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6篇
  19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观光休闲农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将农业自然景观、农牧业生产经营、农村文化生活有机结合,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  相似文献   
92.
为进一步提升甜高粱栽培管理技术水平,结合豫东地区种植实际,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施肥、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7个方面阐述了各时期的栽培管理要点、技术难点和主攻方向,以期为当地甜高粱优质高产提供技术指导,为甜高粱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汪琳  李帅  刘骐珲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7):183-185
A级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其空间分布和可达性将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以甘孜州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不平衡指数、可达性研究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可达性.结果表明,甘孜州A级旅游景区呈现明显空间聚集,中东部地区A级旅游景区聚集特征尤为明显,且可达性较好,研究区北部石渠县、西部白玉县及南部得荣县旅游景区可达性较差.  相似文献   
94.
多酚微胶囊化技术是将多酚包埋、封存在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近年来,微胶囊化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多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微胶囊技术的原理、组成和方法,着重阐述了多酚微胶囊产品的研究进展和特性评价指标,讨论了目前多酚微胶囊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
松嫩平原土壤自然水分条件分析及对玉米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松嫩平原为研究区域,自然条件下固定13个农业气象站,以16年平均土壤水分及对应年平均玉米产量为研究对象,分析玉米生长季内0~50 cm土层土壤平均重量含水率及各层平均重量含水率在其主要生育期的分布状况,采用积分回归法分析土壤水分与玉米单产之间的效应。结果表明,在玉米主要生育期间,0~50 cm土层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在抽雄期为最小,播种期及出苗期较大;各层土壤在玉米各生育期重量含水率大小分布基本与0~50 cm土层平均值一致,31~50 cm各层土壤重量含水率明显高于0~10、11~20 cm土层值。松嫩平原玉米在整个生长季土壤重量含水率与其产量在出苗期、乳熟期及成熟期为负效应,而在播种期、三叶期、七叶期、拔节期及抽雄期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96.
结球甘蓝差压预冷周转箱开孔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帅  申江  李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72-21774,21808
[目的]研究开孔方式对果蔬差压预冷效果的影响。[方法]预冷环境温度控制为3℃,湿度控制在85%~95%。通过对比果实内部的温度均匀度和降温速率研究了不同开孔方式对预冷效果的影响。[结果]第1、2种开孔方式是在周转箱两侧均匀的开2排5个圆孔,第34、种开孔方式是在周转箱两侧相同的位置均匀的开3排3列9个圆孔,第13、种开孔方式的孔径为40 mm,第24、种开孔方式的孔径为60 mm。第1种开孔方式下结球甘蓝中心与表皮处的降温速率差异小于第2种开孔方式。第34、种开孔方式下结球甘蓝的降温速率较快。第13、种开孔方式下结球甘蓝的预冷均匀度好于第2、4种开孔方式。[结论]综合考虑差压预冷速率、结球甘蓝冷却的均匀性以及周转箱的抗压强度和耐破强度,第3种开孔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97.
旱涝预测为旱涝灾害防御措施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运用PSO优化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旱涝预测模型.PSO优化的BP神经网络既发挥了BP神经网络在预测领域的优点,同时又结合了PSO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收敛速度快等特点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辽宁省本溪地区11年实测数据对PSO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验证,PSO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明显好于未经优化的,模型精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满足本溪地区旱涝预测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98.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敏  段建南  李帅  晏涵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188-191
通过文献研究法收集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数据,分析了目前土地流转的买方和卖方,以及土地流转交易市场的状况,提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农民职业技能教育,发展二、三产业,树立农民的现代农业意识,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准入机制,加大金融机构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培育农村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机构,成立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机构等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
黑龙江水稻冷害Ⅴ冷害的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黑龙江省稻作区1961-2006年每年7月10日-8月10日逐日平均气温、5-9月逐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发生的规律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06年间,在黑龙江省稻作区,延迟型冷害发生频率由北向南减少,北部地区为延迟型冷害最易发生的地区,牡丹江半山区为延迟型冷害较易发生的地区,三江平原地区为延迟型冷害易发生的地区,松嫩平原地区为延迟型冷害轻发生地区。黑龙江省北部稻作区、东部稻作区和中部稻作区为障碍型冷害重发区,南部稻作区为中等发生区,西部稻作区为轻发区。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中国的重要外来入侵和检疫性害虫, 对各地的蔬菜和花卉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明确极端高温(45℃)对西花蓟马存活率、繁殖力以及体内海藻糖、山梨醇含量的影响,为西花蓟马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45℃条件下高温热激西花蓟马当代成虫、2龄若虫2 h,经过24 h变温模式22℃(4 h)-25℃(8 h)-28℃(4 h)-25℃(8 h)培养后再进行一次45℃ 2 h的热激处理。研究热激处理后其亲代、F1代和F2代的种群参数(亲代各虫态存活率、雌成虫寿命,F1和F2代种群数量、存活率、性比)以及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海藻糖和山梨醇含量的变化。【结果】45℃ 2 h高温热激两次后,西花蓟马各个虫态的存活率均小于50%,且预蛹和蛹的存活率为0,成虫的存活率最高为41.38%,显著高于其他虫态(1龄若虫存活率为5%,2龄若虫存活率为21.36%)(P<0.05);西花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在45℃高温条件下热激2 h两次后,其亲代雌成虫寿命和繁殖力均明显降低,且F1代也受到较大影响, F1代种群数量、存活率、性比(♀﹕♂)显著降低,但F2代种群有所恢复,另外热激处理西花蓟马成虫的雌成虫寿命及繁殖力在亲代、F1代中都明显高于热激处理2龄若虫(P<0.05);西花蓟马亲代成虫和2龄若虫在45℃热激2 h两次后其体内的海藻糖含量明显降低,并且影响到F1和F2代种群体内的海藻糖含量,另外热激处理亲代成虫其体内海藻糖含量低于热激处理亲代2龄若虫的海藻糖含量, 且F1和F2代与亲代趋势相同(P<0.05);西花蓟马亲代成虫和2龄若虫在45℃热激2 h两次后其体内的山梨醇含量明显升高,热激亲代成虫的山梨醇含量高于热激2龄若虫体内的山梨醇含量,且这种热激处理能够影响到后代种群体内山梨醇的含量,F1和F2代体内山梨醇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亲代相同(P<0.05)。【结论】45℃极端高温处理不仅对西花蓟马亲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理生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延续到了子代(F1、F2代)的不同发育阶段。同时,西花蓟马对极端高温的应对与其体内的海藻糖、山梨醇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