)羽化后的成虫取食蜂蜜后其寿命相应延长,未交尾的雌虫寿命长 于雄虫,而交 尾后则相反;(3)虫口密度越大末龄幼虫化蛹历期越长;(4)雌雄性比为1.0∶1.1。  相似文献   
19.
温度与花绒寄甲发育及生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温度与花绒寄甲卵、幼虫、茧蛹发育的关系,为其人工饲养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不同温度处理花绒寄甲的卵、幼虫、蛹和成虫,每天定时观察记录其孵化、发育、化蛹和羽化情况,以及不同营养条件下成虫的死亡数量和产卵情况。【结果】花绒寄甲卵期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幂指数模型,有效积温K和发育起点温度C分别为(126.09±9.58)d.℃和(12.802 2±0.330 2)℃;幼虫期和茧蛹期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指数模型,K、C分别为(139.0±8.29)d.℃,(11.7±0.58)℃和(265.24±9.00)d.℃,(13.9±0.99)℃。在缺乏营养及16~19℃条件下,花绒寄甲成虫组群死亡率达50%的时间为62.2~63 d,当饲料供给充足时,在22~25℃条件下成虫的产卵量最大。【结论】保障食物供给后,花绒寄甲成虫在所有温度处理下的寿命均达5年以上,其饲养和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22℃。  相似文献   
20.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农药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杀虫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杀虫作用机制、结构-活性关系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植物杀虫剂开发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