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水分胁迫对不同倍性小麦光合和水分利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遮雨条件下采用称量法控制土壤水分,利用逐步干旱胁迫和复水条件,连续观测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3种倍性小麦后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单叶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倍性小麦的光合速率都下降,下降速度为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水分胁迫对二倍体的蒸腾速率影响最大,对六倍体的蒸腾速率影响最小;水分胁迫对六倍体小麦的气孔导度影响小于四倍体和二倍体;水分胁迫结束后,3种倍性小麦品种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能迅速恢复,以六倍体的气孔导度的恢复速率最快。水分胁迫下不同倍性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均下降,以六倍体小麦下降程度最小,复水后3种倍性小麦均能快速恢复到几乎相同的水准。在相同的水分条件下,随着光强的增强,3种倍性小麦光反应动力曲线变化趋势相似,在400~1 200μmol/(m2.s)范围内,二倍体和六倍体小麦二者均显著高于四倍体。  相似文献   
72.
2012年,宿城区小麦赤霉病为偏重流行年份,给小麦产量和品质带来一定影响。为更好的预防赤霉的发生,笔者就2012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以便来年更有效的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3.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杉木作为我国重要速生树种,在我国林业生产中占据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其地力衰退问题日益显露,已引起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文中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特征,如土壤酸化、缺磷、富铝和化感等;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如酸沉降加剧、不适宜的营林活动、肥料施用不当等;提出了一系列维护措施,如轮作、营造混交林、追肥等;概述了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4.
李媛媛  董世魁  李小艳  温璐 《草地学报》2012,20(2):275-279,286
在黄河源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选取4个不同退化程度的天然草地,以围栏内封育和围栏外自由放牧草地作比较,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围栏内外的群落结构特征和草地初级生产力生物量,并通过计算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比值以及植物群落干鲜比来评价围栏封育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围栏内外的植被组成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植物群落的盖度、高度以及多样性指数有下降趋势,且围栏内的盖度、高度及多样性指数均大于围栏外的;植物群落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和生物量干鲜比随着退化程度加剧有减小的趋势。围栏封育有利于改善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地的植物群落结构,提高草地植物群落的盖度和生物量,促进其恢复演替。  相似文献   
75.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开始正式实施,这一制度的实施为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频发的国际金融环境中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背景下更好地应对风险,合理退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任何事物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也应该看到存款保险制度可能给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挑战,如何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消除负面影响,让此制度更好的促进银行业乃至金融业的发展是具有现实研究价值的。  相似文献   
76.
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洛薯11号系洛阳农林科学院、洛阳金谷王种业有限公司以来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CIP194037-1为母本,多父本放任授粉杂交选育而成。在河南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为徐薯22)、生产试验(对照品种为徐薯18)以及国家北方薯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对照品种均为徐薯22)中淀粉产量突出,平均淀粉产量、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6 220.1、29 258.8 kg/hm~2,与对照相比淀粉增产18.38%、鲜薯增产0.90%;平均淀粉率为21.26%,高出对照3.14个百分点;干基淀粉含量为64.43%,高出对照(徐薯22)3.77个百分点。该品种抗蔓割病,中抗根腐病、茎线虫病,感黑斑病,综合抗病性好,适应性广,分别于2012、2016年通过河南省、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是较为理想的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适于春、夏薯种植。  相似文献   
77.
为了提高地热资源在温室供热中的利用效率,定性研究了地源热泵地埋管管内强化传热方式,针对横纹管、缩放管和波纹管为研究对象并以光滑管作参照,建立了以水为传热介质的强化传热模型,利用Fluent软件,采用simplec算法和标准k-ε模型,分析了不同的管内结构对管内传热过程的影响,并探讨其强化传热机理,从光滑管和几种强化传热管的传热特性中可得出,在研究范围内,它们的传热效果按优劣依次为横纹管、缩放管、波纹管,为温室供热地埋管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8.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是解决马铃薯因病毒感染引起品种退化的最有效途径。马铃薯品种资源丰富,种薯质量要求高,生产环节多,级别多元化,但目前在国内尚无专一机构作种薯质量认定,种薯生产一旦出现问题将无从可追。本文借鉴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做法,以本单位种薯生产为依托,从标准体系、质量认证、编码规则、数据采集与档案管理等方面,探讨马铃薯质量追溯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不同的水氮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以"周麦18"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3种水分处理,副因素设置为3种氮肥水平,开展大田试验。[结果]拔节期作为冬小麦对水肥效应的关键期,适量追施氮肥可以提高冬小麦的株高、单株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并可显著提高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量,从而改善冬小麦的群体结构。冬小麦在水氮互作下,其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增加;叶面积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抛物线状变化。以灌溉3水(返青水、拔节水和开花水)同时施用氮肥270 kg/hm~2(拔节期追肥)的处理产量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豫北地区冬小麦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0.
采用室内整株生测法测定新型除草化合物二氯喹啉草酮对稻田主要杂草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um)、硬稃稗(Echinochloa glabrescens)、无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mitis)、西来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zelayensis)、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鳢肠(Eclipta prostrata)、碎米莎草(Cyperus iria)、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二氯喹啉草酮对播后苗前、2~3叶期、4~5叶期的光头稗、硬稃稗、无芒稗、西来稗、马唐、鳢肠、异型莎草ED90在150~570 g a.i./hm2间;不同叶期的千金子对二氯喹啉草酮敏感性低,二氯喹啉草酮对其ED90均高于735 g a.i./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