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70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78篇
  47篇
综合类   467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395篇
园艺   118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为评价牛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检测牛结核的效果及国产试剂盒的检测效果,本试验首先将国产试剂盒与Prionics试剂盒对42份相对阳性的样品和105份相对阴性的样品进行对比研究。然后对5个规模化牛场的3000头奶牛首先进行国产单纯结核菌素颈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3天后选取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和可疑及部分阴性牛共418头,进行牛γ-干扰素试验。结果国产试剂盒对阳性和阴性样品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2%和100%,与Priobics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9.3%。表明国产试剂盒与进口试剂盒的检测能力一致,牛γ-干扰素检测方法准确可靠。5个牛场的3000头奶牛单纯结核菌素颈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为138头,可疑105头。γ-干扰素试验对418头奶牛的检测,其中阳性74头,与颈部皮内变态反应(可疑牛暂时视为阴性)的符合率为60.5%。  相似文献   
82.
李岩 《畜禽业》2006,(24):49-50
近几年,我县奶牛整体死亡率超过控制指标2%,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临床中,有的久治不愈而淘汰,或在治疗中而死亡,笔者与同行承担全县奶牛发展科技指导任务,为此,深入基层调查奶牛发病诊治等情况,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确诊为奶牛心脏病,并制定新的治疗方案,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发病牛多数为产后母牛,个别牛注射口蹄疫苗后发生迟发型过敏反应,临床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佳,体温大多不高,逐渐消瘦,前胃迟缓,瘤胃膨胀,脉象不正,全身虚弱、战栗、目晕,初期心脏跳动加速,动脉高度充盈,随着心肌受损变性,收缩力减弱,临床上出现血液循…  相似文献   
83.
王春福  李岩  翟秀侠 《畜禽业》2006,(22):36-37
仔猪生产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提高养猪生产的整体经济效益,通常对仔猪实施早期断奶。早期断奶可使母猪体重损耗小,及时配种,从而缩短产仔间隔,有利于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利用强度。同时,为防止断奶后生理、营养、环境的变化对仔猪造成不良影响,在生产上应采取以下措施。1减少应激反应,预防“仔猪断奶综合症”断奶仔猪对于生理、营养、环境条件的变化,会立刻做出应激反应,出现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饲料利用率降低、抗病力和免疫力差、腹泻、生长停滞等所谓的“仔猪断奶综合症”。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以缓解或消除上述症状。1.1…  相似文献   
84.
母牛分娩后,未能在12 h内及时排出胎衣,便认为是胎衣不下.笔者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办法治疗68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对黄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研究,寻找提高黄连种子及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抗性能力的途径。[方法]用100mmol/L的Na Cl模拟盐胁迫,在外源水杨酸(SA)处理后,对黄连种子的发芽势(Gv)、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以及黄连幼苗叶片细胞质膜透性、O2-·产生速率、H2O2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进行测定。[结果]Na Cl胁迫下的黄连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但在经过不同浓度的SA处理后,各萌发指标均有升高。试验结果表明,外源SA处理显著提高了黄连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提高了盐胁迫下黄连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质膜透性、O2-·产生速率及H2O2含量。[结论]外源SA通过提高黄连种子的萌发指数,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细胞质膜氧化程度,有效地减缓Na Cl胁迫对黄连种子及幼苗产生的伤害,提高了种子及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86.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品种和密度对田菁籽粒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方法]比较田菁在不同密度下植株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结荚数、结荚枝数、秕粒率等指标。[结果]各密度下同一品种田菁生长性状、结荚特征具有明显差异,籽粒产量虽变化不大,但以7.5万株/hm2密度下秕粒率最低,籽粒更饱满;不同田菁品种间籽粒产量差异较大。[结论]通过选育品种、合理调节田菁种植密度等措施,可获得品质更高的田菁籽粒,并实现高产,为黄三角地区田菁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丰富的原料。  相似文献   
87.
对菏泽市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菏泽市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实际情况,对菏泽市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为气象信息的传播和农村防灾减灾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8.
近几年,黑龙江省青冈县奶牛饲养产业迅猛发展,饲养量迅速增加,奶牛疾病发病率也明显增加,其中奶牛不孕是一种多发疾病,给养牛业带来重大损失.笔者对青冈县某奶牛养殖重点乡镇进行了调查,该乡镇共有10 320头奶牛,2 a共发现不孕奶牛48头,多为产后60 d以上或18个月龄以上仍未发情和经妊娠检查空怀的母牛,膘情较好,无其他疾病,均作为长期不发情母牛及早进行了诊治,效果良好.笔者总结防治奶牛不孕经验,以供广大奶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89.
他是一个残疾人,凭着自己努力,从试养2头母猪开始,发展到年出栏生猪160多头,实现年纯收入10多万元。他用顽强的毅力和坚韧的意志实现着一个残疾人不寻常的猪倌致富梦。张才柱现年53岁,来自四川省泸州市。30多年前,年幼的他,因为大集  相似文献   
90.
红蓝光质对转色期间番茄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岩      王丽伟  文莲莲  魏珉    史庆华    杨凤娟    王秀峰 《园艺学报》2017,44(12):2372-2382
采用LED精量调制光源,以番茄品种‘Micro-Tom’为试材,设置红光(R)、蓝光(B)和红蓝组合光3︰1(3R1B)3个处理,以白光(W)为对照,研究红蓝光质对转色期间番茄果实主要品质及番茄红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红光和3R1B处理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降低可滴定酸含量;蓝光下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和可滴定酸含量明显升高,可溶性糖含量较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明显。随着果实成熟,红光和3R1B处理下番茄红素含量及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GGPS)和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蓝光和对照,尤以3R1B处理最明显;蓝光则显著降低了番茄红素含量,GGPS和PSY1表达受到抑制。综上,蓝光能够促进维生素C、蛋白质和有机酸含量增加;红光和红蓝组合光则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且通过提高番茄红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GGPS和PSY1的转录水平和活性,促进番茄红素合成,尤以3R1B处理最佳。说明适宜比例的红蓝组合光有利于番茄果实转色,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