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2015年4—11月对莱州湾4个扇贝养殖区进行了表层沉积物pH、氧化还原电位、硫化物、总磷、总氮、有机碳以及细菌(弧菌和异养细菌)等8个指标检测,并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各指标月际变化及来源,试验结果表明,4个养殖区表层沉积物pH和氧化还原电位变化分别为7.33~8.30和-368.30~-170.30mV,属于中性—弱碱性的高度还原态环境;总氮、总磷、总有机碳和硫化物的含量分别为0.038~0.897mg/g、0.131~0.554mg/g、0.029%~0.560%和1.66~184.11mg/kg,除总氮在7—10月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之外,其他指标均处于安全范围内;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的变化分别为3.0×102~8.2×104 cfu/g和0.5×103~7.9×103 cfu/g(湿质量),各养殖区之间差异较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莱州湾扇贝养殖区表层沉积物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但应控制氮元素的输入。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海湾扇贝养殖自身污染方面的研究,探讨了其引起的养殖海区生态环境改变的机理,特别是对衡量水体的各项指标产生的影响,就实现海湾扇贝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及沿海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合理建议,指出采用科学、优化的方式进行海水养殖,以期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并可通过生物修复等方法控制污染,修复环境。  相似文献   
103.
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不同阶段贮藏物质及淀粉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不同阶段内含物质及淀粉酶活性变化规律,为七叶一枝花种子休眠解除和提高成苗率提供科学依据。以不同萌发阶段七叶一枝花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显微镜观察、生理生化和质谱测定方法,研究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总淀粉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种子生理休眠解除后,淀粉酶被激活、淀粉被水解,淀粉酶活性不断下降,种子内贮存的淀粉、可溶性糖含量也逐渐减少,α-淀粉酶活性对七叶一枝花种子休眠解除及随后的发芽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绿狐尾藻区域适应性与生态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elatinoides)湿地具有高效去除水体中有机物和氮磷的功能,其生物质产量高并可以作为优质畜禽饲料,是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氮磷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有机结合的可靠途径,但对其生长适应性和生态竞争力尚缺乏研究。本研究依托我国亚热带(南方)和温带(华北)地区的11个中国科学院野外试验站开展了系列试验。结果表明:绿狐尾藻在中国亚热带地区可以良好生长并顺利越冬,但在中国北方温带地区则不能自然越冬;风浪、水深、蓝藻爆发以及香蒲(Typha orientalis)、莲(Nelumbo nucifera)、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辣蓼(Polygonum hydropiper)、水竹叶(Murdannia triquetra)等本土水生植物竞争等多种因素均会对绿狐尾藻的正常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绿狐尾藻存在非专一性天敌,主要包括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造桥虫(Anomis flava)等食叶性昆虫,其主要爆发期在夏季7—8月的高温阶段。因此,从生长适应性、群落竞争力、天敌危害等方面来看,初步认为绿狐尾藻在我国大陆地区大范围自然扩张的可能性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05.
吕梁黑山羊耳缘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及体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开展对吕梁黑山羊这一特色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研究,采用组织块贴壁法,成功分离、培养并获得具备典型形态特征的吕梁黑山羊耳缘皮肤成纤维细胞。经过反复冻融试验检测细胞能够稳定传代和保存,同时对其进行了电转染条件的初步摸索。结果表明,在电压240 V,脉冲时长20 ms的条件下,转染效率较高。该细胞的分离培养为开展种质资源保存及相关繁殖生物技术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同时也为后续开展转基因克隆和基因编辑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6.
作为国家对本国珍贵、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的一种保护地模式——国家公园,已被国际社会广泛采用和推广。目前,中国的国家公园建设也已步入正轨。文中基于前人研究,从明确建立主体、完善法律系统、创新管理体制、拓宽资金渠道、严定准入标准、规范规划体系、平衡保护与开发、维护社区利益和推动公众参与等9个层面回顾并探讨了构建中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相关策略,以期为后期我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提供综合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根据2016年4—11月对烟台四十里湾扇贝养殖区环境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四十里湾海域海水基本理化指标及月变化趋势,并采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A)、营养状态指数法(E)、海水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NQI)以及内梅罗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法对其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十里湾扇贝养殖区海水温度、pH和盐度的变化范围分别是10.06~20.00℃、7.85~8.25和29.61~30.31,均适合扇贝养殖;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以及硫化物均符合海水水质一、二类标准,活性磷(DIP)在10月个别养殖区超出海水水质二类标准,总无机氮(DIN)在4月和10月个别养殖区同样超出海水水质二类标准;5—7月环境质量良好,其他月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以及富营养化现象。总体而言,烟台四十里湾扇贝养殖区水环境质量符合扇贝养殖I类区或II类区的要求,但应注意对养殖区的保护,特别是控制陆源污染物的输入。  相似文献   
108.
抑制素以一种反馈抑制的方式在卵母细胞增殖、卵泡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之前的研究已经证实了抑制素对哺乳动物繁殖性能的相关作用,但关于其相互作用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数据有限。lncRNA过去一直被忽视,被认为是转录噪音,现在的研究逐渐表明,lncRNA在很多生理过程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在转录、转录后多个水平参与调控,但其对生殖生理的调控作用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拟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综合分析筛选INHBA相关lncRNAs,再经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细胞水平进行功能验证,在挖掘、利用繁殖相关分子标志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和淫羊藿苷对绒山羊精液冷冻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采集6只2岁左右、体况良好的晋岚绒山羊精液,混合后分别加到50+0μmol/mL、50+90μmol/mL、50+50μmol/mL、90+50μmol/mL、0+50μmol/mL白藜芦醇和淫羊藿苷中进行冷冻,解冻后利用CASA分析仪、流式细胞仪和酶标仪分别评估不同冷冻配方对精子活力、细胞结构完整性、抗氧化酶含量以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50、50+90、90+50、50+0组解冻后精子活力、顶体完整率和质膜完整率高于50+50(P<0.05),但前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中50+90组效果最好;精子解冻后各组间DNA完整性差异不显著;50+90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显著高于50+50组、90+50组和0+50组,而与50+0组差异不显著;50+90组的MDA含量显著低于50+50,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在冷冻-解冻过程中,50μmol/mL白藜芦醇+90μmol/mL淫羊藿可以有效提高精子解冻后活...  相似文献   
110.
本文结合农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程序的关键节点,总结提炼了鉴定评估实践中突出的几个问题,包括损害范围确定缺乏完整的生态服务功能识别、损害程度确定缺乏合理的农业生态环境基线、损害溯源确定缺乏足够的现场监测数据支撑、损害修复确定缺乏可行的恢复/替代方案、损害数额确定缺乏科学的核算参数等,并提出了相应的破解对策,以提高农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意见的可靠度与采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