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9篇
  9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1.
3种杀菌剂对白菜黑斑病菌AB─毒素的作用初报张金林,李川,刘文山,樊慕贞,董金皋(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保定071001)腾忠才(河保定师专生物系,保定071000)关键词杀菌剂;白菜黑斑病;AB-毒素PreliminaryStudyontheEffe...  相似文献   
12.
麦蚜是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害虫。本试验探索了油菜小麦邻作模式以及小麦单作模式对麦蚜主要天敌发生的影响,以小麦和油菜交界处向两边各在0、2、4、6、8、16 m处设立试验小区,记录麦蚜主要天敌发生数量以及测定小麦株高、穗长、穗重、千粒重,揭示油菜小麦邻作模式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菜的成熟,瓢虫逐渐向油菜小麦邻近处转移,且迁移的最有效距离为4 m;对邻作小麦田蚜茧蜂数量最高峰当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除最高的0 m(2009年)和4 m(2010年)处外,其他各距离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单作田各距离之间蚜茧蜂数量上的差异不明显;相比于小麦单作模式,油菜小麦邻作显著提高了小麦的株高、穗长、穗重、千粒重。总之,油菜小麦邻作模式有利于麦蚜主要天敌向小麦田转移,并能提高小麦的产量和生物量。  相似文献   
13.
李川 《农业考古》2002,(2):162-163
早在 30年代 ,著名的生活艺术家林语堂先生就断言 :“从人类的文化和幸福的观点上看来 ,我并不觉得人类史上有一样比吸烟 ,饮酒 ,与喝茶更有意义 ,更重要 ,而且对闲暇 ,友谊 ,交际与谈话的享受更有直接贡献的发明了。”林先生深刻指出 :“对于烟、酒、茶的适当享受 ,是只有在闲暇、友谊 ,与亲睦的氛围中才得有所发展的。因为只有具有伴侣生活感觉 ,慎交友 ,爱闲暇的人 ,才能享受烟、酒 ,和茶的 ,没有了社交的本质 ,那么这些东西便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享受这些东西与欣赏月亮 ,白雪 ,以及花草一样 ,必须要有相当的友伴 ,因为这一点我是觉得便…  相似文献   
14.
黄腐酸为分子量较低的腐殖酸类物质。本试验所用的黄腐酸为河南省科学院化学所从河南巩县风化煤中提出的。已定型生产,商品名称为抗旱剂一号(简称HCF—1),深褐色粉末,易溶于水,无毒无味。喷施于叶面,易被吸收,有刺激作物生长和减小气孔开张度,减少蒸腾,提高抗旱力的双重作用。在1987年第1期“蚕桑通报”上,我们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错株种植方式改善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实现增产的作用机制,以耐密品种‘郑单958’为材料,设置67 500(D1)、82 500(D2)和90 000(D3)株/hm2 3个密度水平,常规对株(CK)和错株(S)种植2种方式,测定错株密植夏玉米群体冠层叶面积指数(LAI)、无截获散射(DIFN)、叶绿素荧光参数、SPAD、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密植水平和错株种植均对夏玉米冠层特性和产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提高密植水平虽然显著增加了植株叶面积指数,降低了无截获散射;但对穗位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和SPAD产生了不利影响,以90 000株/hm2密植水平下降幅最大。说明过高的密植水平不利于叶片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错株种植方式可有效削弱密植群体冠层叶片相互遮蔽的弊端。与对株(CK)种植相比,错株种植(S)可显著增加冠层叶面积指数,降低冠层无截获散射,优化了群体冠层结构,且对82 500株/hm2密植水平调控效果最优。同时,错株种植缓解了高密植水平对植株...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比不同喂入量检测方法的性能,并明确不同作业状态参数对联合收割机喂入量的表征程度,设计了基于割台传动轴扭矩、脱粒滚筒轴扭矩、过桥底板压力、割台传动轴转速、过桥轴转速及脱离滚筒轴转速这6个变量的喂入量间接检测系统。以南粳9108为试验对象,以中联重科4LZT-6.0ZE型联合收割机为试验平台,进行了系统试验,并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各传感器输出,对输出数据进行了性能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扭矩系统整体性能优于压力系统,割台主动轴扭矩、脱粒滚筒轴扭矩、过桥底板压力及三轴转速对喂入量变化的贡献率达85%以上,且脱粒滚筒轴扭矩对于喂入量变化的表征程度最高。研究结果为联合收割机喂入量检测方法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该科在我国只有一种,即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微流水的河沟小溪石洞中,一般所栖息的石洞为平坦的砂石低质,不栖息于有泥土的石洞。大鲵怕光,白天行为较为呆滞,多伏于洞内,夜间则异常活跃,往往爬出洞外,寻找食物。  相似文献   
18.
正清晨6点,郴州苏仙区栖凤渡镇新民村3.33公顷酥脆枣扶贫产业基地,扶贫工作队长李诚和妻子"全副武装",用手中的电动剪不停地为枣树剪枝、抹芽。"4000多棵枣树,要抢在这段时间修剪完。多亏有老婆帮我,这一个星期,每天早上6点到9点半,我们两口子准时‘上岗’。"李诚停下来,抹了一把脸颊的汗水,夸奖一旁忙得大汗淋漓的妻  相似文献   
19.
若要设计出茶叶的品牌,则需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域内茶企之间的品牌区分问题:第二,提升茶叶品牌软实力的问题:第三,界定品牌设计与品牌建设之间差异的问题。融入本土文化意识的作用包括:提升品牌的市场识别度、丰富品牌的内在表现力、激发消费者的模仿意愿。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整合本土文化意识的外在形式、通过全域旅游来支撑品牌设计、借助招商引资来宣传茶叶品牌、建立基于"互联网+"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20.
何斐  崔鸣  李川  鲁小东 《西北农业学报》2020,30(7):1095-1105
以安康当地花魔芋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菌剂D74与钾肥配施对连作魔芋生物学性状、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活性氧代谢、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软腐病的影响,为魔芋连作障碍微生物-化学双重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菌剂与钾肥配施对连作魔芋具有一定的促生防病作用,使魔芋单株块茎鲜质量和生长系数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86.7%和85.9%,软腐病病情指数降低 33.0%。配施处理中,钾肥和菌剂分别在促进魔芋块茎膨大和抑制软腐病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菌剂与钾肥配施促进魔芋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其叶绿素a及叶绿素(a+b)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51.0%及34.6%,同时叶绿素a/b及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比值分别提高41.8%及22.2%。配施的菌剂效应对叶绿素合成的促进作用占主导地位。菌剂与钾肥配施显著提高魔芋的诱导抗性,其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的3.1倍、2.9倍和2.2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魔芋相关19个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得出特征值、贡献率、累积贡献率和主成分载荷矩阵,提取3个主成分(叶绿素b、叶幅和相对防效)综合评价菌剂与钾肥配施对魔芋连作障碍的修复效果。不同施肥处理综合得分高低顺序为:菌剂与钾肥配施>单施钾肥>单施菌剂>不施肥对照。综上所述,娄彻氏链霉菌菌剂D74与钾肥配施能提高连作魔芋产量并降低植株发病率,有效缓解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